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木構建築組成臺基、踏道、欄杆、鋪地,考研中建史最後篇章

古代木構建築組成(1)臺基、踏道、欄杆、鋪地

中國建築歷史長久,所覆蓋之範圍又極為遼闊,其歷代興造之建築不但內容豐富多彩,而且還對東方乃至世界的建築文明,都作出了十分偉大的貢獻。然而,由於遭受種種長期的自然與人為破壞,使得一度在歷史上堪稱偉績的許多建築都已化為烏有,加以古代統治者對技術工藝及建築匠師的一貫輕視,使得長期薪火相傳的寶貴設計構思與具體手法大部都已失傳。雖然目前還儲存下來若干建築遺構和建築文獻,但就中國建築總的歷史成就而言,它們不過是滄海之一粟。這就使得我們對過去的歷史發展與成就,難以作出全面與深人的剖析與評價。疾首之臾,我們更要了解已知的建築文明,以銘記歷史、擔負未來。

今天起,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中國古代木構建築,雖然看上去有一絲枯燥,但我想更多的還是驚喜。

一、臺基

臺基是中國古代建築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建築下施臺基,最早是為了

御潮防水

,後來則出於

外觀及等級制度的需要

。使用夯土臺基的例項,至少在新石器晚期即已出現。自此以降,它的使用,又自統治階級逐漸擴大到民間。周代出現的高臺建築,就是它發展的頂峰。大約自南北朝起,依照使用功能和外形,大體可分為普通臺基和須彌座二類。至於臺基的層數,一般房屋用單層,隆重的殿堂用2層或3層。但某些華麗殿閣,也有建於1層高大臺基上的,如宋代畫中的滕王閣,應屬高臺建築的遺風。

1)普通臺基

早期臺基全部由

夯土

築成,後來才在其外表面

包砌磚石

。例如東漢畫像石中所示的臺基,除外包磚石,而且還具有壓闌石、角柱和間柱,形制和後代的已基本一致。

2)須彌座

須彌座是由佛座演變來的,形體與裝飾比較複雜,一般用於高階建築(如宮殿、壇廟的主殿,及塔、幢的基座等)。目前所知

最早的例項見於北朝石窟

,開始形式很簡單,僅由數道直線疊澀與較高的束腰組成,沒有多少裝飾,且作對稱式佈置。唐代須彌座更加華麗,裝飾性很強。敦煌第172窟盛唐壁畫中,在臨水臺下的須彌座雖然輪廓簡單,只有上、下枋和束腰,但卻使用了花磚貼面。明、清的須彌座上、下部基本對稱,且束腰變矮,蓮瓣肥厚,裝飾多用植物或幾何紋樣。

二、踏道

為用以解決具有高度差的交通設施。形式大致可分為

階梯形

斜坡式

兩種。使用之材料有土、土坯、石、磚、空心磚等。

1)階級形踏步

至少在新石器時期的半穴居建築中即已使用,多由原生土中直接挖掘而成,如陝西西安半坡遺址所示。後來逐漸使用了夯土,陝西岐山鳳雛村周原建築遺址中則有用土坯的。在踏跺兩旁置垂帶石的踏道,最早見於東漢的畫像磚(四川彭山出土)。它側面稱為‘象眼’的三角部分,在宋、元時砌成逐層內凹的形狀,明代以後則用平砌。不用垂帶石只用踏跺的做法,稱為‘如意踏步’,一般見於住宅或園林建築。它的形式比較自由,有的將踏面自下而上逐層縮小,或用天然石塊堆砌成不規則形狀。

2)坡道

1。

慢道

是以磚石露稜側砌的斜坡道,可以防滑,一般用於室外。《營造法式》規定:城門慢道高與長之比為1:5,廳堂慢道為1:4。後者又可作成由幾個斜面組合的形式,稱為‘三瓣蟬翅’或‘五瓣蟬翅’,也有將礓礤置於二階級形踏道之間的。

2。

輦道

或稱

御路

。則傾度平緩,用以行車的坡道,常與踏跺組合在一起。漢代文獻中就有‘左城右平’的記載,‘平’指斜平坡道;‘城’指階級形踏跺,陝西西安唐大明宮含元殿遺址中也有這樣的形式。在唐代壁畫和宋代界畫中,已將輦道置於二踏跺之間,後來在輦道上雕刻雲龍水浪,其實用功能就逐漸為裝飾化所取代了。

三、欄杆(勾闌)

距今7000餘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期聚落遺址中,就已發現有木構的直橫欄杆。在漢代的畫像石和陶屋明器中形象更為豐富,欄杆的望柱、尋杖、闌版都已具備,而且

望柱

頭也有了裝飾。闌版紋樣亦有直欞、臥欞、斜格、套環等多種。到了南北朝,石刻中又出現了勾片造闌版。唐代木勾闌式樣更為華麗,其尋杖和闌版上常繪以各種彩色圖紋。宋代大體沿用唐制,一般用一層闌版,稱為‘單勾闌’。

園林建築的欄杆處理比較活潑自由,石欄形體往往低而寬,沿橋側或月臺邊佈置,可兼作坐凳,稱為坐檻,木、竹欄杆造型輕快靈巧,欄版部分變化極多。近水的廳、軒、亭、閣常在臨水方面設定木製曲欄的座椅,南方稱為鵝頸椅(或飛來椅、美人靠、吳王靠),除了可供休息,還能增加建築外觀上的變化。此外,在建築窗下的木質檻牆處,往往置以欄杆及護板,夏季除去護板即可通風。

四、鋪地

鋪地分

室內鋪地與室外鋪地

早在原始社會,就有用燒烤地面的方法

使居室地面硬化,以隔潮溼

。周初也有在地面抹一層由泥、沙、石灰組成的

面層

的做法,如

陝西岐山鳳雛村早周遺址

。春秋、戰國的地磚,底面四邊有突楞,正面有米字紋、繩紋、回紋等。秦代有截面為平行鋸齒紋的地磚,其長邊留有子母唇,以供搭接。在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內,又有略呈楔形的鋪地條磚。漢墓中鋪地形式可多達數十種,一般均用方磚或條磚,用扇形磚或楔形磚的很少,也有用石板或空心磚的。東漢墓中已出現了施工技術要求較高的磨磚對縫地磚。而唐長安大明宮地磚側面已磨成斜面,從正面看幾乎辨不出灰縫,但又加強了膠泥與磚的附著面積,是一個很巧妙的辦法。宋代起砌磚普遍使用了石灰,使防水性和粘著力都大有提高。

室內鋪地多用方磚或條磚平鋪,很少側放,一般對縫或錯縫,但條磚有用席紋或兩塊磚相併橫直間放的,考究的殿堂為了防潮,先在地下砌地龍牆,牆上再放木擱柵,並鋪大方磚,或先在地面鋪一層小磚,上面再放經過桐油浸泡、表面磨光的大型地磚——‘金磚’。

鋪於室外的地磚既為了

防滑

,又起著

保護路面、裝飾美觀

等作用。為此,磚之表面多作成各種花紋,常見的如秦代的回紋、漢代的四神紋(並附‘千秋萬歲,長樂未央’等吉祥文字)、唐代的寶珠蓮紋等。明、清在住宅及園林庭院中又利用各種建築廢料,如碎磚瓦片、廢陶瓷片、卵石、片石等,以組成多種構圖,如幾何紋樣、動植物、博古等等。可用單一材料,或用幾種不同材料組合,其形式與圖案極多,江南蘇州一帶稱之‘花街鋪地’,是一種既經濟又實用,值得大力繼承推廣的優秀建築傳統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