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鑄造流程

戰爭是國家之間不可避免的,對外侵城掠地、搶奪資源,對內則鎮壓百姓。因為戰爭的需要,武器的發展和改進也格外受到了重視。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青銅冶鑄業的發展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這一時期武器的冶鑄達到頂峰。

青銅不但可以製造多種多樣的生活用器,而且還可以製造青銅武器。在春秋戰國時期以前,大多使用的是非金屬武器,而青銅製作的武器,遠比非金屬武器使用方便,具有更大的殺傷力。

青銅就是銅、錫或銅、鋁的合金,抑或是銅、錫、鋁三種元素的合金。在製作青銅製品過程中,由於銅加錫或加鋁的含量比例不同,致使合金的硬度也大不相同。青銅兵器要堅韌、鋒利,因而就比製作容器等物品時多加錫或鋁。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鑄造流程

春秋戰國時期,在春秋晚期開始出現了少量鋼鐵劍。由於冶鐵技術的發展,以及鐵的延展性等原因,鐵劍長度更長,更適合於軍隊作戰。另外,鐵劍的鋒刃度比銅劍更好,到戰國晚期,鐵劍開始逐漸為人們所使用。本文所討論主要為春秋戰國時期占主導地位的青銅劍,遂以青銅劍的製作過程展開討論。

一、鑄造和冶煉

研究已經出土的青銅劍以及其他青銅器,專家們發現,中國在進入自己的青銅器時代以後,在較短的時間內,青銅器鍛造水平就已經處於相當高的水平。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很大的一個特點就是“鑄造”和“冶煉”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

相對於其他器物的製造,青銅器製造需要下很大的功夫,首先是製作材料的選擇和冶煉,然後根據材料的特性進行配比加工,這個過程尤為重要,接著才能製作出符合這一配比的青銅器。《考工記》中記載的六斤之齊,就是講述製作材料的配比。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鑄造流程

另外從《考工記》中我們不難看出,我們的古人推崇的是“術業有專攻”,古代6種不同的冶銅工藝,分別是“築、冶、鳧、粟、段、桃”,其中“桃”氏為劍。青銅器的分類較為細緻,而單獨將青銅劍的鑄造作為一種工藝,可見在當時,劍的地位也是極高的。

根據相關資料的顯示,我們可以肯定,在青銅器鑄造技術方面,我們的古人已經掌握了失蠟法、焊接法、分鑄法和混鑄法等在當時比較先進的技術。青銅器的鑄造,包括有鍊銅、制範、調劑、熔鍊、澆鑄和打磨六道工序,可見古人鑄劍已趨於程式化、規範化。

二、鑄劍過程

第一步:鍊銅。1974年,在湖北大冶的銅綠山,人們發現了一處長約2000米,寬約1000米左右的古代礦井遺址,經過專家考證為春秋戰國時期的礦井,從礦井堆積的大約40噸的礦渣來看,我們可以想象當時在這個礦井下,人們熱火朝天的進行著青銅器鑄造場景。如此數量的礦渣,可見當時採用了數量龐大的礦石進行冶煉。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鑄造流程

銅砂礦主要包括有自然銅、氧化銅、硫化銅等,自然銅一般相對較少,而氧化銅相對比較豐富,氧化銅中最常見的就是孔雀石。在鍊銅過程開始前,人們將孔雀石搗碎,然後與溶質木炭一起投入鍊銅爐中。

當木炭燃燒達到一定的溫度以後,孔雀石開始熔化,就會出現一定量的銅液,此時的銅液屬於初級,含有較多雜質,將這些銅液收集進行再次提煉,將煉渣分離,就得到了最初的銅。我們前面所提到的古礦井中的40噸礦渣,就是在鍊銅這道程式中產生的。

從這道程式中所產生的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紅銅,紅銅質地較軟,延展性較差,單純使用這一種金屬製作的兵器,器型較短,容易折斷。我們的前輩在紅銅的基礎上,加入了錫、鋁或鉛等其他金屬成分,改變了材料的配比,就出現了我們現在所討論的青銅。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鑄造流程

第二步:制範。“範”在我們古文字典的解釋是鑄造器物的模子,我們現在習慣性稱呼那些優秀的人為“模範”,模範也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了,那麼在古代,模和範並不是一個詞,而是青銅器鑄造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模也就是我們所知道“模板”這個意思,鑄造過程中有建模這一步驟,也就是製造模板,打樣子,根據需要鑄造的青銅器的形狀進行製造,做好的模型被稱為初胎,初胎也就是最初的形狀了。在陶器製作過程中,我們大概經常會聽到人提起初胎,初胎做不好,那麼製作出來的工藝品也就不會好了。

在青銅器鑄造過程中,初胎的作用也一樣的重要。大概從仰韶文化開始,人們就開始掌握了製陶的工藝,文明不斷的進步,工藝水平自然也是不斷提高,人們從古人那裡承襲而來是建模工藝,也就是製作初胎了。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鑄造流程

初胎製作完成以後,接下來就是制範了,制範的過程與我們製陶工藝是完全相同的,首先將準備好的泥土調製成泥漿,(泥土必須是極為細膩泥土)然後壓成平片,再將這些平片緊密附著在已經制作好的初胎外部,壓制的時候一定要用力,使得泥片與初胎完全貼合。

那麼初胎上的花紋或雕刻就可以完全被映到泥片上,等泥片半乾以後,再根據一定的分割標準,將泥片劃開,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切割要十分精密仔細,另外在每個泥片之間,還要預留榫頭,以便分割好的泥片可以完美的切合。

由於劍是實體,不需要內範,只要製作一個範型就可以,稱之為劍範。劍範多用質地較為堅硬的泥土塑造,然後放入窯中用火烘乾,再加以修整,質地與陶極為相似,故稱為陶範或者泥範,劍範也就製作完畢。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鑄造流程

鑄劍師們需要製作怎樣的器型,在劍範上就會體現,他們會在劍範上進行精細的加工,劍形是否能夠達到製作標準,美觀度、實用度等都取決於劍範的製作,另外如果所鑄造的劍器有花紋裝飾,還需要在劍範的內壁上鏤刻出陰陽相反的紋路。

所謂陰陽相反的紋路,我們從越王勾踐劍可以看出,因為劍的紋飾是要求美觀協調,在劍範內壁上是陰陽相反的紋飾,印刻到劍身則剛剛好是陰陽相合的紋飾。

第三步:調劑。前面我們提到一開始鍊銅時所獲取的銅液被稱為紅銅,而製作青銅器的材料是青銅,需要在紅銅的基礎上加入錫、鉛或鋁等其他成分,也就是銅和錫或銅和錫、鉛的合金。不同的青銅器對合金中各成分所佔的比例的要求也不相同。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鑄造流程

劑就是劑量,也就是指青銅合金中各部分的比例,在冶煉青銅以前,需要按照合理的比例來進行配比,成為調劑。調劑這個環節決定了劍的效能。

在一定的配比範圍內,錫的含量越高,劍的硬度就越好;錫的含量越低,劍的韌性也就越好,但是這些都是有個前提標準,就是錫的含量需要控制在一個固定的範圍,錫含量高過這個範圍,劍則非常容易折斷。

現今我們知道,青銅中錫的含量佔17%-20%時,製造出來的青銅器韌性是最好的,當錫的含量佔30%-40%的時候,劍的硬度是最好的,正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要製作出韌度和硬度都非常好的劍,只能取兩種比例的中間值。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鑄造流程

這個中間的臨界值,我們2000多年以前古人大概已經計算出來了,《考工記·攻金之工》中所記載的六金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講的就是鑄劍的合金比例,摺合成我們現代的計算方法,也就是銅佔75%、錫佔25%,我們的古人對於這種配比的掌握,堪稱為奇蹟。

根據我們現代冶金方面的專家檢測所出土的一些春秋戰國青銅劍的結果顯示,其合金成分中,銅的含量與“大刃之齊”基本一致,但是錫的含量相差實際較少,只有16%左右,較高的有21%,與記載的配比相對少些,這些少的部分,專家分析是古人還增加了其他的金屬物質,譬如鉛、鐵、鋅、鋁等等一些金屬元素,如此,則青銅劍中非銅元素所佔比例就接近25%了。

雖然實物檢測與書中記載稍有差異,但是撇開這些差異,我們仍可以肯定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鑄造工匠們已經掌握了合金的配比規律,並用這些規律指導實際鑄造。古人在沒有較好的冶煉材料、冶煉裝置以及精確的測量方法,卻總結出相對科學的配比規律,不得不讓人佩服。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鑄造流程

第四步:熔鍊。調劑結束以後,將已經調配好的原料裝入坩堝,就可以開始熔鍊了,熔鍊的關鍵的觀察火候,掌握好判斷的尺度,以確保是否熔鍊成熟。在這個程式中,工匠們為了提高青銅合金的純度,會將銅錫進行多次重複的熔鍊,進一步剔除合金中的雜質。

《考工記·粟氏》中記載的“改煎金錫”,就是指多次、重複的進行煎煉。我們現在形容某人的武藝或技藝高超、熟練的時候,會用“爐火純青”這個詞,源於古代,也就是從我們冶鑄業中出現。

第五步:澆鑄。青銅熔鍊成熟以後,接著就是將熔鍊好的液體澆灌到已經做好的“劍範”中,等到液體冷卻、凝固,青銅劍的雛形就基本形成。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鑄造流程

在澆鑄過程中,由於銅的冷卻點高,澆鑄動作必須要迅速,等到液體基本凝固,還沒有完全,就要進行“脫範”的工作了,脫範時,為避免劃開器物,古人一般是直接將泥範弄破去掉。

因此,古人制作的範,一般只能使用一次,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劍器或其他青銅器都沒有絕對相似的,即便是屬於同種型別的器物,在細節上也會有很多不同之處,所以古時的青銅器也就極具收藏價值。

第六步:鑄後加工。劍的加工打磨,是鑄造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步驟。剛剛鑄好的青銅劍還只是一個胚件,表面還較為粗糙,光澤度和鋒刃度都還達不到標準,故卸去固範以後還必須要進行加工。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鑄造流程

首先是打磨,透過刮削琢磨,使其表面平整光滑。然後根據制劍者的要求進行裝飾,如在鑄成的花紋溝槽中鑲嵌琉璃、綠松石、金銀絲等等,或者在劍身進一步鏤刻花紋甚至增加銘文。這些裝飾一般根據制劍者的身份地位來進行的,制劍者需要將佩劍製作得華貴精美,以顯示自己的社會地位和權力。

劍身在加工以後,線條格外清晰,色彩鮮明,接下來就是裝置附件,配齊劍具了,最後砥礪開刃了。《淮南子·修務訓》說:“夫純鈞、魚腸之始型也,擊則不能斷,刺則不能入,及加之以砥礪,磨其鋒,則水斷龍舟,陸光甲。”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鑄造流程

從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越國的寶劍製作成功以後,還需要進行砥礪打磨等一系列程式,寶劍的製作才算完成。但是在使用過程中,劍器還需要時常砥礪修治,以保持劍的鋒刃性,故在當時可能還有一類工匠專門從事這項工作。

三、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一把青銅劍製作的全過程,同時也能感受到古代工匠們高超的智慧和技藝。春秋戰國時期的能工巨匠們,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讓我們見證了一個時代的鍛造工藝。青銅劍的冶煉,是中國古代冶鑄史上的輝煌,同時也是中國古代兵器史上的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