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之後,此幫派興起後迅速消亡,金庸沒法寫他們的故事!

金庸筆下有十五部經典之作,從時代背景設定順序來看,除了一部《越女劍》的故事是發生在春秋時期之外,其他十四部作品中的故事皆是發生在北宋之後,且不說每一部作品之間的劇情都有關聯,但至少其中的一些細節可以看出金庸筆下各部作品中的武林其實都是同一個,換言之,金庸筆下的武林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舉個最典型的例子,時代背景設定在北宋哲宗年間的《天龍八部》一書中的主角蕭峰就用了一套降龍二十八掌打遍天下高手,幾乎未嘗一敗,而在新修版的故事中金老添加了一段蕭峰傳功虛竹的劇情,在經過兩人改良之後,這才有了《射鵰英雄傳》中洪七公、郭靖乃至《倚天屠龍記》中史火龍所用的降龍十八掌。

《天龍八部》之後,此幫派興起後迅速消亡,金庸沒法寫他們的故事!

甚至在獨孤求敗這一隱藏角色的設定上也能夠證明“金庸筆下的武林是一脈相承的”這一觀點,獨孤求敗這一角色首次被提及是在《神鵰俠侶》之中,而此時的獨孤求敗早已是一堆枯骨,他不過是主角楊過的“經驗包”,被提及只為讓楊過的武功更上一層樓而已,然而在《笑傲江湖》中卻是再度提到這個角色,其中風清揚所用的那套獨孤九劍就是由獨孤求敗所創,至於風清揚從何學來已不重要,重點是獨孤求敗在《笑傲江湖》的世界中也是存在的,甚至到了《鹿鼎記》中澄觀和尚又再度提到獨孤求敗這個名字,同時也提到了令狐沖,原著道:“古人前輩說道,武功到於絕指,那便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聽說前朝有位獨孤求敗大俠,又有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當世無敵。”這些都證明了金庸所有的作品其實都在同一個世界觀中。

《天龍八部》之後,此幫派興起後迅速消亡,金庸沒法寫他們的故事!

為何要交代金庸作品世界觀的設定?答案很簡單,它決定了本文要提到的這個門派是否存在於金庸筆下的武林之中。在《射鵰英雄傳》中有一個重要的設定,那主角郭靖與楊康的名字取自靖康之恥,其中楊康的父親為楊鐵心,祖上乃是抗金英雄楊再興,而郭靖的父親是郭嘯天,他的祖上乃是《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賽仁貴”郭盛,正是因為這個設定的存在,加上前文對“金庸筆下世界觀”的論證來看,梁山好漢這一團體在金庸的世界觀中也是存在的,否則郭靖祖上是郭盛這一點也就不成立了。

《天龍八部》之後,此幫派興起後迅速消亡,金庸沒法寫他們的故事!

《水滸傳》中自然是不可能存在金庸作品中的這些角色,而反過來金庸卻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中引入《水滸傳》中人物角色的設定,而本文要提到的這個幫派自然就是那水泊梁山了,這個組織的結構其實與金庸筆下的丐幫是比較類似的,所以可以將其視為一個幫派,區別只在於丐幫都是一幫乞丐,而梁山都是一幫亡命之徒而已,那麼金庸筆下為何又不曾出現任何一位梁山好漢呢?稍微懂點歷史的人已經知道答案了。

《天龍八部》的故事發生在北宋哲宗年間,確切的說是在公元1094年前後,而《水滸傳》的故事則是發生在宣和年間,也就是公元1119至1121年前後,也就是說這段故事剛好是發生在《天龍八部》之後,而金庸的筆法十分巧妙,他剛好避開了這一時期的故事,在劇情上承接《天龍八部》的故事乃是“射鵰三部曲”的開篇之作《射鵰英雄傳》,此時的時代背景已經到了南宋宋寧宗慶元五年,即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這段時間為背景,所以到了《射鵰》時代梁山好漢早已經死光了,只留下郭盛的後人郭靖。

《天龍八部》之後,此幫派興起後迅速消亡,金庸沒法寫他們的故事!

而從當時的武林來看,中原大派少林青黃不接,丐幫更是在蕭峰死後經歷了一段群龍無首的日子,直到虛竹傳功給那位“少年英雄”才逐漸崛起,所以此時武林中最強大的幫派非水泊梁山莫屬了,不過前文也提到了這水泊梁山是區別於其他江湖門派的,他們沒有所為的獨門絕技,都是各路綠林好漢集結到一起而已,或許這是為何他們在金庸筆下的武林中迅速崛起後又迅速消失的原因,因為金老根本沒法寫這段已經註定的故事,所以他們就好似從未出現過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