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曹魏五子良將中名副其實的水貨,名氣雖然很大卻讓人不敢恭維!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讀三國、品三國,三國裡面的曹操、劉備、孫權也是大家所熟知的人物,而在這些核心人物的帶領下攻營拔寨、指揮千軍萬馬的,自然還有威武的武將,而三國中除了蜀漢的五虎上將,曹魏的五子良將也是被人經常津津樂道的,正史中五子良將甚至比五虎上將更為厲害。但是這五子良將中有一個大將卻是實力不濟的水貨,名氣雖然很大卻讓人不敢恭維。

曹操雖然被人稱為“奸雄”,但那是羅貫中演義的成分太多,正史中的曹操十分愛惜人才。曹操開始的時候實力也不強,也是經常被袁紹壓著打,但是在郭嘉、許攸、荀彧等謀士的輔佐下逐漸增加了實力,尤其是官渡一戰奠定了曹操在北方的基礎,最後成為三國中實力最強大的一派。而曹魏地盤的鞏固和擴大,也與手下大將立下的汗馬功勞密切相關。

他是曹魏五子良將中名副其實的水貨,名氣雖然很大卻讓人不敢恭維!

曹操愛惜人才是出了名的,曾經向天下頒佈“求賢令”,劉備、關羽這樣的勁敵在曹營之中,曹操都沒有陷害,還有官渡之戰中聽聞許攸前來,直接赤腳相迎,郭嘉去世曹操痛哭等等,都可以看出曹操對於人才的愛惜之情。夏侯惇、夏侯淵、許褚、典韋、龐德等都是曹魏手下大名鼎鼎的武將,而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五人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然而這五個人並不都是能力出眾之人,其中有一個就是本事不濟、徒有虛名,實力讓人大跌眼鏡,那麼這個人是誰呢?

張遼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武將,他既有降昌豨、徵烏桓的不俗戰績,又有以少勝多、大敗孫吳的驕人成就。張遼有勇有謀,武功很好,在合肥之戰中把東吳大將淩統、甘寧等人打得是落花流水,連他們的主公孫權都差點讓張遼活捉,張遼從此威震江東,在張遼鎮守合肥之時東吳再也不敢從此地進攻曹魏,所以張遼位列五子良將之中也是名副其實。

他是曹魏五子良將中名副其實的水貨,名氣雖然很大卻讓人不敢恭維!

樂進雖然其貌不揚,但是為人忠義,有膽識,是曹操忠實的“粉絲”。在武藝上也是高手,曾斬袁紹集團大將淳于瓊、嚴敬。正史中,樂進“進擊關羽、蘇非等人,皆擊退其眾”,能擊退關羽的將軍,實力可想而知。

張郃在袁紹手下的時候就曾擊敗公孫瓚,後來袁紹戰敗,張郃歸降曹操,在曹操賬下打敗西北名將馬超,後來也曾逼降張魯,在定軍山主將夏侯淵戰死之際,能夠穩定軍心、全身而退。在蜀漢諸葛亮北伐之際,又抓住戰機,擊潰馬謖、佔領街亭,為曹魏成功逼退諸葛亮的北伐立下頭功。

他是曹魏五子良將中名副其實的水貨,名氣雖然很大卻讓人不敢恭維!

徐晃也是曹操手下的名將,幾乎參與了曹操所有的重大戰役,如官渡之戰、漢中之戰、平涼之戰等等,屢屢建功,尤其是在樊城之戰中與曹仁合力擊敗關羽,更是凸顯徐晃的智勇過人。而徐晃因為治理軍隊非常嚴明,被曹操誇讚有“周亞夫之風”,可見曹操對於徐晃的信任和喜愛。

他是曹魏五子良將中名副其實的水貨,名氣雖然很大卻讓人不敢恭維!

五子良將中剩下的最後一位,答案也很明瞭,五子良將中最沒有本事的就是于禁了。于禁和其他四將比起來,實在是弱了很多,本身沒有太多出色的戰鬥成績,尤其是樂進和徐晃都曾擊退或擊敗過的關羽,卻俘虜了于禁,後來于禁還流落到吳國,最終回到魏國的時候也被羞辱至死。他之所以能排到五子良將中,大概是因為他治軍嚴謹、資格老而得到曹操器重吧,可也正因為他常對下屬用軍法而不得士兵擁戴。

他是曹魏五子良將中名副其實的水貨,名氣雖然很大卻讓人不敢恭維!

我個人認為,于禁大概是三國這些武將裡面最潦倒、最悲涼的一個了,因為洪水氾濫,于禁全軍覆滅,被迫投降關羽,後被曹丕羞慚一世,一生英名毀於一旦,結果也是很無奈、很悲傷。至於能進五子良將,也只是因為前期曹操器重而已,並無太強的實力。不知道讀者朋友們是如何評價于禁的呢?不妨說出來我們共同探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