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產業“造星”運動所然,速食造星模式是什麼

資訊的意義既有一定的開放性,又要受到各方的限制;受眾的解讀即收到本身文化素質、認知情感的影響,同時也與其所處的社會環境、解碼場景有關。根據霍爾的理論,新媒體時代的人既是編碼者又是解碼者,在明星媒介形象建構中的網民也是如此。換句話書,新媒體時代網民對明星的消費行為,不再只是明星行為的被動接受著,網民透過自己的編碼和解碼能力,在新媒體平臺傳播有關明星各個層面的資訊,逐漸參與到明星媒介形象的生產與建構中。

娛樂產業“造星”運動所然,速食造星模式是什麼

“現男友”的稱號

在網路中,明星緋聞的傳播渠道要比以往在報紙、明星雜誌的傳播渠道更為多樣化,從專業媒體的娛樂資訊到粉絲群體的訊息八卦,從傳統的公共論壇、貼吧到時下熱門的社交媒體、自媒體傳播,這些不同傳播路徑中的社會個體共同繪製出明星標籤媒介形象。甚至可以說,一些明星的標籤化形象更多地來源於粉絲觀眾的解讀和賦予。比如演員李現,透過其主演的熱播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裡面的甜蜜男友,獲得了網友齊聲“現男友”的稱號。

再如楊超越的“錦鯉女孩”形象。楊超越和王菊被人們熟知是在2018年的明星偶像選秀節目《創造101》中,該節目召集了101位偶像練習生,節目採取淘汰制,練習生在明星導師的帶領下成長晉級,最終留在舞臺的11名女生將會組成偶像團體出道。

娛樂產業“造星”運動所然,速食造星模式是什麼

楊超越來自於江蘇農村,在參加節目之前只是一個寂寂無名的打工妹。參與節目的其他女孩或經歷豐富背靠大公司、或唱歌跳舞基本功紮實,只有楊超越毫無背景,唱歌跑調且跳舞跟不上節拍,但正是這樣一個看似什麼都不會的女生,一路晉級,最終以第三名出道。楊超越錦鯉人設的出處來源於新浪微博網友釋出的內容,並透過網路的轉發和評論不斷擴散。毫無實力卻力壓有實力的人出道,此時楊超越作為個體透過編碼系統傳達的形象己不重要,網友根據自己的解碼能力,將這種沒有實力卻出道成功的現象解碼成幸運女神的眷顧,最終構建出“錦鯉女孩”的標籤化媒介形象。

娛樂產業“造星”運動所然

幾年來,國內媒體中的偶像選拔類真人秀節目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標誌著影視明星娛樂有了新的發展。根據艾瑞資訊對我國偶像明星市場的預測,到2020偶像產業預計總規模將達到一千億元。從《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到《青春有你》,各網路影片平臺紛紛推出練習生養成節目。《偶像練習生》12期節目總播放量達到30.1億次,最終總投票數超1億7千萬,而接踵而至的《創造101》三期總播放量共計14.1億次。

而“造星運動”火爆背後,也使新生代偶像如潮水般湧現到大眾面前,推動了明星媒介形象標籤化的程序。一方面,批次化明星生產,造成明星群體“同質化”的傾向。流水線的造星工藝,偶像透過極短時間的包裝後就被推向市場,訓練週期短,投入成本低,使得很多偶像還來不及發掘個體特色便己出道;同時,為了儘可能滿足資本和大眾社會的審美需求,個體形象也互相模仿複製趨向“同質化”。

翻開《偶像練習生》的學員手冊,其中的男生眼影眼線必不可少,美瞳紅唇也是出境標配,相似的風格、相似的動作,這一臉譜化的外表和動作使人難以對號入座。另一方面,大量偶像湧入娛樂圈,真正能夠成功的還是少數,為了在競爭中出位,明星形象的標籤也就越來越多樣化甚至扎眼。從2018年《創造101》開播至今,透過偶像選拔節目走出的偶像明星己經多達幾百人,市場己經出現供大於求的現象。

速食造星模式

速食造星模式下的明星往往缺乏核心競爭力、缺乏優秀作品加持。除此之外,中國娛樂產業優質內容產能不足,大量年輕一代明星缺乏參與優質作品的機會,而沒有作品就代表沒有曝光沒有關注度。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在一眾相似的人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偶像明星的重要課題,而學會打造“人設”的標籤化媒介形象,製造話題吸粉,成為許多急於求成的年輕偶像的解決該問題的標配。

總結

因此,經紀公司或明星本人不惜人為策劃新聞事件,以快速獲得媒體和公眾關注,並構建明星的公眾形象。首先,將明星形象標籤化,其實是將明星個體的扁平化處理,二維的文字描述更利於在網路空間傳播;其次,具有針對性的標籤形象能夠精準吸引目標粉絲,實現明星自我推銷的精準化。同時,相比於明星苦練演技、磨練唱功,投入大量時間和金錢成本產出優質作品,透過炒作構建標籤化形象,能夠將造星成本壓縮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