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將軍左良玉:堪稱雙面人,既是大明拯救者,也是明朝送葬人

明末大將軍左良玉:堪稱雙面人,既是大明拯救者,也是明朝送葬人

明朝是封建王朝中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王朝。說起明朝,人們會想到很多極其個性的明朝皇帝。比如愛玩蛐蛐的明宣宗朱瞻基、喜歡少婦的明武宗朱厚照、崇尚道教的明世宗朱厚熜、愛好建築的明熹宗朱由校等等。

明朝的武將也有很多為人稱道,左良玉就是這麼一個極富個性的將領。當明朝風雨飄搖的時候站了出來,當農民起義就要蕩平的時候他又放走了賊寇。他到底是怎麼樣一個人?他怎樣的雙面人生讓人對他產生忠奸不明的形象?

一、山東大漢作戰強

左良玉,字崑山,明末出生于山東臨清。他是標準的山東大漢,歷史記載他“長身赬面,驍勇,善左右射。目不知書,多智謀”。在明朝已經無藥可救的時候,他挺身而出為奄奄一息的明朝續了命。

明末大將軍左良玉:堪稱雙面人,既是大明拯救者,也是明朝送葬人

天啟皇帝在位的時候,他在遼東當一名普通軍官。崇禎皇帝繼位後,他升到了高階軍官副將。崇禎五年,朝廷派他鎮壓各地的農民起義軍軍。他在數年中少有敗績,已成為明軍中赫赫有名的將軍,農民軍只要碰到他,都是聞風喪膽。

即使是李自成、張獻忠等輩遇到他,也是不堪一擊。在一次戰役中,他遇到了張獻忠帶領的起義軍。還沒打多久,張獻忠就開始跑。史載左良玉“追及,發兩矢,中其肩,復揮刀擊之,面流血。”

要不是張獻忠屬下拼死保護他,張獻忠就要跟這個花花世界做永久的道別了。崇禎後期,明末的名將先後去世,左良玉已經成為了崇禎帝倚重的“長城”。

明末大將軍左良玉:堪稱雙面人,既是大明拯救者,也是明朝送葬人

崇禎十五年,左良玉雖與李自成在朱仙鎮相遇,一時大意輸給了李自成。但左良玉並沒有氣餒,隨後就打敗了他的手下敗將張獻忠,奪取了張的武漢三鎮,跟隨他計程車兵已經達到了十數萬之眾。

明亡以後,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史稱南明。當時跟隨左良玉計程車兵已經達到了八十萬,在諸將所帶領的軍隊人數中名列第一。左良玉所在的武昌,既可抵禦來自西面的農民起義軍,又可隨時增援南明的首都南京。

已經成了南明生死存亡的關鍵。朱由崧封他為侯爵,以使他可以盡心盡力辦事,以圖復辟大明,收復明朝的全部疆土。

二、左良玉為何要反?

明末大將軍左良玉:堪稱雙面人,既是大明拯救者,也是明朝送葬人

同年左良玉傾巢而出,順江東下,並不是為了保衛南京,而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想謀逆自立。

在他的為將生涯裡,曾多次違抗軍令,而且縱容下面計程車兵燒殺搶掠,但是因為他總是能打敗農民起義軍,他的缺點都能被朝廷和人民容忍。這次的起兵,他直接就讓所有人對他有了咬牙切齒的恨意。

那麼,他為何要謀反呢?

左良玉一直都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崇禎十一年,應天巡撫和監軍太監多次催促他出兵被他拒絕,他的上司兵部尚書熊文燦的面子他也是照駁不給。甚至,他有點瞧不上這位業務水平不如他的上司(良玉輕文燦不為用)。

明末大將軍左良玉:堪稱雙面人,既是大明拯救者,也是明朝送葬人

在亂世裡,手裡有兵權的武將擁兵自重和朝廷分庭抗禮,這樣的事屢見不鮮。明末只有左良玉這樣嗎?不是,高傑、鄭芝龍、何騰蛟也是如此。唐朝末年的朱溫、高駢也是如此。唐朝亡於藩鎮割據,是從安史之亂就開始的。

當然明朝將領時有抗命,但是大家沒有誰願意背上一個反賊的名頭,所以總體來看他們還是肯為南明出力的,至少明面上不會撕破臉。那麼左良玉為何敢公然造反呢?

有人說明朝和宋朝一樣,實亡於黨爭。雖然誇大了政治鬥爭的作用,但是明朝的滅亡與此有一定的關聯度。著名的木匠天啟皇帝在位期間,東林黨被魏忠賢大面積打壓。魏忠賢被崇禎皇帝斬草除根後,東林黨有了一點起色,然也不過是迴光返照。

明末大將軍左良玉:堪稱雙面人,既是大明拯救者,也是明朝送葬人

南明朝廷剛建立沒多久,又大興黨爭。東林黨認為桂王朱常瀛適合為帝,而馬士英卻與江北四鎮合謀,卻提前擁立了福王朱由崧。那麼弘光皇帝和馬士英怎麼可能放得過東林黨?

江北四鎮有擁立之功,自然為了馬士英打壓東林黨。而左良玉什麼都沒做,再加上他在崇禎時期就是靠著東林黨上去的,他自然不滿江北四鎮和弘光帝。

李自成在潼關被滿清豫親王多鐸打得狼狽逃竄,棄守西安,前往湖北和左良玉爭奪武昌三鎮。這個時候的左良玉已經年邁,不像當年驍勇善戰,自己的心腹愛將大多去世,也喪失了和李自成角逐的銳氣(良玉亦漸衰多病,不復能與自成角矣)。

明末大將軍左良玉:堪稱雙面人,既是大明拯救者,也是明朝送葬人

除了他不想面對李自成以外,他也沒有了恢復中原的壯志(無中原意矣)。但是他的部下們都還年輕,都想建功立業,為恢復大明發光發熱。每天身邊都有下屬攛掇他以清君側的名義除掉馬士英和江北三鎮。

時間久了,左良玉也很煩,而且他在駕馭手下這一塊已經顯得力不從心。他心裡不得不考量,要是留在武昌,就得面對李自成這個難纏的對手。如果發兵南京,自己的無論輸贏反賊的名聲是逃不了。但是萬一自己違背眾意,發生譁變怎麼辦?

即使自己可以壓得住這群人,自己死後兒子左夢庚可以服眾嗎?很快左良玉就找了個藉口順水推舟離開武昌,傾巢出動兵發南京。可惜沒多久,他就在江西路上死亡(

嘔血數升,是夜死

),他的部將擁立他的兒子左夢庚繼續前行。

明末大將軍左良玉:堪稱雙面人,既是大明拯救者,也是明朝送葬人

權臣馬士英也知道是衝自己來的,急忙命江北三鎮在安徽阻擊從武昌來的左夢庚的軍隊,這給了滿清豫親王多鐸機會。不到兩個月,多鐸就攻破了南京,南明滅亡。

左夢庚能力太差,隨後就帶著二十多萬軍隊投降了多鐸,明朝至此不復存焉。即使明朝移民後來又擁立了朱聿鍵,依舊改變不了內部黨爭不斷外部八旗鐵騎的艱難時局,最後被一點點消滅殆盡。

明末大將軍左良玉:堪稱雙面人,既是大明拯救者,也是明朝送葬人

左良玉,一個面紅耳赤,驍勇善射,又多智謀的名將。本來他是可以和岳飛、韓世忠、祖逖他們齊名的一代良將,卻在時代的洪流和性格的缺陷中成為了反賊,不得不讓人扼腕嘆息。

而明朝末年軍閥擁兵自重和黨爭不斷也讓漢族人民陷入了清初的水深火熱的泥沼之中,再也無法自拔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