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將使用武裝無人機,是否為時已晚?

德國將使用武裝無人機,是否為時已晚?

2021年11月29日,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網站釋出文章,題為《德國使用武裝無人機是否為時已晚?》,作者是弗朗茨-斯特凡·加迪和奧斯卡·格萊斯。該文指出,德國新政府在其聯盟協議中支援了武裝無人機,這一決定將被視為獲得額外無人機打擊能力的第一步。

最近10年北約東翼的安全急劇變化,作為迴應,德國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在集體防禦上,但近年來至少有一個不變的問題——德國無法決定是否部署武裝無人機——現在已經改變了。德國新政府(由社會民主黨、自由民主黨和綠黨組成的聯盟)已在其新的聯盟協議中支援武裝無人機,但條件是它們僅用於保護德國士兵的特定目的。

社民黨是在2021年9月選舉中佔全國選票比例最大的政黨,但在武裝無人機問題上仍存在分歧。2020年,社民黨當時的議會國防政策發言人辭職以示抗議,因為該黨在聯邦議院投票反對購買武裝無人機。自民黨過去曾支援採購武裝無人機,而在最近的競選活動中,社民黨和綠黨認為需要進一步辯論。社民黨召集的一個工作組得出結論,可以再次考慮武裝無人機。聯盟談判的初步跡象似乎表明新政府傾向於批准為聯邦國防軍採購武裝無人機,結果也表明的確向此發展。然而,在這個問題上只是一種脆弱的政治妥協。

有限的作戰效用

雖然在聯盟協議中沒有提及,但德國聯邦國防軍的目標是最多租賃5架以色列製造的“蒼鷺”TP中空長航時無人機,它們將配備空對地精確彈藥。“蒼鷺”TP的主要用途是提供情報、監視和偵察(ISR)。儘管這是德國新政府向其盟友和合作夥伴發出的重要訊號,但不應過分誇大“蒼鷺”TP武裝無人機的作戰意義,並且仍然存在與聯邦國防軍其他空中無人平臺作戰有關的各種懸而未決的問題。

儘管重新關注北約東翼,但事實上“蒼鷺”TP在與俄羅斯等均勢對手的任何高烈度衝突中其作戰效用都是有限的,並且可能僅限於低烈度作戰。在以色列接受訓練後,德國聯邦國防軍計劃在2024年之前將列裝德國空軍第51戰術聯隊的“蒼鷺”TP部署到馬裡。雖然“蒼鷺”TP的確切武器仍然保密,但空對地精確攻擊彈藥將是以色列製造的,其彈頭當量可調,以降低軍事行動中平民傷亡的可能性。除了“蒼鷺”TP之外,德國聯邦國防軍還使用著一系列ISR無人機,其中包括另外3架“蒼鷺”1長航時無人機,也是從以色列租用的。這些無人機已部署在阿富汗和馬裡,在使用上也不適合高烈度衝突。

與此同時,圍繞聯邦國防軍採購更大無人機的問題仍未解決。“蒼鷺”TP被視為過渡到“歐洲無人機”(Eurodrone)之前提供額外ISR能力的權宜之計,“歐洲無人機”是歐洲國家開發長航時無人機的最新嘗試。鑑於法國已在使用MQ-9“死神”武裝型無人機,預計法國將會考慮購買能夠配備武器的“歐洲無人機”,但沒有跡象表明德國是否會效仿。

德國的另一個問題是它作為三國“未來空中作戰系統”(FCAS)的參與者所採取的態度,它是法國和西班牙的合作伙伴。該計劃的有人作戰飛機要素由所謂的“無人載機”來補充,其特徵類似於作戰無人機。鑑於FCAS直到2040年左右才會投入使用,德國仍有時間決定是否裝備這些平臺。

未來適用性

雖然當前一代的ISR和武裝無人機是針對所容許的空中環境設計的並在這種環境下作戰,但武裝無人機在應對未來對抗性空中挑戰和提供作戰裝備數量優勢以支援有人平臺方面具有明顯的適用性。目前,對於德國武裝部隊來說還有很多限制,例如使用武裝無人機壓制或摧毀敵方防空系統。人-機協作或有人和無人空中平臺的整合一直是北約主要大國新型作戰概念的特別關注點。在這樣的概念下,武裝無人機充當精確打擊平臺來摧毀敵方的防空系統。僅僅依靠使用有人駕駛飛機來承擔這樣的角色,會帶來人員損失的風險。

德國在引入武裝無人機方面長期陷入僵局,意味著本可以採用無人系統的任務直到現在都用有人平臺來滿足。這也意味著德軍沒有積累武裝無人機的作戰經驗,從而無法為決策和規劃提供任何資訊。從德軍的角度來看,幾乎從中得不到什麼啟發作用。事實上,裝備5架“蒼鷺”TP僅僅是取得無人機打擊能力的第一步,而德國政府要為引入額外的武裝無人機平臺做好準備,以應對在未來10年的東歐複雜環境下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