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真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嗎 除了不和親, 後面的都是假的!

明朝末期,崇禎其實有數次機會為明朝續命,但最終都被

這個剛愎多疑又好面子的皇帝

放棄了,崇禎勤政不假,硬剛到底卻一點不留後路,卻著實可悲又可嘆。

今天要說的,是崇禎在與滿清議和問題上的反反覆覆,最終自己親手關閉了何談的大門。

明朝真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嗎 除了不和親, 後面的都是假的!

崇禎與滿清何談的關鍵人物,是兵部尚書陳新甲。陳新甲受密使與滿清和議的時間,是在崇禎十五年前後,其時松錦之戰已經結束,明朝精銳盡喪,作為兵部尚書,陳新甲自然罪不可沒,新甲被彈劾,但崇禎並未同意他的自請辭職。事實上崇禎是信任陳新甲的,所以才會授意他與後金秘密議和並取得了一定進展。

“以和議委新甲,手詔往返者數十,皆成以勿洩。”

在當時環境下,明朝在松錦戰場精銳盡喪,總督洪承疇被俘投降,國內流匪縱橫馳騁,地方不斷告急,總督傅宗龍、汪喬年出討都兵敗被殺,形勢已極其嚴峻。明朝既無能力、更無實力在多線同時作戰,在此情況下,議和是最合乎局勢的選擇。

明朝真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嗎 除了不和親, 後面的都是假的!

一、崇禎的態度和選擇

崇禎面臨著選擇,戰還是和。從後世諸多資料來看,崇禎的態度相當值得玩味。一方面,崇禎在表面上是主戰派,不肯承認後金越來越強,邊防已經癱瘓的現實,同時還要面對國內的遍地烽煙,在多線作戰的巨大壓力下拼命死撐。另一方面,事實上崇禎對擺平國內國外雙重的巨大威脅並無把握,思想有對後金的妥協心理,這才有了授意陳新甲秘密同滿清議和。

但是,在議和的態度上,崇禎還是放不下天朝上國的架子。崇禎十五年時,陳新甲奉命派人赴遼瀋與清議和,所持的憑證竟是皇帝頒給陳新甲的赦諭,並且其中內容口氣極大,

“遼瀋有休兵息民之意”“國家開誠懷遠似不難聽從”

之類話語,放到後金剛剛起兵或是努爾哈赤在寧遠城下受傷身亡時候,似乎還可商榷,松錦之戰後,明朝事實上已經喪失了與後金(清)講條件的大部分資本。

明朝真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嗎 除了不和親, 後面的都是假的!

對於真正的政治家皇太極來說,一眼就看穿了崇禎色厲內荏的本質,

“札內竟無實和之語”,“皆藐視我國,實無講和之真心”

,崇禎不切實際的議和方案,使得他在議和道路上出師不利,試探性的議和碰了釘子,意味著後面的路更難走,也動搖了崇禎的決心。本身,議和如此重大之事,非一朝一夕之功,更非一兩人可以辦到,這就牽涉到另一個問題,朝廷內外對議和的態度。

二、明朝朝廷內外對議和的態度

雖然形式如此緊迫,明朝內外上下還是始終缺乏議和的環境與氣氛。從袁崇煥到楊嗣昌,面對後金問題時,都曾提出過和議,楊嗣昌更是堅定的議和派。但對朝廷大多數人來說,天朝上國的概念根深蒂固,不到清兵的刀真正架到脖子上,他們是斷然不會贊成和議的。

議和被斥為

“頓忘國賊”、“損威辱國”、“沮師養寇”

,是“禍胎”,將“釀無窮之釁”。主持議和者無不背惡名。袁崇煥終以“謀款通敵”之罪被磔,支援袁崇煥的閣臣錢龍錫以“密謀王款”之罪長成不赦。閣臣楊嗣昌主持議和,弄得舉朝譁然,攻之者甚眾,兵部尚書盧象升亦諷其“閃燦奸欺欺”、諷其不“盡忠”。

明朝真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嗎 除了不和親, 後面的都是假的!

議和即是誤國,群臣的態度是堅決主戰,並且是逼戰,也即是逼守將出戰,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勢,端坐京城的大臣們是看不到的,即使看到也會選擇性失明,不管局勢如何,必須出戰,“一日不戰”便會“流言四起”,松錦之戰也是被這樣斷送的。

議和派一旦提出自己的觀點,必定被群起而攻之,越是如此,越無人敢提,在這樣強大的輿論壓力下,崇禎更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實想法,否則必定被噴得體無完膚。但事實逼迫著崇禎不得不做兩手準備,議和也是其中之一,但這時形式已經逆轉,能否議成,已不單是明朝能決定的了,還要看後金的態度。

三、後金對議和的態度

後金從起事以來,對議和其實始終是持開放態度的。努爾哈赤起兵,提出所謂“七大恨”,並非是以要滅亡明朝為目的。起初的後金,只是類似於歷史上匈奴、契丹等民族,對財物人口的興趣遠遠大於攻城掠地,不要說問鼎中原,就連逐鹿遼東,對他們也是幻想。

天命三年,也即1618年時,後金攻破撫順,將人畜搶掠一空後,不做停留,立即毀城撤兵。在與明朝長期的戰爭中,後金看到了明朝的戰力,胃口也變得越來越大,但這時,努爾哈赤的要求也只是希望得到明朝的承認,能夠得到封賞而已。努爾哈赤還是明智的,明朝如果不內亂,靠後金的兵力要吞併明朝遠遠不夠。所以,努爾哈赤曾多次派人言和,但當時明朝的態度是

“大彰撻伐,以振國威”,“務朝殄滅,以奠封疆”

,決無議和之事可言。

到了皇太極繼位,後金也認識到了明朝還是有實力的,皇太極和袁崇煥彼此都有議和之意,兩人之間互派使者進行議和,斷斷續續進行了有三年之久。當時明朝還是佔據上風,兩人在歲納和退地還人的問題上爭執不下,邊打邊議。

“今若修好,城池地方作何退出?官生男婦作何送還?”

直到寧錦大捷後袁崇煥去職,皇太極這才求和無門,等到皇太極繞過寧遠、山海關,長驅直入,直犯北京後,袁崇煥被殺,議和大門對皇太極關閉。

明朝真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嗎 除了不和親, 後面的都是假的!

即便如此,到了明朝松錦之戰敗局已定時,皇太極的態度還是

“和好固朕之夙願”

,陳新甲派遣職方郎中馬紹愉攜崇禎皇帝敕書至瀋陽與清議和,皇太極

“報書許之。以書授紹愉,遣人護送”

,事實上議和的大門又重新開啟了。

馬紹愉甚至組建了百人的議和團前往瀋陽談判,哪怕帶去的仍只是崇禎的一道敕書,皇太極還是甚為禮待。在當前局勢逆轉,清強明弱的對比下,皇太極也並未採用文臣“今彼納貢稱臣”的建議,提出的議和條件還是金銀及互市,

“每歲責國饋兼金萬兩、銀百萬兩。我國饋人參千斤、貂皮千張”彼此互送逃人,“以寧遠雙樹堡中間土嶺為貴國界,以塔山為我國界,”以連山為適中之地,兩國俱於此互市。”

並說倘願和好,“

爾速遣使資和書及誓書來,予亦遣使資和書及誓書以往。若不願和好,再勿遣使致書。”

這個條件,在當時形勢下來看,也並非太過苛刻,清國已經事實上成立,每年送出點金銀換取邊境太平,得以集中力量討平農民軍,為明朝續一波命,未來再圖遼東,就當時來看,可謂是上策。畢竟最後明朝亡於李自成,而非亡於清。

可惜馬紹愉回去不久,陳新甲就因書童不慎洩露了議和之事被棄市,明朝再未遣使致書,皇太極也就有了藉口

“屢欲與明修好,而彼國君臣執迷不悟”

,再次攻明,自此,議和之門永遠地關閉了。

明朝真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嗎 除了不和親, 後面的都是假的!

所以事實上,議和失敗之責任不在任何人,只在於崇禎,至於陳新甲,他只是議和中的一顆棋子,既然崇禎不想暴露自己議和的想法,他自然也就必死無疑了。

參考資料:

《明通鑑》《明史》《崇禎實錄》《清太宗實錄》《明清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