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死後要接煞,還要避殃避煞,當天要人畜全部離開家一小時

農村傳統習俗把人的身後事看的很重要,一方面風光後事是一種尊重逝者,表現孝道仁義的體現,滿足農村逝者為大的原則。

另一方面,農村始終覺得,葬得好,會對家人帶來好的影響,反之,則會帶來壞處。

正是因為農村非常相信這套習俗,所以才會格外的注重後事的辦理,也興起了不少喪葬習俗。

今天同樣要和大家分享兩個農村很常見的喪葬習俗,一起來看看你們都聽過哪些吧~~

農村人死後要接煞,還要避殃避煞,當天要人畜全部離開家一小時

一、避殃

這個習俗一開始是在舊時才有,現在很多地方已經取消,不過在有一些比較偏遠落後的村莊,依舊有這樣的習俗。

避殃其實舊時避災的意思,這個說法最早是在明代張居正的《葬地論》裡面提出的,他說:

“今曰家之興替,皆係於葬之吉凶,則人慾避殃而趨祥者,惟取必於地而已,又惡用作善為哉!”

至此後,民間就開始興起人去世後要“避殃”的說法,“殃”指的就是逝者靈魂的意思。

有的地方也叫避煞,地域不同,叫法也各不相同。

農村人死後要接煞,還要避殃避煞,當天要人畜全部離開家一小時

以前覺得人去世後,靈魂會按時出去,也會按時回家,需要按照吉凶選擇迎接或避讓。

有的人家會找專門的師傅來看,推算出出殃日,一般就是人去世後三天出殃,其實和我老家說的出殯時間差不多。

不一樣的是,出殃日需要準確到時、分,而且逝者家屬需要把家中的大門開啟,一家人全都離開屋子,包括家裡養的家禽,也都需要全部趕出家門。

還要在大門外面懸掛寫有出殃日期的出殃標誌,免得其他人不知道進去了。

之所以要出家門,是因為民間說,人去世後,不到出殃日是不會出門的,而出殃這天魂魄不得不出門,戾氣會比較重,所以需要避讓。

而且這天下面的官差會來將其帶走,一般是一個小時左右。

農村人死後要接煞,還要避殃避煞,當天要人畜全部離開家一小時

一個小時後,家屬從外面往家裡扔一根扁擔,藉助聲響把一些其他魂魄趕走,之後再敲鑼打鼓從大門進去,把趕出門的家畜重新趕回來關好,這個過程就叫避殃。

當然,這個習俗只在部分地區盛行,在我老家倒是沒有。

比較講究的地區地區會很慎重,不僅要做避殃儀式,有的還要做避殃砂,也就是辰砂,農村也叫犁頭土或鐵鏵子。

主要是用來鎮魂的,和石菖蒲,鬼臼,雄黃,鬼箭羽等功效相似。

農村人死後要接煞,還要避殃避煞,當天要人畜全部離開家一小時

二、接煞

人去世後,在不少南方地區都有接煞的習俗,“煞”和“殃”的意思差不多,就是說逝者的魄體會在某個時間段回來或離開,就需要接煞或避煞。

有的地方也把接煞叫招魂,我老家把這個過程叫回煞,也叫回魂。

農村說的是,一般在逝者離世的第9到18天的一個晚上,被稱為逝者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個夜晚,為了和世間一切做別離,逝者會去生前最愛去的地方,大多人覺得逝者會選擇回到家。

至於準確的回煞日,需要家屬找先生按照逝者去世時的年月干支推算,每個人都不同。

確定回煞日後,需要接煞,但說是回煞時有凶煞,逝者歸來時不能有生人,說是有的話,逝者聽到聲響就不會回家。

還有就是一些火焰低的會看到逝者,所以都需要在回煞時迴避。

農村人死後要接煞,還要避殃避煞,當天要人畜全部離開家一小時

但需要做些儀式來接煞,民間說逝者會從堂屋東面的房頂或周圍進來,一般都不走大門,因為農村家裡大多貼有門神畫像,其在家裡面巡視一圈後才離開。

逝者家屬當天需要吃蒸餛飩,農村叫“接眚餛飩”,隔壁鄰居需要送來狀元糕,叫“接牌糕”,現在很多人家都有送喪後向送葬者送糕點的習俗。

為接煞,需要在靠窗位置放一根竹子,竹子上要貼滿紙錢,再把竹子放在瓦房上面,算是引領逝者回家了。

還需要擺8個板凳,每個上面都需要放一張紙錢。

做好接煞準備後,把門關上,各自睡覺去,最好別發出聲音,第二天早上才能開啟門收拾。

農村人死後要接煞,還要避殃避煞,當天要人畜全部離開家一小時

不管是避煞、避殃,還是接煞回煞,都是人們對逝者的一種尊重。

失去親人是一件非常傷感的事情,人們一下子接受不了親人離世的事實,靠這些儀式來讓自己逐漸忘記傷痛,其實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

不知道大家此外還聽過哪些類似習俗呢?都可以留言交流哦~~

農村人死後要接煞,還要避殃避煞,當天要人畜全部離開家一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