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羌人歷史反抗民族壓迫的鬥爭——殘酷的民族壓迫(上)!

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青海羌人歷史:反抗民族壓迫的鬥爭——殘酷的民族壓迫:

青海羌人歷史反抗民族壓迫的鬥爭——殘酷的民族壓迫(上)!

兩漢統治者經常於西羌地區實行戍邊和屯田,把內地的農民、士卒和罪犯遠徙至隴西、惶中及河曲一帶,進行兵屯和民屯。這些措施雖然促進了西部邊疆農業的發展,便利了漢族和羌人等少數民族的交往及融合,但卻掠奪了羌人的牧場和已經開墾的農田,迫使他們中的一部分離開家園遠徙“磽瘠苦寒”之地,引起羌人的強烈不滿和不斷反抗。

其次,兩漢以來對羌人進行大規模的內遷,打破了羌人原來的部落組織,而且由於散居於漢族之中,生活習慣、生產方式和社會風俗不同而受到限制和歧視。內徙羌人還要受到漢族豪強地主殘酷的剝削和壓迫,“或倥傯於豪右之手,或屈折於奴僕之勤”,“皆為吏人豪右所搖役,積以愁怨”

青海羌人歷史反抗民族壓迫的鬥爭——殘酷的民族壓迫(上)!

東漢統治階級還採取“羌胡相攻”,“以夷伐夷”的離間政策,以達到分而治之的目的。把西羌遷於內郡以抗匈奴,把徨中月氏胡編為“義從胡”對羌人作戰。而在羌人內部,同樣為了分化其力量,或者讓羌人守衛邊塞,稱“保塞羌”;或者把羌人組織起來進行電田,稱“羌屯”。而更多的則被強徵為部曲和兵丁,驅使其參加征戰。西漢兵制中已有羌騎,東漢政府為了抗擊北匈奴,更是大量徵用羌騎。頻繁的徵發充軍,給羌族人民造成深重的苦難。

歷任護羌校尉和郡縣官吏中,除主張以“恩信”治羌,關心羌人疾苦的護羌校尉鄧訓和“使馬如羊,不以入廄,使金如粟,不以入懷”的清廉之官張奧等外,大都是“率好財貨,為所患苦”、貪婪兇暴的苛官酷吏,如馬防“多牧馬畜,賦斂羌胡”。更有甚者如張纖,對投降的迷吾部眾,欺騙赴會,“施毒酒中,羌飲醉,纖因自擊,伏兵起,誅殺酋豪八百餘人,復放兵擊在山谷間者,斬首四百餘人,得生口二千餘人。”這種背信失義、野蠻屠殺的行徑,使羌人認為“漢家常欲鬥我曹”,從而“憤怒而思禍”,激起羌人大規模的反抗。

二、羌人的反抗鬥爭

東漢中後期,政治統治日益腐朽。特別是安帝以後,宦官外戚輪番專權,朝政敗壞,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的反抗鬥爭相繼不斷,西北地區多次爆發羌人大起義。河徨羌人與內郡的東羌遙相呼應,成為西北羌人大起義的中堅力量。

1。第一次羌人大起義(77-101年)

青海羌人歷史反抗民族壓迫的鬥爭——殘酷的民族壓迫(上)!

第一次羌人大起義是在建初二年(77年)開始的。在此前20年內,河徨地區發生了三起事件,這些事件都同這次大起義密切相關。一是中元二年(57年),燒何羌年邁的女首領比銅鉗的無端被捕。比銅鉗年百餘歲,足智多謀,在部落中很有威信。其部原在鮮海(今青海湖)東北,因被盧水胡所襲擊,遂從塞外遷入金城郡臨羌縣避難。像這種相信漢朝地方郡縣能保護他們安全而前來投靠的行動,本來是應該歡迎的。但漢臨羌長以她的部民偶有犯法。便把比銅鉗逮捕下獄,同時又屠殺燒何羌部民六七百人。結果激起了西羌各部的公憤。此事驚動朝廷,明帝下詔釋放比銅鉗,饋送醫藥,並對其部民進行了適當安撫,所以沒有釀成大變。

二是永平元年(58年)所發生的漢中郎將竇固、捕虜將軍馬武征伐燒當羌,徙東西邯(今青海化隆縣南)的羌民7000人於三輔的事件。當時燒當羌等部雖戰敗散降,但對這次強徙的做法恨之入骨。三是建初元年(76年),安夷縣吏掠奪卑浦羌婦為妻,羌婦之夫憤而殺了縣吏。這種事件本應謹慎處理,但安衷長宗延領兵追擊羌婦之夫出塞,卑浦羌眾怕被牽連受害,遂群起殺死宗延。接著就聯合勒姐、吾良兩部落起兵。金城太守看到事態擴大,即聯合隴西兵對卑浦羌進剿,殺死數百人。漢朝更派前度遼將軍吳棠為護羌校尉,並把護羌校尉駐所從狄道移到安夷。卑浦羌雖然暫時被鎮壓下去了,但從第二年起,就爆發了以燒當羌為主,聯絡燒何、封養、當煎、當闐、卑湳等羌和徨中月氏胡、屬國盧水胡的大起義。

青海羌人歷史反抗民族壓迫的鬥爭——殘酷的民族壓迫(上)!

自建初二年(77年)到永元十三年(101年)的20餘年間,羌人多次攻打金城、隴西、漢陽等地,佔領了臨挑的索西城(今甘肅氓縣東北),搗毀了漢軍營壘,殺死漢軍將校。起義人數少則數千人,多則數萬人,給東漢統治者以沉重打擊。建初二年(77年)夏,燒當羌滇吾之子迷吾率諸部起兵,敗金城大守郝祟。護羌校尉吳棠因鎮壓羌人不力被免職,改以武威太守傅育繼任護羌校尉,並移駐所於臨羌。秋,迷吾又與封養羌首領布橋等聯兵5萬攻隴西、漢陽,漢遣行車騎將軍馬防、長水校尉耿恭擊破之,招降數萬人。燒當羌居住在大小榆谷,其大豪滇吾降漢後被困死在隴西郡,其子東吾被拘塞內,東吾的諸弟迷吾、號吾仍居榆谷。元和三年(86年),號吾被擒,與隴西太守張纖立約,漢羌罷兵,眾羌願各歸故地。但傅育不顧立約,暗地派人離間羌胡,使之自鬥。此計不成,又發各郡兵2萬人,預期圍擊迷吾。迷吾率眾走避,傅育即選輕騎三千追擊,迷吾在建威城南的三兜谷(約在今青海尖扎縣境)設伏,乘夜殺傅育及漢軍880人。

張纖繼任護羌校尉,在臨羌縣駐兵1萬人,與迷吾戰於木乘谷(約在今青海涅源縣西北巴燕峽),迷吾戰敗請和,於是張纖演出了以藥酒殺害迷吾及其大小頭領800餘人的慘劇。迷吾之子迷唐聽到噩耗,即聯合燒何、當煎、當闐等羌5000人,東攻隴西塞,與隴西太守寇盯戰於白石縣(今甘肅臨夏南),迷唐作戰不利,引退大小愉谷。張纖因應付無力被撤換治罪,由張掖太守鄧訓代為護羌校尉。鄧訓是東漢時期較有名望的邊疆循吏,曾任護烏桓校尉,頗得烏桓、鮮卑及東北諸郡邊疆吏民的信賴,治邊有方。鄧訓到任後先安撫塞內諸胡,再分化起事諸羌。“稍以賞賂離間之”,“號吾將其種人降”。

青海羌人歷史反抗民族壓迫的鬥爭——殘酷的民族壓迫(上)!

然後鄧訓遣兵擊迷唐,迷唐徙居頗巖谷。鄧訓病卒,蜀郡太守聶尚代為護羌校尉。聶尚亦“見前人屢徵不克,欲以文德服之”,遣使招迷唐還居大小榆谷,但不久諸羌復叛,又攻金城塞,聶尚獲罪免職,居延都尉貫友代為護羌校尉。貫友“遣譯使構離諸種,誘以財貨,由是解散”,先瓦解了西羌諸種聯盟,後又“遣兵出塞,攻迷唐於大小榆谷,獲首虜八百餘人,收麥數萬解”。

並修築城塢,造渡船,連線浮橋,準備過河進擊迷唐,迷唐率眾遠徙賜支河曲。永元八年(96年)十二月,貫友病卒,漢陽太守史充代為護羌校尉。充至,發惶中羌胡出塞擊迷唐。迷唐大敗史充兵,殺數百人,並先後兩次攻入隴酉郡,殺大夏(今甘肅廣河)長。隊伍發展到3萬人。史充及其繼任者吳社,皆因鎮壓不力而被免職。後由於牢姐羌降漢,迷唐殺其豪酋。“由是與諸種為仇,黨援益疎”。羌人起義隊伍力量日趨削弱。 永元十三年(101年)秋,迷唐率7000多人進攻金城郡,護羌校尉周鮪與金城太守侯霸合諸郡官兵及歸降的惶中月氏胡、隴西牢姐羌共3萬人出塞,周鮪還營自守,侯霸與迷唐大戰於允川(今青海共和盆地)。結果羌眾被殺400多人,被迫歸降6000餘人。這些降羌隨後分散遷徙到漢陽、安定、隴西三郡。迷唐率餘眾不足千人遠逾賜支河首,依發羌而居。從而結束了羌人的第一次大起義。周鰭因臨陣畏懦被免職,侯霸代為護羌校尉。東漢王朝先後更換了九任護羌校尉,才將這次羌人起義鎮壓下去。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