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發現,夏朝大禹建功與去世實為一地,塗山與會稽山實為一山

考古新發現,夏朝大禹建功與去世實為一地,塗山與會稽山實為一山

(作者:趙輝)作為夏文化研究重點的夏王朝與夏后氏族,至今仍是我國曆史研究與考古研究的未解之謎。“夏之興也以塗山”“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王帛者萬國”的塗山,無疑在夏文化研究中佔據極為重要的地位,是開啟夏文化研究的鑰匙。

會稽山相傳是大禹去世的地方,大禹在會稽山召開南方諸侯聚會,因為防風氏族首領防風氏遲到而被大禹所殺。大禹也不幸去世於會稽山,會稽山也成為研究大禹文化極為重要的地方。

考古新發現,夏朝大禹建功與去世實為一地,塗山與會稽山實為一山

雖然塗山與會稽山是夏朝的奠定者大禹建功立業與去世的地方,但在夏文化研究中,塗山與會稽山的地位卻並不重要,以致造成以考古學為基礎的夏文化研究與傳世文獻為基礎的歷史學研究,出現各說各話的尷尬情況。以考古學的夏文化研究成果對應不了中國傳世文獻記載中的夏朝歷史,成為一些人懷疑否定中國夏朝歷史的口實,更產生了中國夏朝為埃及歷史的奇談怪論。

考古新發現,夏朝大禹建功與去世實為一地,塗山與會稽山實為一山

浙江會稽山

大禹治水是夏朝建立不可迴避的事實,“禹娶塗山”“禹會塗山”“夏之興也以塗山”被反覆記載於中國各種文獻典籍中,使得大禹、夏王朝、塗山成為夏文化研究的基石。雖然全國有許多以塗山命名的地方,但真正能與大禹治水和夏朝建立產生必然聯絡的,只有位於淮河中游的塗山。各種文獻典籍記載都把大禹治水、禹會諸侯的地點,指向淮河塗山。其中,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對此記載與論述尤為詳細。

考古新發現,夏朝大禹建功與去世實為一地,塗山與會稽山實為一山

《水經注淮水》:淮水自莫邪山,東北徑馬頭城北,魏馬頭郡治也,故當塗縣之故城也。《呂氏春秋》曰:禹娶塗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故江淮之俗,以辛壬癸甲為嫁娶日也。禹墟在山西南,縣即其地也。《地理志》曰:當塗,侯國也。魏不害以圖守尉,捕淮陽反者公孫勇等,漢以封之。王莽更名山聚也。淮水又東北,濠水注之,水出莫邪山東北溪。溪水西北引瀆,徑禹墟北,又西流注於淮。淮水又北,沙水注之,《經》所謂蒗渠也。淮之西有平阿縣故城,王莽之平寧也。建武十三年,世祖更封耿阜為侯國。《郡國志》曰:平阿縣有塗山。淮出於荊山之左,當塗之右,奔流二山之間而揚濤北注也。《春秋左傳》哀公十年,大夫對孟孫曰: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王帛者萬國。杜預曰:塗山在壽春東北,非也。餘按《國語》曰:吳伐楚,墮會稽,獲骨焉,節專車。吳子使來聘,且問之。客執骨而問曰:敢問骨何為大?仲尼曰:丘聞之:昔禹致群神於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之,其骨專車,此為大也。蓋丘明親承聖旨,錄為實證矣。又案劉向《說苑。辨物》,王肅之敘孔子什二世孫孔猛所出先人書《家語》,並出此事,故塗山有會稽之名。考校群韋及方土之目,疑非此矣,蓋周穆之所會矣。淮水於荊山北,渦水自南注之,又東北徑沛郡義城縣東。司馬彪曰:後隸九江也。

考古新發現,夏朝大禹建功與去世實為一地,塗山與會稽山實為一山

這是一段極具地理、歷史內涵的文獻記載,不同於現今流行的三國時期吳國版的《國語》。對防風氏被殺的地點記述,其本質區別在於:吳國版的記載為吳伐越時期,而《水經注》中轉述的是吳伐楚時期,兩者分別記述的是越國的會稽山和吳楚之間的淮河塗山。

酈道元之所以如此記述,說明酈道元所看的《國語》記述的是為“吳伐楚”,而不是“吳伐越”。當酈道元《水經注》記述到淮河塗山時,特別記述了《國語》的記載,並表述了自己的觀點,認為這並不是《國語》記載的“吳伐楚”會稽山,懷疑這是一個錯誤。但酈道元所見的《國語》卻是明確記載的是“吳伐楚”。

考古新發現,夏朝大禹建功與去世實為一地,塗山與會稽山實為一山

但是三國時期吳國的《國語》卻更加讓人懷疑它的真實性,“吳伐越”一改,會稽山就成為吳國地區的歷史文化名勝,為吳國創造了一個歷史文化。

歷史上吳國先後征伐了越國與楚國,征伐越國的結局就是產生了越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征伐楚國的結局就是產生了伍子胥“掘墓鞭屍”楚王的典故。吳伐越與吳伐楚都是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歷史地位的事件,所涉及都是讓人如雷貫耳的中國歷史名人,如伍子胥、軍事家孫子等,後續發展的歷史故事更是精彩紛呈。

考古新發現,夏朝大禹建功與去世實為一地,塗山與會稽山實為一山

“故塗山有會稽之名”是《水經注》中的一個明確描述,也是酈道元的觀點。酈道元作為一個記述全國河流的學者,是沒有個人地域歷史傾向性的,只是把個人的所知、所識、所見忠實地記錄在相應的山川河流位置。《水經注》不是記錄歷史,只是記錄山川水文,其包含的歷史更容易避開當權者對歷史的篡改。這在“故塗山有會稽之名”“吳伐楚”等歷史上的真實性,更為重要,為我們澄清歷史提供了難得文獻。

考古新發現,夏朝大禹建功與去世實為一地,塗山與會稽山實為一山

長期以來,會稽山都被認為在江南地區,大禹去世於江南地區,防風氏被殺於江南地區。但在塗山腳下、淮河岸邊卻儲存有完整的防風塚;防風氏為大禹外甥,為大禹治水立下汗馬功勞,因全力治水而耽誤了趕往塗山參加氏族部落聚會,被大禹執法不避親而依法嚴懲的故事,在淮河塗山當地是廣為流傳。

考古新發現,夏朝大禹建功與去世實為一地,塗山與會稽山實為一山

宋詞大詩人蘇軾在遊歷淮河塗山時,留下了記錄豐富歷史的《濠州七絕。塗山》(蘇軾自注:下有鯀廟,山前有禹會村)

川銷攴祁水尚渾,地埋汪罔骨應存。

樵蘇已入黃熊廟,烏鵲猶朝禹會村。

塗山防風塚位於塗山腳下的淮河曹(巢)洲灣上,相傳,無論淮河洪水如何上漲都淹沒不了防風塚,成為當地歷史文化的一處見證。

考古新發現,夏朝大禹建功與去世實為一地,塗山與會稽山實為一山

在塗山北二十公里處的四方湖古城東,有一古墓,被當地人稱為汪墳。在解放前,每隔三五年都有外地的汪氏後人前來祭奠,解放後再也就沒人過來祭掃。在上世紀六七年代的平墳運動中,高大的汪墳也被挖掘平整,消失於歷史中,只留下一塊風化嚴重、失去碑文的墓碑。從墓碑的材質來看,卻又不似當地的花崗岩石,讓人浮想翩翩。

考古新發現,夏朝大禹建功與去世實為一地,塗山與會稽山實為一山

當大禹與防風氏為華夏先民的生存發展,付出艱辛的努力,甚至為華夏文化的形成,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若干年後,作為華夏後人的我們,卻尋找不到他們的蹤跡,讓他們的歷史與功績消失於當代的歷史與文化之中,不能不說,這是一件讓華夏民族悲哀的事情。對此,大詞人蘇轍也發出了由衷的感慨:《和子瞻濠州七絕塗山》

娶婦山中不肯留,會朝山下萬諸侯。

古人辛苦今誰信,只見清淮入海流。

(作者:趙輝)

考古新發現,夏朝大禹建功與去世實為一地,塗山與會稽山實為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