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襲擾邊關,一名將3次不聽從漢宣帝的聖旨,卻取得一偉大戰果

當初漢武帝奪取河西走廊時,那裡就成為一個戰略要地,用來連線中亞和西域。自從佔領河西走廊之後,漢朝就派戍邊的將士駐守這裡,屯田建房過起了自己的小日子。但原本居住在這裡的羌人部落就比較慘了,由於戰敗,他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只能被迫遷走。這期間,羌人一直希望能夠向漢朝求得幫助,於是便不斷地進行騷擾活動以求引起注意。到了漢宣帝年間,朝廷曾派一名御史大夫前去巡視,但是沒想到這個御史大夫頭腦一熱,竟然擅自答應羌人可以回遷到原來的地方。正是因為這個決定才引來了後面一系列的麻煩。

羌族襲擾邊關,一名將3次不聽從漢宣帝的聖旨,卻取得一偉大戰果

羌人得到允許之後,現派遣了先零人作為先頭部隊回遷,但是沒想到先零人在靠近漢朝郡縣的地方開始燒殺搶掠,因為他們發現這樣的方式比他們放牧更賺錢。之後事情越鬧越大,漢宣帝得知情況後,呵斥那位御史大夫自己去收拾爛攤子。這位御史大夫也是急了,他假借開會的名義召來了羌族各部落首領開會,又在開會期間殺了曾經帶兵作亂的先零人首領。這位御史大夫的行為徹底惹惱了羌族各部落,於是羌族襲擾邊關,打敗御史大夫的軍隊。漢宣帝聽說之後,立刻召集大臣商議,但此時朝中無人,能夠掛帥出征的大將,只剩下了已經年過八十的趙充國。

羌族襲擾邊關,一名將3次不聽從漢宣帝的聖旨,卻取得一偉大戰果

其實把這件事情託付於趙充國,漢宣帝是不放心的,於是想要多派幾個人輔助。沒想到趙充國卻聲稱,等自己到了前線摸清了實際情況後,再向皇帝要人。漢宣帝聽著趙充國很有把握,便安心將這件事情交給他。趙充國到達邊境之後,先派遣了一萬人的先頭部隊去打探,因為害怕羌人從後方切斷他們,趙充國就先讓騎兵過去建立營地。等到天亮之後大部隊再全員透過,之後他們便在那裡安營紮寨。大家都以為他會帶兵討伐羌人部落,但是沒想到他卻有自己的打算,先重點攻破先零人部落。然後安撫其他部落,切斷他們的糧草,這樣耗到最後,羌族人自然也就會投降。

羌族襲擾邊關,一名將3次不聽從漢宣帝的聖旨,卻取得一偉大戰果

本來計劃得很好,但漢朝卻有人提出不一樣的意見,酒泉太守辛武賢建議採取閃電戰的方式,讓士兵備好一個月的糧食,這樣就能快速攻破他們。這個建議得到了朝中大臣的一致同意,但當旨意下達給趙充國之後,他卻抗旨了。趙充國向皇帝算了一筆賬,告訴皇帝採用這樣的方式是勞民傷財的,而且負重太多,不易追趕羌人,這個方法沒有自己的穩妥。但是由於朝臣一致同意辛武賢的建議,所以漢宣帝無視趙充國的反駁,下令趙充國立馬帶兵出擊。沒想到旨意到達之後,趙充國再一次拒絕了。他再次給皇帝算了一筆賬,如果貿然進攻,很有可能中了羌人誘敵深入的計謀。

羌族襲擾邊關,一名將3次不聽從漢宣帝的聖旨,卻取得一偉大戰果

而且如果他們強勢進攻,必然會逼著羌人各部落聯手反抗,到時候肯定是耗時耗力,對於國家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損耗。趙充國稱自己的方式,其實是在給皇帝省錢。果然事情正如趙充國所料,羌人為了逃命,捨棄了大部分的錢財,趙充國把他們打得四處逃竄。但此時趙充國卻不著急了,開始慢慢消磨羌人的實力,他料定羌人沒有物資糧草,一定熬不過這個冬天。但此時漢宣帝卻再次下旨要求他儘快整合軍隊,這樣才能將羌人一網打盡。不過這次趙充國依舊堅持抗旨。

羌族襲擾邊關,一名將3次不聽從漢宣帝的聖旨,卻取得一偉大戰果

他告訴皇帝,現在他帶兵在這裡駐紮,能夠自給自足,不用朝廷提供糧草,最多幾個月就可以拿下羌人。如果選擇現在立馬擊潰他們,則需要調動更多的糧草和兵力,反而加大朝廷的負擔。知道趙充國的品性後,漢宣帝仍舊選擇了信任趙充國,果不其然,趙充國帶著他的軍隊凱旋而歸。筆者認為,名將趙充國3次不聽從漢宣帝的聖旨,卻取得一偉大戰果,打敗羌族部落。這次勝利固然離不開趙充國的運籌帷幄,但是漢宣帝的信任,同樣也是戰爭勝利必不可少的一點。正是能臣和聖主的相互配合,才能擁有這次戰役的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