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科普:遊戲治療幫助不大?那是你沒用對!

自閉症孩子在提高認知、語言的同時,為什麼還要求他要能參與遊戲?

孩子只愛自己一個玩車,其他一概不玩怎麼辦?

遊戲和認知該重點我應該先教哪一個?

……

天使科普:遊戲治療幫助不大?那是你沒用對!

關於在家與孩子做遊戲的問題。他們常常容易在遊戲中進入誤區。有些家長甚至認為孩子不愛玩遊戲就不玩唄。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孩子不玩遊戲的背後除了是因為缺乏與人交往的動機之外,更是容易讓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們便少了許多與他人交往的機會、也將很難融入同齡孩子的社交圈。

其實,孤獨症兒童的遊戲行為多以“機械、刻板”,他們常常忽視玩具的功能性玩法,取而代之的是轉、耍、敲打、排序等刻板玩法。甚至有的對這種刻板玩法達到痴迷的程度,一旦將玩具拿走,就哭鬧起來。另外能力較好的自閉症兒童,常常體現在沒辦法遵守遊戲規則,無法接受輸贏,因此提高兒童遊戲發展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天使科普:遊戲治療幫助不大?那是你沒用對!

那麼遊戲是什麼?

遊戲治療起源於精神科學派Freud的“小漢斯”治療案例,它是遊戲為治療媒介和載體,讓兒童在遊戲中表達和揭示自己的情感、經驗及行為,從而獲得成長和發展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

一般遊戲分為五項內容:

1、社會性遊戲

指幼兒能透過與同伴進行合作、分享、互助、解決,從而讓兒童掌握社會交往技能。

(01)平行遊戲

是社會性遊戲的初級形式,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幼兒在一起玩,他們操作同樣的或相似的玩具,開展同樣的或相似的遊戲。

(02)玩 "輪流" 的遊戲

自閉症兒童習慣小團體的遊戲行為之後,可以開始進行輪流等待的遊戲,例如輪流放積木。

玩“共同目標”的遊戲

待兒童學會輪流遊戲之後,就可以進行共同目標的遊戲教育,例如大家拼同一套的拼圖,一次一人一塊,共同完成拼圖等。

天使科普:遊戲治療幫助不大?那是你沒用對!

2、肢體遊戲

主要透過身體的運動進行的遊戲,通常規則較為簡單,例如投籃、拋球。這類遊戲往往跟運動、協調等感統訓練息息相關。

3、象徵性遊戲

是學前兒童的典型遊戲,它能幫助兒童去了解他人的想法,提高兒童輪流、分享、合作等社會技能。而經研究,大部分孤獨症兒童由於存在社會情感障礙,因此在象徵性遊戲上存在明顯落後。

根據遊戲水平來區分,大致可以分為裝扮遊戲和角色遊戲。

(01)裝扮遊戲

比較多的發生在兒童1-3歲時,屬於象徵性遊戲的早期。

第一步被稱為自我導向的裝扮遊戲

在1歲到1歲半左右。這一時期兒童裝扮行為指向的是自己,例如他們會模仿喝水、吃飯等動作。

第二步為外在導向裝扮遊戲

發生時間大概在1歲半到2歲左右。比如這一時期,孩子會用她的玩具娃娃來進行打電話,而作為電話的替代者有時候是一塊非常普通的積木,和電話並不像。她還會假裝積木是玩具娃娃的食物放到它的嘴裡。

第三個階段被稱為序列性裝扮遊戲

發生時間在2歲到3歲左右。指的是在這一時期,兒童會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裝扮行為反應一個主題,他做出的幾個裝扮行為具有連貫性。比如給玩具娃娃吃飯時,會先讓她坐在兒童餐椅上,還要戴好圍兜,然後再給她吃飯。

天使科普:遊戲治療幫助不大?那是你沒用對!

(02)角色遊戲

從3歲左右開始,指兒童能夠與同伴合作去扮演角色,以創新、愉快的心情參與社會性劇情中,例如假扮成警察抓小偷、假裝超市購物等。它代表著裝扮遊戲的發展,是象徵性遊戲的成熟形式。

4、結構性遊戲

是指幼兒利用各種建築和結構材料(積木,積塑,金屬結構材料,沙,雪等)進行各種建築和構造活動,如拼圖、搭積木、手工等遊戲。

5、規則性遊戲

規則性遊戲的突出特點是遊戲規則。遊戲的競爭性決定了遊戲的規則性。如老鷹抓小雞、丟手絹、下棋等

其實兒童的認知水平階段決定了他們不同的遊戲方式,孤獨症兒童的遊戲能力在遊戲型別上也有高低之分,其中肢體遊戲水平發展最好,象徵遊戲、社會性遊戲水平往往遠低於正常幼兒,發展最低的是規則遊戲。因此選擇遊戲方式的時候,首先要循序漸進,康復師或家長可以根據兒童具體情況將遊戲螺旋式晉級。

天使科普:遊戲治療幫助不大?那是你沒用對!

總之,兒童的遊戲是瞭解兒童發展、融入社會的視窗,正如,我們可以教會孩子認知和文字,但是卻無法透過一對一教會孩子怎麼跟同伴相處,怎麼融入這個社會。而這些能力必須藉由遊戲來實現,逐步與他人建立聯絡,走向更多人的“融合”。

 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