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敗在同一區域,數十萬秦軍陣亡,嬴政怒派''烏合之眾'',大勝

兩次敗在同一區域,數十萬秦軍陣亡,嬴政怒派‘’烏合之眾‘’,大勝

嬴政繼位時,大秦國力強盛,已經可以睥睨群雄。呂不韋輔政期間,雖然獨斷專權,可也為大秦東出積蓄了國力。公元前238年,嬴政親政,平定嫪毐之亂,免去呂不韋丞相職務,短短十幾年間,嬴政指揮大秦虎狼之師,橫掃群雄,完成統一。

嬴政雄才大略,一生鮮有敗績,可唯一兩次失敗都在同一片區域,尤其是第二次,數十萬秦軍精銳命赴黃泉,主將亦陣亡。嬴政對此始終耿耿於懷,一怒之下派去一群‘’烏合之眾‘’,結果卻取得大勝。

兩次敗在同一區域,數十萬秦軍陣亡,嬴政怒派''烏合之眾'',大勝

大秦賦中秦軍列陣

01秦軍第一次慘敗,20萬秦軍所剩無幾

在北方,嬴政可以橫掃六國,北滅匈奴,威震天下,可是在南方,他卻遭遇了兩次慘敗,而且都是敗於越人之手。從春秋戰國到秦朝,南方主要是越人的天下,既有早期一度稱霸中原、建立越國的于越人,也有後期面積龐大、國富民強的楚國,還有強悍的東越、西越、閩越、南越、甌越等,俗稱百越。當然,楚國人口眾多,越人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元前225年,嬴政伐楚,在主將人選上遲疑不定。王翦伐楚要兵60萬,李信伐楚要兵20萬,年輕氣盛的嬴政選擇了李信。嬴政選擇李信不是沒有理由,打趙國,李信攻下太原、雲中等地,與王翦合力消滅趙國。北伐燕國,李信一路追擊燕王喜和燕太子丹到遼東,迫使燕王獻出太子丹首級。有勇有謀、年輕有為,需要的兵力還少,為啥不選擇呢?

兩次敗在同一區域,數十萬秦軍陣亡,嬴政怒派''烏合之眾'',大勝

大秦賦中的嬴政

李信和蒙武帶領大秦銳士,一路攻城略地,非常順利,眼看勝利在望,楚國就要亡國,卻被楚國有名的大將項燕從背後偷襲,打得丟盔棄甲,傷亡無數,秦軍大敗而回。

無奈之下,嬴政紆尊降貴,親自到王翦家中,再度請回王翦老將軍,方才擊敗楚軍,平定楚國。這是嬴政的秦軍第一次遭遇慘敗,然而,僅僅幾年後,大秦精銳卻在南方再次遭遇慘敗,而且比一次敗得更慘,連主將都沒能活著回來。

02第二次慘敗,50萬秦軍幾乎全軍覆沒

完成對六國的統一後,嬴政下令出征南越,這次的目標,是紹興以南的越人。《淮南子》記載,嬴政‘’又利越之犀角象齒、翡翠珠璣‘’,是貪圖南越的寶物,實際上是誤解了嬴政。

兩次敗在同一區域,數十萬秦軍陣亡,嬴政怒派''烏合之眾'',大勝

大秦賦中的楚考烈王

秦時,這是一片未經統治過的蠻荒之地,三皇五帝也許到達過這裡,但也僅僅是傳說,而嬴政則是真真正正地要征服這裡,為大秦開疆拓土,鞏固政權,完成以往王者未曾嘗試過的宏圖大業,這才是嬴政的真正目的。從這點上來說,嬴政自稱為始皇帝,一點也不為過。

帶兵的將領叫屠睢,率領的可是大秦五十萬精銳之師,兵分五路,浩浩蕩蕩向南開進。大秦虎狼之師風捲殘雲,一開始非常順利,等到達現在的廣西時,秦軍卻遭到了當地甌越人的頑強抵抗。

甌越人有多強悍呢?秦軍幹掉了西甌君譯籲宋,按說群龍無首,甌越人該投降才對,可是甌越人不但沒有成為一盤散沙,反倒是‘’皆入叢簿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淮南子》),進入叢林之中,寧願和狼蟲虎豹為伍,也不願意投降秦軍,並且還同數十萬秦軍展開了激烈的游擊戰。

兩次敗在同一區域,數十萬秦軍陣亡,嬴政怒派''烏合之眾'',大勝

大秦賦中秦軍作戰

戰國末期的秦國,國力與如今的美國相比應該不為過,可美國當年也陷入過越南戰場的泥潭不能自拔。大秦也是如此,秦軍雖然威武,奈何騎兵與大兵團作戰在深山叢林之中無法施展,更重要的是,秦軍戰線過長,後勤補給跟不上,令將士苦不堪言。

數十萬秦軍被就這樣被拖了三年,最終,兇悍的甌越人聯合其他越人,對秦軍展開了無情的反擊,屠睢被毒箭射殺,秦軍幾乎全軍覆沒,‘’仗屍流血數十萬‘’(《淮南子》),也讓嬴政顏面盡失。

兩次敗在同一區域,數十萬秦軍陣亡,嬴政怒派''烏合之眾'',大勝

大秦賦中的嬴政

03嬴政怒派‘’烏合之眾‘’

嬴政豈是輕易認輸之人?數十萬大秦將士的生命,要讓越人血債血償。這一次,嬴政任命任囂和趙佗統領大軍,浩浩蕩蕩向南進發,誓要掃平南越。

可是這一次,嬴政卻派了一群由‘’烏合之眾‘’組成的秦軍,這支隊伍的成分太複雜了,有犯罪的官吏,有不法商人,有流民,有贅婿,俗稱‘’七科謫‘’。這七種人,或影響了秦帝國的賦稅,或擾亂了正常的秩序,或成為危險分子,因此被罰遠戍邊疆。

問題是,先前屠睢的正規秦軍都打不過當地越人,這群‘’烏合之眾‘’又怎麼能夠取勝呢?是嬴政犯了糊塗嗎?答案恰好相反。當地越人不是殘忍兇悍嗎?那嬴政就‘’以暴制暴‘’,用一群‘’拼命三郎‘’對抗兇悍的當地越人。

兩次敗在同一區域,數十萬秦軍陣亡,嬴政怒派''烏合之眾'',大勝

大秦賦中的秦軍將領

為啥這七科中人會如此拼命?很簡單,這些人既然被髮配邊疆,便是要在這裡天天干著苦力,過著苦日子,直至生命結束。可是透過這場戰爭,他們便可以改變命運;只要立下戰功,他們便可以改變身份,重新做人,還能分到土地;即便戰死,功績也可以福澤子孫,誰不願意竭盡全力呢?

在秦國曆史上,神奇的一幕出現了:‘’戴罪立功‘’的機會就在眼前,這群看起來‘’烏合之眾‘’的秦軍,個個都兇悍異常,奮勇殺敵,只用了一年的時間便平定南越,完成了之前屠睢三年都沒有幹成的事。

結束語

嬴政一生遭遇的兩次慘敗,導致幾十萬秦軍全軍覆沒,都是發生在南方這同一片區域。但是嬴政卻用了看似硬拼、實則充滿智慧的一招,用‘’烏合之眾‘’組成的秦軍對抗兇悍的南越人,結果立功心切的‘’七科之人‘’完勝。

兩次敗在同一區域,數十萬秦軍陣亡,嬴政怒派''烏合之眾'',大勝

大秦賦中的秦軍將領

平定南越之後,秦帝國的版圖空前擴大,向東到達遼東海邊,向西到達如今甘肅地帶,北面到陰山一帶,向南則是平定南越之後的地區,即北迴歸線以南。

有人說,如果沒有秦始皇奠定的歷史傳統,如今這片土地上也會像歐洲一樣,分成許多小國,混亂不堪。雖然秦始皇在位時間並不久,但後世歷代帝王無不佩服秦始皇,也將始皇帝奠定的版圖作為基礎,即便文強武弱的宋朝,也曾多次試圖收復燕雲十六州。

始皇帝的戰略眼光和超凡的政治智慧,功莫大焉。

參考資料:《淮南子》《史記》《戰國策》《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