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成鬼雄!

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成鬼雄!

項羽此時處在非常被動的地位,龍且的大軍在山東覆滅,項羽勸降韓信又遭拒絕,被整個包圍住了,南邊彭越還斷絕了他的糧草,這時候項羽就要求劉邦來講和,因為項羽手上還有五個人質呢,至少五個——劉邦的爸、媽、老婆、哥哥,還有一個管家審食其,至少有五個人。項羽說:咱們就講和,以鴻溝為界,東邊西楚,西邊大漢。漢四年(前203)八月,楚軍糧盡,被迫議和。

九月,就一個月後,項羽回去了。劉邦不踏實,擔心項羽將來東山再起,所以他用張良、陳平之計,突然在背面發動攻擊。項羽只有十萬人,劉邦有四十萬軍隊,約齊王韓信、魏相彭越三方一起來聯合攻楚,可是齊王韓信不來,魏國相國彭越也不來,劉邦自己的四十萬大軍被項羽打得落花流水。

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成鬼雄!

最後劉邦堅壁自守,問張良怎麼辦才好。張良跟他講:你這個激勵機制沒兌現,這一仗打完你就統一天下了,人家彭越和韓信有什麼呢?韓信當齊王還是他自己提出來的,他心裡還不自信;彭越呢,一直在梁魏之地對付項羽,魏的地盤也都是他平定的,你讓他當相國,是因為有魏王豹,但這魏王豹早死了,彭越卻還是相國,他也想當王。你封彭越為梁王,把淮陰、楚地封給韓信,這個條件講清楚了,他們就來了。

漢王明白了,就按照張良的意見跟他們說,結果韓信、彭越就都引兵來了,後面的垓下之戰,就不需要劉邦出手了。

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成鬼雄!

漢五年十二月,韓信、彭越、英布、劉賈等各路大軍一共六十萬,韓信為總指揮,將十萬楚軍團團的圍在了垓下。項羽已經是窮途末路了,他仰天長嘆,說:“我自起兵至今八年矣,身經七十餘戰,未嘗敗北,現在卻是這個下場,‘此天亡我也,非戰之罪’(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打仗不行)。”你看這個項羽至死都不明白,他為什麼會敗。

項羽窮途末路,帶了二十八騎,到了烏江邊上。他本來是可以過江的,因為有一個亭長,駕著船在這裡,說: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也足以稱王,現在只有我有船,漢軍來了就過不去了,你趕緊上船。

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成鬼雄!

項羽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天要亡我,我過江還有什麼用呢?我項籍與江東子弟八千渡江而西,今天沒有一個人生還,即使江東父老可憐我原諒我,我何面目見之,難道我不慚愧嗎?所以他把乘的馬送給了這個亭長,然後自刎於烏江。項羽的屍體被五個漢軍分了,每個人拿一塊去請功,五個人憑此功得以封侯。

項羽的這番表白,從容鎮定,讓人感慨。看上去是英雄氣概,殺身成仁,但另一個層面,項羽是在逃避,逃避責任,逃避奮鬥。因為東山再起更困難,更復雜。

項羽死的時候很年輕,滿打滿算也就是三十一二歲,還正是幹事業的時候,他居然說沒面目去見江東父老,而且歸之於天命。其實講命不好、運氣不好,都是失敗者的逃遁之詞。

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成鬼雄!

你看劉邦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項羽一敗就起不來了,就自殺了。司馬遷當初就在這個問題上做了評論,他說:人事的成敗跟天沒有關係啊,項羽把自己的問題歸咎上天,這是很荒謬的。司馬光也說“何預天事”跟天沒關係。

司馬遷、司馬光都總結項羽的失敗,是因為不懂政治,他放逐義帝,自立為霸主,他在制度建設上,不借鑑前人的經驗,奮其私智,創制了一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制度。因此,項羽的死很悲壯,具有美學意義,審美意義。

搞文學的都喜歡拔高項羽的形象,但是,從現實操作層面講,從領導人物的素質講,項羽的做法,還是不能肯定。

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成鬼雄!

劉邦的成功之路,其實可以做個深度的分析。漢高祖五年(前202)五月,劉邦自己在洛陽召開慶功大會的時候他就問大家自己為什麼贏了,項羽為什麼輸了。大家講了很多理由,劉邦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說,實際上我哪裡都不行啊: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幹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劉邦說自己的成功,不是自己行,而是自己能用那些有本事的人。劉邦深悟領導力的精髓,領導越大,權力越大,盲點越多。不管什麼事,領導都可以說了算,是因為他有權力,並不是他有這個能力。

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成鬼雄!

因此,能聽進別人的意見,集思廣益,兼聽則明,就是個好領導,反之,就會犯錯誤。劉邦打仗聽韓信的,治國聽蕭何的,戰略上聽張良的,所以他就成功了。

《資治通鑑》作者司馬光,曾提出領導力修煉的三條: 仁, 明, 武。

根據《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記載,講這個話,是在治平四年(1067),司馬光上書給宋神宗時講的。

仁 就是要懂政治,關心百姓疾苦,能爭取人心擁戴,用人能成就人;

明 是判斷力,方向、路徑的判斷,危與機的判斷,人與事的判斷,這實際上就是重大問題上的決策能力;

武 是決斷力,排除干擾,把決策付諸實施的能力。

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成鬼雄!

他認為皇帝懂得這幾條就能治理好國家,沒有這幾條,國家就危險了(司馬光當時另外還提了三條,即官人、信賞、必罰,更多是操作層面的)。劉邦這幾條都做得不錯,他懂政治,他能爭取人心,他有判斷力和決斷力,識人用人,更是他的長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