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之越王勾踐,促成浙江與山東的一場史詩型對話!

越王勾踐為什麼要把都城從浙江紹興遷到山東青島?

春秋五霸之越王勾踐,促成浙江與山東的一場史詩型對話!

越王勾踐滅吳國後,於公元前468年(一說公元前473年)遷都到琅琊。

歷史上,關於琅琊的位置有山東和江蘇連雲港之爭,其實,這並不重要,畢竟徐州和連雲港在行政歸屬上都曾屬於山東,且古代均為東夷部落,更重要的在於琅琊這個地名與良渚古國之間的神秘關係。

今山東青島膠南西南有琅琊臺遺址,不僅越王勾踐遷都於此,秦始皇也曾把琅琊臺確立為國之東門進行祭拜。

《越絕書》:“勾踐大霸稱王,徙琅琊都也。”

郭璞對《山海經·海內東經》的註解也說:“今琅琊在海邊,有山嶕嶢特起,狀如高臺,此即琅琊臺也,琅琊者,越王勾踐入霸中國之所都。”

說到琅琊,不得不說良渚,這兩個詞語不僅讀音相近,而且字形相似。

春秋五霸之越王勾踐,促成浙江與山東的一場史詩型對話!

春秋五霸之越王勾踐,促成浙江與山東的一場史詩型對話!

良渚玉琮上的圖騰有專家解讀為春神句芒。

春秋五霸之越王勾踐,促成浙江與山東的一場史詩型對話!

《山海經·海外東經》: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

似乎句芒與勾踐也有一定關係。

勾字與句字、“朐”字亦古文通用。

山東濰坊有諸城,曾屬琅琊郡,孟子認為是大舜的故鄉,諸城東北的臨朐縣,其沂山被稱為東鎮。

沂山,又稱東泰山。

《周禮·春官·大司樂》:四鎭五嶽(四鎮五嶽)

鎮,為鎮壓;嶽,為監獄。

由此可見,古代帝王封禪大典不是簡單的一個儀式,更是一種統治方法。

那麼,沂山鎮壓的是哪位大神?

只可能是東夷戰神——蚩尤!

春秋五霸之越王勾踐,促成浙江與山東的一場史詩型對話!

“黃帝百戰,蚩尤七十二”。——《鶡冠子·世兵》

由此可見,黃帝與蚩尤的征戰次數不少。

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裡也說: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

這就是歷史上的“阪泉”大戰!

司馬遷認為是黃帝打炎帝,但筆者前後文聯絡了一下,這裡應該是炎黃聯軍攻打蚩尤才對,否則“蚩尤最為暴,莫能伐”這句前置是講不通的。

阪泉之戰的地點在哪?

只能是山東臨沂板泉鎮!

“臨沂”、“沂山”這個“沂”字與東夷的“夷”字同音,而“沂”由“氵 斤”組成,“斤”即戰斧,正是蚩尤部落使用的武器。

而“沂”即“沂水”,沂還通“匠”,也就是炎帝神農的出生地“匠水”(姜水)。

春秋五霸之越王勾踐,促成浙江與山東的一場史詩型對話!

歷史上,至少有13位帝王封禪過沂山。

《史記》記載軒轅黃帝登封沂山,舜帝肇州封山,此後漢武封臨朐沂山為東鎮。

而江蘇連雲港竟然也有琅琊山和朐山(錦屏山)。

根據良渚人的DNA測定顯示,這個族群廣泛分佈於江浙及山東沿海地區,涉及古代百越、東夷兩大族群。

春秋五霸之越王勾踐,促成浙江與山東的一場史詩型對話!

而東南沿海所處的地理位置也正是《易經》先天八卦離卦(五行火,太陽神鳥崇拜)和後天八卦震卦(五行木,東方青龍崇拜)的位置,也是渾天28星宿東方青龍星座投射的位置。所以有“帝出乎震”的說法,句芒身的形象正是鳥身人面,乘兩龍。

越王勾踐(又名:鳩淺)和秦始皇的身體特徵《史記》記載都有鳥的形象,而秦國的官方字型小篆也與越國官方字型鳥書(如鳩淺劍上字型)有傳承關係。

春秋五霸之越王勾踐,促成浙江與山東的一場史詩型對話!

春秋五霸之越王勾踐,促成浙江與山東的一場史詩型對話!

因為二者都把自己祖先認為是少昊金天氏,一個鳥圖騰崇拜的古老氏族部落。

至於越王勾踐遷都的原因,《吳越春秋》和《水經注·濰水》都說明了原因:

“琅琊,山名也,越王勾踐之故國也。勾踐並吳,欲霸中國,徙都琅琊。”

良渚琅琊諸城(大舜)濰坊

句芒勾踐臨朐(少昊)濰坊

沂山、沂水、匠水、姜水、炎帝神農氏、姜子牙、周文王渭水遇姜尚,姜子牙濰水垂釣……

真相,越來越近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