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中後期的衰落,表面是戚宦之爭,實質是封建世襲制的惡果

歷史資料表明,我國東漢時期自從漢和帝之後,就出現向下的拐點,開始走向衰落,直至漢獻帝被董卓篡權東漢滅亡。不少人認為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戚宦之爭,即由外戚、宦官輪流把持朝廷,而導致皇權旁落,內憂外患,民眾遭殃,最終結束漢朝壽命的。

東漢中後期的衰落,表面是戚宦之爭,實質是封建世襲制的惡果

筆者認為,東漢衰敗的實質原因是封建世襲制,即必須要由皇家(劉氏)沿襲執政,而造成的惡果。

一。東漢戚宦之爭的背景及過程

大家知道,因為漢和帝年輕早亡,自他之後即位的東漢皇帝年紀都非常幼小,自然由皇后們垂簾聽政,而皇后大多啟用其孃家等親戚,進入政權中樞,這就形成外戚專權的局面;到幼小的皇上逐漸長大後,必定想奪回皇權,但他們只能依靠與之親近的宦官,實現奪權夢想。一旦奪權成功,勢必皇權又由宦官掌握;當皇帝身亡後,往往又由幼小的皇帝即位,這時皇后與外戚們就又是實權派了。週而復始,就形成了戚宦之爭不斷的現象。

東漢中後期的衰落,表面是戚宦之爭,實質是封建世襲制的惡果

實際上,東漢至漢章帝后期,戚宦之爭就開始了,漢和帝即位後是竇太后兄弟竇憲掌管政權,形成竇氏外戚專政局面,和帝與朝臣隔絕,成年後想奪權只能利用宦官鄭眾等,奪權成功后皇權逐步轉入宦官之手。到漢安帝時期,還形成皇后閻氏外戚與宦官共同專政的局面。漢順帝時宦官勢力大增,但同時也重用外戚,拜

梁皇后之父

梁商、商子

梁冀先後為大將軍。梁冀專權登峰造極,在順帝去世後,連續立、質、桓三帝。

東漢中後期的衰落,表面是戚宦之爭,實質是封建世襲制的惡果

延熹二年(公元159年),

漢桓帝與宦官

單超等合謀才消滅了梁氏勢力,從此又回到宦官獨攬政權狀況。就是說自漢安帝到漢恆帝的五位皇帝執政時,大都是外戚、宦官輪流坐班,戚宦之爭特徵非常明顯。

東漢中後期的衰落,表面是戚宦之爭,實質是封建世襲制的惡果

二。東漢戚宦之爭的後果及影響

戚宦之爭給東漢造成的惡果是;因無論外戚還是宦官專權,都要排除異己,任人惟親,賣官求榮(如漢靈帝時出現張榜公開賣官的醜象),收受賄賂,這必然造成朝綱動亂、政局不穩、政府官員腐敗的現象;在漢恆帝與漢靈帝期間因宦官亂政引起大臣及士人的不滿,發生了二次“黨錮之禍”,迫害了像範滂等一大批忠誠義士;由於政治日趨黑暗,東漢王室、貪官汙吏及地方豪紳對人民的敲榨勒索日益加劇。讓老百姓無法生活,只有處流浪直至暴動,最後終於出現大規模的民變(黃巾起義等)。

東漢中後期的衰落,表面是戚宦之爭,實質是封建世襲制的惡果

總之,東漢中後期戚宦之爭的最終結局,就是讓東漢走向滅亡之路。

二。東漢衰敗的實質原因

東漢衰敗表面上是戚宦之爭造成的惡果,但其根本原因則是封建世襲製造成的,即皇帝之位必須要由劉氏沿襲,這種制度使得權力高度集中於皇帝之手,皇帝成為一切權力的化身,覬覦權力的人,都力圖挾持皇帝。這才有戚宦之爭的發生。

東漢中後期的衰落,表面是戚宦之爭,實質是封建世襲制的惡果

試想,如果沒有世襲制,而是改成選舉制,或是皇上虛位,聘請專職管理者實際操作,就會徹底改變這一現象,也就不會有戚宦之爭等不正常的事件發生。

本文由“老wu侃國學今用”原創,歡迎關注,共同學習!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