危急時刻,軍長斷然命令全軍撤退,卻造就了一場名垂戰史的大勝

1951年5月27日,以侵朝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進佔汶山、水平、華州、富坪裡一線,韓軍則從東部海岸出發,繼續向北推進。

根據當前敵情,志願軍司令部果斷命令此前正在休整的幾支部隊馬上回到戰場並轉入防禦狀態,其中志願軍第十九兵團六十三軍奉命展開在北漢江南岸駐防。

六十三軍軍長傅崇碧(1955年授少將銜)對部隊所處的位置瞭然於胸:東面是第三兵團六十軍,西邊是第十九兵團六十四、六十五軍及人民軍第一軍團。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六十三軍作為第十九兵團的助攻力量,正處在背水作戰的形勢,而且是整個兵團向南推進最深的一個軍。

傅崇碧知道,志司和兵團首長如此排兵佈陣,無疑是充分信任自己和全體將士的,否則不會讓六十三軍擔此重任。

然而他心中也有一絲隱憂:在目前的情況下,六十三軍楔入美軍防線最深,兵力還是很薄弱的,一旦美軍大舉反撲,那麼全軍將承受極大壓力。

加上近來美軍在西線不斷加強反攻,一旦六十三軍東面的友鄰六十軍向後收縮,就必然使六十三軍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

這時候發生了的一件小事進一步加深了傅崇碧心中的憂慮。

警衛員推門進來,給軍長端上既是午飯又是晚飯的食物——半盆子黃乎乎的湯裡飄浮著一把煮爛的桑樹葉子。

肚子早就餓得咕咕叫的傅崇碧,端起湯來喝了一大口,卻感到嘴裡發苦。

沒辦法,軍部已經斷糧了,傅崇碧雖是一軍之長,也只能將就著喝點桑葉湯了。

“唉,老傅啊,”傅崇碧還沒發表評價,一旁的政委龍道權先說話了,“補給如果還是沒法跟上,這後面的仗……”

傅崇碧明白他話裡的意思,可是整個兵團都面臨困境,部隊是繼續打下去還是另做打算,都要由上級統一安排。

他們正在商討戰事的發展與敵我形勢,突然接到一八九師的緊急來電:美軍突然從我軍東側發動襲擊,一八九師正與他們進行激戰。

這個突發情況讓傅、龍二人都吃了一驚:敵人來得比預想中快多了!

當天晚上,一八九師再次來電告知軍部:該師抓了兩名舌頭,經審訊得知,日間突襲之敵是美軍第七師。

另外,俘虜還交代了一個重要情況:美軍已出動數個師的兵力,正分作三路進擊,意圖是切斷志願軍第十九兵團、第三兵團過江(漢江)部隊的退路,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從而重創志願軍。

從中不難看出,美軍已掌握了一個重要情況,那就是志願軍西線的助攻方向,力量較為薄弱,因此重兵出擊。

眼前的局勢意味著六十三軍的處境很不妙,傅崇碧和龍道權不禁都愁眉緊鎖。

部隊下一步該怎麼辦?到底是打還是撤?

打的話,極有可能讓全軍掉進敵人精心籌劃的圈套,既南北夾擊、腹背受敵的困境。

不打的話就意味著要讓全軍後撤,可是無論志願軍司令部還是兵團都沒有類似的指示。

傅、龍二人馬上召集眾人開會研究敵情,但大家看法不一,無法達成一致的意見。

就在此時,一八七師師長徐信打來電話,向軍首長請示下一步行動。

當時一八七師是什麼情況呢?他們已推進到羅山南側,但此前一八九師在那裡面對據險固守的韓軍,強攻一晝夜仍未能拿下,還造成不小的傷亡。因此徐信前來計請示一八七師還要不要繼續攻堅。

在這個讓人無比憂煎的危急時刻,傅崇碧終於以壯士斷臂的氣魄下定了決心,斷然對徐信下達命令:“不打了,你們要趕快撤下來,全軍都要撤退!我們在洪川江邊與你們會合!”

此言一出,馬上有人表達對軍長作出這一決定的擔憂:擅自行動將會面臨嚴重的後果。

傅崇碧斬釘截鐵地說道:“不能打了,再打下去的話,整個部隊都回不去了!這個決心是我下的,如果志司和兵團首長要追究責任,我一個人來扛,要處分就處分我一個人吧!”

政委龍道權馬上站出來支援這位老搭檔:“軍黨委共同負責,趕快給志司發電,報告敵情和我們的決定。”

隨後,六十三軍軍部在傅崇碧帶領下退至漢江以北,各師也按其指示陸續到達指示地點。

直到此時,六十三軍仍未能聯絡上第十九兵團指揮部,倒是先接到來自志司的電報,內容是:敵已佔領春川一線,六十軍一個師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失。同時,敵已從漢城大舉北犯。如果你們六十三軍回撤時有困難,可以把車和炮炸燬再撤。

六十三軍眾將看到這封電文之後,頓時如釋重負:志願軍司令部下達了撤軍的命令,這正與傅軍長的意見不謀而合。

第十九兵團楊得志司令員得知六十三軍安全撤離後,也鬆了一口氣:“如果你們再留守原地,必然遭到敵人夾擊,幸虧你們及時採取了行動!”

值得一提的是,六十三軍的全身而退,給十九兵團保留了一支重要的有生力量,這也造就了傅崇碧在其數十年戎馬生涯中親自指揮的最重要一役——鐵原阻擊戰這一經典戰例。

這位35歲的名將,率領六十三軍將士與美軍血戰13天,以2。8兵力牢牢遏制住4。7萬美軍的瘋狂攻勢,在全軍幾乎打光的同時,取得殲敵2。5萬人的驚人戰果,造就了一場名垂中外戰史的大勝。

如果傅崇碧沒有在全軍的危急關頭果斷下達後撤的命令,就不可能保全六十三軍的精銳,贏得鐵原阻擊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