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的《我們的歌》收官之戰,薛之謙卻給人敲“警鐘”?別有深意

在《我們的歌第三季》終極盛典,薛之謙和錘娜麗莎演唱的是《病態》。

《病態》發行於2019年,是由宋濤作曲編曲、薛之謙作詞並演唱的歌曲,收錄在專輯《塵》中。

在收官之戰,薛之謙錘娜麗莎這對組合不再唱情歌,我感到無比欣慰。因為題材的多樣性,才能讓人的聽覺不感到厭倦。就像上一期,他們選擇《火柴天堂》,就引起了非常強烈的共鳴。

這首歌曲在詞和曲上都非常“抓人”,視野遼闊,內涵深遠,甚至可稱為“邪魅”,但於我卻非常喜歡。

火熱的《我們的歌》收官之戰,薛之謙卻給人敲“警鐘”?別有深意

首先說歌詞。

“這星球像一顆胚胎,將我們溫柔地覆蓋。黎明後積極地運載,夜裡清醒地掩埋”

這段在說什麼?我認為在說規律,在說愛。宇宙沒有思想,沒有慾望,只依據他的規律在執行。但人為的想象力,我們賦予了它各種情感。

“時間的皺褶都是空白。有人在緬懷,有人期待,慾望的收割都是腐壞,沒有人再灌溉”

的確,時間本身是空的無意義的,只看人如何來使用它,緬懷和期待都是無用的慾望收割,卻不是生髮和創造性的“灌溉”。

這個句子的深刻含義,讓我感知到薛之謙的“通透”。

火熱的《我們的歌》收官之戰,薛之謙卻給人敲“警鐘”?別有深意

副歌的詞,則持續這種焦慮和擔憂,

“斑駁的黑白,複製病態”

則形容這種普遍性,這是時代的失重,也是重大的“城市病”,一句“

別緬懷,何為愛

”是一種無奈的嘆息。

最讓我失神的一句“在末日的午後,百無聊賴”,在慾望的盡頭,卻是無可忍受的“無聊”,這是我們所追求的嗎?但貪婪、慾望的刺激之後,不就是巨大的“空”嗎?

火熱的《我們的歌》收官之戰,薛之謙卻給人敲“警鐘”?別有深意

第二段主歌採取“遞進”式深入主題。

在“迂迴的站臺”舔舐“喜怒悲哀”,那這喜悲不過就是“復讀機”,看似是經歷,不過是“經過”。

“重複的相遇離開”,它的意義和趣味又何在呢?

去“轉載”,去拾人牙慧,去複製貼上,直到陷入深度迷茫,渴求“愛”的救贖。

這首歌詞在大量意象的堆疊和詞語的相交意證中,表達著薛之謙細緻入微的體察和擔憂。

而且,整個主題一以貫之,並沒有強行“光明”,而是以最後的“詰問”,成為最聲嘶力竭的呼喚聲。

火熱的《我們的歌》收官之戰,薛之謙卻給人敲“警鐘”?別有深意

再說這首歌曲的旋律。

這首歌曲的旋律,準確表達出了薛之謙歌詞中的情緒。

起始四句是較為柔和輕盈的,越到後面,越是帶有強烈的情緒,一步一臺階,層層疊疊,將內心的觀點化為強烈的事實描述和情緒表達。

只是我覺得,錘娜麗莎可能對這首歌不太適合,歌聲中沒有較為肯定的“態度”,也就無法傳達出因“感受”引發的“自我觀點”來。

火熱的《我們的歌》收官之戰,薛之謙卻給人敲“警鐘”?別有深意

這首歌中間的間奏有點“嚇人”,看到觀眾席上的人都驚得瞪大了眼睛。為了營造氛圍感,薛之謙也是拼了。

最後的高潮部分,兩人互相配合,一個唱和聲,一個主唱副歌,加上編曲氛圍感染,藝術感的舞美助推,達到了作品的“最強音”。

演唱完,張碧晨脫口而出的一句是:

太牛了這個舞美。

主持人也很“牛”,問到了點子上

:最後一首歌,為什麼選了這麼一首歌?

薛之謙則不見了平時的插科打諢,認真地說:這首歌是有著批判精神在裡面的,有很多的是非對錯,大家把它歸攏為該或不該,有些不該的東西也被別人認為是該了,那這個社會會被腐蝕掉,像傳播病毒一樣。我希望這一天會晚一點來。

嗯,說了等於沒說,太抽象了,估計聽眾也認為有點懂了但好像又沒懂。

火熱的《我們的歌》收官之戰,薛之謙卻給人敲“警鐘”?別有深意

那為什麼薛之謙會把這麼一首歌,放在收官之時來演繹。除了他對作品的深度認可,我想他也是想給這個過度“複製貼上”的社會現象敲一敲警鐘。

綜藝裡的薛之謙插科打諢、帶給大家太多的歡樂,因為他懂得大家想要的就是輕鬆快樂、其樂融融。這一點,他和大張偉想法大概是一致的。

但是,他把自己的思想、觀點和情緒都放到了音樂裡,對待“音樂”卻是嚴肅的,這是他不迎合觀眾的一面,但正因為這個“不迎合”,卻表達出了隱藏於人們內心裡的“聲音”,同樣也讓人“感同身受”。

火熱的《我們的歌》收官之戰,薛之謙卻給人敲“警鐘”?別有深意

所以,我欣賞薛之謙對待舞臺以及“自我”的方式。節目裡透過幽默帶給大家歡樂,但對待“音樂”卻是認真的,釋放內心的“自我”,從而達到一種內在與外在的平衡。

(喜歡竹心的原創文章,歡迎點贊、關注、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