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7當工作變成了煎熬

今天繼續“自我調節”大類。

情商7當工作變成了煎熬

在職場中的情緒自制力,多半呈現在沒有明顯情緒的狀態下。那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去刻意控制破壞性情緒和衝動呢?丹尼爾·戈爾曼在《情商3》中舉到了幾種場景,非常有意思,我來一一分享。

首先一個場景就是“當工作變成了煎熬”。坦率講,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常見的場景。

在書裡丹尼爾·戈爾曼講了他自己的例子。多年前,他的公司新提拔了一個人做我的頂頭上司,充滿野心,急於表現。有一天,新上司突然請戈爾曼喝咖啡,寒暄幾句後話鋒一轉,說我的工作不夠好,卻不說出我究竟哪些地方不合格。言下之意可能會辭退他。

這事讓戈爾曼惴惴不安、焦頭爛額了很久,腦海裡全是一幅幅丟掉工作、窮困潦倒的悲慘畫面。他開始學習一種簡單的沉思療法以自救,確實有一定效果。好訊息是,那位挑剔的上司後來被調到別的部門去了,這個煎熬終於算是結束了。

當我看到這個案例的時候,我第一時間湧起的感覺是百味雜陳,心情複雜,因為作者所說的場景對我來說,不算陌生。

細想起來,我有兩段可歸類為“工作變成煎熬”的經歷。

先說相對近點和戈爾曼類似的經歷。

同樣是一位急於點上三把火的新上司。但因為我一直身兼多職,所以我們正式彙報架構上有些微妙之處,而他執行職責也需要得到我另外擔當職能的配合。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我當時正處在一個轉換職業路線的期間,正要切換到其他職能。各種原因造成我無法在現有業務上全力以赴,這對他的業績勢必造成影響;同時他和我又理解這種狀況的無奈,是一個需要公司最終決斷的局面。

我無法提供更多細節,但大意是這般在“做“與“不做”間的糾結,一堆亂麻,卻也不是我們兩人有意造成。對我們都彆扭,對我尤甚,算是一場“煎熬”。同樣的戲劇化結尾,以新上司的突然離開而結束。

另外一段可說是我不成功的一段職業經歷,是更早時間的經歷。

當時我剛剛入職一家新公司,面臨的業務狀況比較複雜,現在看來,當時我存在的問題確實是能力不足,所以無法做到讓上司滿意的績效出來,因此上司非常不滿意。但這個工作本身非常有挑戰,所以雖然上司已經決定更換人選,但因為候選人並不好找,這事只能慢慢來。

上司是一個精力充沛,性格剛毅,成就驅動的性格,具有相當的人格魅力。他的管理信條是“我只要結果”,因為他出色的戰略眼光和執行力,在本部和總部都獲得相當的認可,可算是一個“一言堂”似的人物。

因此,當時我的處境相當窘迫,經常被批評卻又不知所以然(不得不說,他真的是一位“不會/不願意教導下屬的人”),只能是批到一頭“包”,回到辦公室或家裡,苦苦思索,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讓他滿意。

那一段時間來自對自身業績的失望,同事的輕視(他的不認可讓一些同事的配合更不順利),苦苦探求而不得的答案,都讓我度日如年。

好在我還算是一個有韌性的人,總歸是壓到最後一點而沒有徹底垮掉,總是會再努力一點點,爭取做得更好。於是慢慢獲得了一些支援,尤其是得到上司一位心腹的幫助,進步就在緩慢之中發生著,這段時間的經驗對我的能力提升非常大。

這一段時間也以一個狗血的方式結束了,他以一種戲劇化的方式離開了。

這兩段經歷讓我形容為“掰著指頭數日子,戰戰兢兢過日子”也不算誇張。

當時幸運的是,我還擁有“莫名自信”,我的自信來自於我過往拿得出手的工作成績,和周邊的誇獎;來自於我一向敢於裸辭的勇氣;來自我對自己技能和快速學習的信心。所以不管外界多麼不認可,我起碼在過程中一直認真努力去破局。

而我的不幸卻也在此,我的經歷讓我更加相信“智商”而非“情商”,更加依賴於技能,而沒有注意自己綜合全面的平衡,讓我一次次錯失覺醒的機會。

如果讓我重新經歷這兩段時光,我改變不了他人,但我是不是有更加圓融的方式,另外的角度去處理?現在的我會這樣回答:是的。

當工作變成了煎熬,我以前的做法是硬著頭皮硬槓,這當然是勇氣可嘉。但兩塊石頭的對撞衝擊免不得塵屑飛揚,少不了產生一些裂痕。

如果更加多地考慮情緒的因素,用更有情商和智慧的方法加以化解,也許同樣可以讓那些煎熬反哺滋養到我們,讓我們更加強大。

下一節繼續分享另外的場景。

延伸閱讀:《情商3:影響你一生的工作情商》丹尼爾·戈爾曼

情商7當工作變成了煎熬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