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劇團為何要“跨界”演話劇?

戲劇家曹禺先生上世紀三十年代創作的經典作品《雷雨》,被譽為中國現代話劇的奠基之作,曾被眾多名家大師搬上舞臺,也是被海外排演次數最多的中國話劇作品。昨晚(9日),中國大戲院上演了首個滬語版本的話劇《雷雨》,演出團隊是因滬劇《挑山女人》聞名全國的上海寶山滬劇團,那麼一個滬劇團,為何不演拿手的滬劇《雷雨》,要演話劇《雷雨》呢?

滬劇團為何要“跨界”演話劇?

????

舞臺上,在鳥籠般的佈景包裹下,《雷雨》中的八個人物,上演了短短一天之內發生的故事,將人生悲劇推向高潮。尾聲處,家庭、身世的秘密,在一個雷雨夜被揭開謎底。最終,四鳳、周衝觸電身亡,周萍得知自己深愛的四鳳是親妹妹,開槍自盡。有罪的人、無辜的人一起走向毀滅,傾盆暴雨般狂飆恣肆的情感、強烈的悲劇性深深地震撼了觀眾。

演員們說著滬語方言,用兩個小時的演繹,傾力再現了經典的魅力。有觀眾說:“我有時候還是要看字幕,但是情感的表達上,還是能夠感覺到的,還是挺震撼的”,也有人說:“因為我們是上海人,聽自己的方言更加親切一點。”一位資深滬劇迷則表示:“演出相當接地氣,也是第一次看他們在舞臺上用這種形式做,對大家都是挑戰,演員都做得相當好,而且舞美音響太震撼了,他們真的是走了一大步。”

??

面對著臺下觀眾的掌聲,主演繁漪的上海寶山滬劇團團長華雯,長舒一口氣。她說演出之前她很擔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糟蹋經典,“弄這個戲很忐忑,今天從頭到尾演下來,觀眾給我們是足夠的尊重,我們感受到話劇劇場是這個樣子的,我們以前演戲一段唱下來,要掌聲議論,劇場裡這樣安靜,我從來沒有碰到過,沒想到後來觀眾的熱情。我們受了兩個月的苦是值得的,原來我們在演出的時候看下去都是白茫茫的,因為大多是頭髮花白的,今天看到了一波年輕人”。

滬劇團為何要“跨界”演話劇?

華雯排演滬語話劇《雷雨》的想法,源自去年底的一波滬語方言熱。滬語電影《愛情神話》成為現象級作品,口碑票房雙豐收;滬語舞臺劇《繁花》在開演前一個月已全部售罄。但華雯覺得“在看《繁花》過程中有一點我在想一個問題,真的是不看字幕,我一下子聽不懂,《繁花》裡面的上海話,都是現代的上海語,不是特別標準的上海語言,全劇最標準的是潘虹。如果要說上海話,我們這批人肯定講得最正宗,是這句話引起的,我們也排一個。”

而之所以選擇《雷雨》是因為滬劇也排過《雷雨》,1938年首演至今,一直是滬劇史上的經典,每位滬劇演員都非常熟悉。有滬劇的根基、語言的優勢,演員們原本以為排演滬語話劇《雷雨》信手拈來,卻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滬劇演員習慣用尖團音來唸白,而在此次話劇表演中,為了符合不同人物身份和情感表達,有時需要尖團音、有時則不需要,大段的臺詞,逐字逐句都要斟酌。

過了臺詞關,更難的還是表演。為了讓演員更為深入理解角色,導演吳汶聰帶著大家將《雷雨》原著反覆讀了七八遍,看了各種話劇版本的演出影片,排練場上,更是親自示範每個角色,讓演員去掉帶有戲曲腔的表演方式,用極致的話劇表演展現人物內心的情感層次。導演吳汶聰說:“《雷雨》中的人物有好多情感疊加,悔恨、驚愕、痛苦,需要把整段情緒透過複雜、立體情感體現出來,對於滬劇演員來說是有一定挑戰的,由於劇種的關係,我們講述故事的方式不一樣。”

滬劇團為何要“跨界”演話劇?

這樣的排練過程,對演員來說就是一次學習和磨礪,儘管過程艱難,演員們卻覺得這條路,值得嘗試。四鳳扮演者趙雋晴說:‘’這次演出對青年演員是一次提升、鍛鍊,也是啟示,我們戲能夠吸引更加多年輕人來關注,之前有些年輕人並不知道滬劇,但是透過這次演出希望一點點像滾雪球一樣,形成氛圍,對今後戲曲發展做出一定貢獻。”

??

滬語話劇《雷雨》在中國大戲院的首輪六場演出,平均上座率突破八成,票房收入已基本覆蓋製作成本。更值得欣喜的是,很多年輕觀眾花錢買票,走進了劇場,這讓團長華雯看到了滬劇團試水滬劇之外市場的可能性。近年來,儘管滬劇團有《挑山女人》這樣獲獎無數的好戲,但她一直居安思危,想給滬劇團尋找更多新路。

上海寶山滬劇團團長華雯說“滬劇越來越變成了一個弱勢劇種,要看的人越來越少,《挑山女人》已經十年了,這樣的戲我們要一直演下去的,但演下去我們的市場就很不好,不是《挑山女人》,其他質量不錯的戲,觀眾不關心。我一直為這個事情痛苦,買票成了我們最頭大的事情,我們從賣方市場變成買方市場。這次我其實真正的目的是如果能夠給滬劇帶來一定引流的作用,我們雖然是滬劇團有點不務正業的意思,去演出一點話劇,但是我想最終還是在為本劇種做一定嘗試和貢獻。”

方言作品,承載著一個城市的基因密碼,如果沒有了方言,地方戲曲、地方曲藝,將成為無源之水,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會隨之消失。近年來人們對滬語傳承越來越重視,也催生了不少藝術創作、帶火了藝術市場。

滬劇團為何要“跨界”演話劇?

昨晚,獨腳戲名家毛猛達也觀看了《雷雨》演出,對於跨界突破,他深有感觸。2018年,他與沈榮海,攜手策劃團隊一同打造了原創獨腳戲《石庫門的笑聲》,以獨腳戲傳統的雙檔形式進行演出,又藉助脫口秀的外包裝,緊貼當下、常演常新,切合觀眾對笑的需求,引發了整個滑稽戲行業的關注。

從2018年9月首演至今,《石庫門的笑聲》已經演出了120多場,觀眾總計近十萬人次,今年春節在中國大戲院的兩場演出,依然一票難求。昨晚《雷雨》的熱演,他看到了傳統戲曲、曲藝,不能墨守陳規,必要要創新突破才能發展。必須敢於創新,才能贏得市場,“以前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專門有個方言話劇團,演過很多經典的戲,我覺得最近幾年方言話劇,特別上海話舞臺劇已經很少了,這次我蠻激動的。上海話作品應該要發揚光大,傳統戲曲要吸引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要不斷髮展,在傳承基礎上要發展,一定要創新,要堅守,堅守不是墨守陳規,一定要創新、要有想法、要突破。”

目前滬語話劇《雷雨》演出邀約不斷,接下來還將赴美琪大戲院、東方藝術中心等劇場演出,一年演出場次將達50場。滬語話劇《雷雨》帶來了新觀眾和新市場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值得深思的話題,究竟是滬劇本身觀眾太少?還是上海方言真的很有市場?當很多人對滬劇乃至上海本土文化有憂慮時,為何滬語話劇就有那麼多不講上海話的人願意買票看?這不是滬劇一個劇種的問題,而是擺在中國所以地方劇種面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