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英帝國,人類就無法進入工業時代?

沒有英國,工業革命也會發生。工業革命是發生在整個西歐,而不只是英國,其它地區和國家也陸續出現了蒸汽機,開始進入近代工業階段。從人類歷史發展的角度說,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時代,這是必然趨勢,不在這裡發生,就會在那裡發生。但具體先在哪裡發生,帶有一定程度的偶然性。比如法國,當時在工業發展上並不比英國落後太多,也就是前後腳的問題。資本主義制度也是一樣的,從封建社會走向資本主義社會

沒有英帝國,人類就無法進入工業時代?

沒有英國,工業革命也會發生。工業革命是發生在整個西歐,而不只是英國,其它地區和國家也陸續出現了蒸汽機,開始進入近代工業階段。

從人類歷史發展的角度說,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時代,這是必然趨勢,不在這裡發生,就會在那裡發生。但具體先在哪裡發生,帶有一定程度的偶然性。比如法國,當時在工業發展上並不比英國落後太多,也就是前後腳的問題。

資本主義制度也是一樣的,從封建社會走向資本主義社會,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尤其是工業社會出現後的必然趨勢。所謂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就是這個意思。

並不是英國給人類帶來了資本主義,而是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了資本主義。工業革命不在英國發生,也會在法國發生,資本主義不在英國率先出現,也會在法國出現。

還有所謂的國際貿易體系。經常有人說,正是英國控制下的各殖民地之間的貿易體系,建立了現代國際貿易體系的近代雛形。這也是必然發生的事情,無論誰成為國際秩序的主宰者,都會出現。英國不帶來,法國也會帶來。

沒有英帝國,人類就無法進入工業時代?

那麼,為什麼還是在英國先出現了呢?

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在英法百年戰爭中,英國經過長期戰爭,取得了對法國的優勢,從而獲得了更多的優先發展的機會,尤其是在海外貿易和殖民地拓展方面。在這之前,英國和法國進行了長期的競爭,戰爭是其極端方式。

正是在取得了對法國的優勢之後,又在海戰中擊敗了西班牙,獲得了海上霸權,成為全球海洋貿易霸主,獲得了更多的殖民地。又是透過對這些殖民地的大肆掠奪,為英國提供了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機會。

俗話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英國就是這樣,因為在百年戰爭中擊敗了法國,獲得了在正常積累之外的非常規積累方式,從而率先完成了積累,完成了工業革命,進而又以自己的工業優勢來鞏固自己的海上霸權,佔據更多的殖民地,成為第一個建立在工業基礎上的全球霸權國家。

在尼爾·弗格森的《帝國》一書中,他還有個看法,英國為很多國家和地區帶去了現代文明,這種看法在今天仍然很有市場。

沒有英帝國,人類就無法進入工業時代?

其實不然。英國為代表的歐洲列強從廣大亞非拉殖民地國家和地區掠奪的更多,而不是帶去的更多。而且,正是因為因為列強的長期殖民和掠奪,而不是正常的、和平的文明交流,才使廣大亞非拉前殖民地國家和地區陷入長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嚴重落後的狀態,停滯不前。

像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這種今天的發達國家雖然也曾經是英國殖民地,但不能只看到今天的發達,而忘記了這些國家曾經有過的原住民,他們已經在英國進行殖民擴張的過程中消失了,為什麼呢?因為被殺完了。

南美曾經有一本流傳很廣的書,《槍炮、病菌和鋼鐵》,說的就是這個過程。歐洲列強雖然給亞非拉殖民地國家和地區帶來了鋼鐵,但這鋼鐵首先是表現為現代化的槍炮,是用來殺人的武器,還有造成種族滅絕的病菌。

沒有英帝國,人類就無法進入工業時代?

二戰結束後,英國霸權衰落,開始逐步從各個殖民地退出,一些前英國殖民地國家紛紛獲得獨立,成為獨立的民族國家。其中不少國家都建立了代議制為代表的所謂的現代民主制度。

但這種獨立只是政治上的,表面上的,這些前殖民地國家仍然深深地被捆綁在全球資本主義體系之中,無法擺脫,這些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都受制於作為全球資本主義體系的中心的歐美髮達國家。

尤其惡劣的是,英國在撤離這些前殖民地國家和地區的時候,都暗地裡埋下了一些故意製造衝突的釘子,比如印巴衝突,中東各國之間的恩怨,都與英國在撤離時所做的一些安排有關,至今仍然制約著這些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