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關於和平的臺詞,兩位說客氣度不凡,最後結局很悲慘

三國雖然是戰亂年代,但是也不乏一些和平使者,不管是為了自身還是為了所在的勢力,透過一己之力避免了戰爭的發動,在當時是少見而珍貴的。在三國殺中的臺詞中,也體現了出來。一起來看看這些關於和平的臺詞以及背後的背景吧!

三國殺:關於和平的臺詞,兩位說客氣度不凡,最後結局很悲慘

“以和為貴,以和為貴。/合縱連橫,方能以弱勝強。”

魯肅不管是原畫還是背景,都是一副老好人的樣子,確實作為一個謀士,他直接推動了孫劉聯盟的成立,保護了江東的同時也讓孫劉建交,官方給出的稱號“獨斷的外交家”也是相當的合適。

三國殺:關於和平的臺詞,兩位說客氣度不凡,最後結局很悲慘

其實魯肅原本就是一個非常仁愛的人,在東漢末年戰亂時期,魯肅作為官員不僅沒有斂財壯大自己,相反拿出錢財,賣出土地,賙濟百姓,深受大家的愛戴。

三國殺:關於和平的臺詞,兩位說客氣度不凡,最後結局很悲慘

“敵不犯我,我不犯人。/兩國修好,不動干戈。”

該臺詞為馬良在手殺版本的專屬臺詞,其中“不動干戈”更是給玩家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除了臺詞畫風獨樹一幟之外,太過於洗腦也是主要原因。該臺詞的背景也是東吳和蜀漢的建交,馬良奉命出使東吳,拿著諸葛亮親自起草的檔案前來和孫權覲見,深受孫權尊重的同時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三國殺:關於和平的臺詞,兩位說客氣度不凡,最後結局很悲慘

不過,馬良的命運卻並不安定,在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兵敗之後,馬良很快也遇害身亡,生於和平,死於戰亂,大概就是這樣吧!

三國殺:關於和平的臺詞,兩位說客氣度不凡,最後結局很悲慘

“天府之國,自然民安國泰。/戰事擾亂民生,不如作罷。”

劉禪作為“沒出息”的主公,一直以來對於戰事都是拒絕的,如果不是諸葛亮執意北伐,那麼蜀漢後期多半是沒有打仗的機會的,甚至於到了快要亡國的時候,劉禪都選擇投降。這樣的做法自然是很多人無法理解的,比如無奈自刎的劉堪,戰死的諸葛瞻父子等等。

三國殺:關於和平的臺詞,兩位說客氣度不凡,最後結局很悲慘

所以後世對於劉禪的評價相當複雜,大家覺得他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

除了以上臺詞,大家覺得還有哪些臺詞表達了對於和平的嚮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