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女是貪狼星中的桃花星轉世,一旦被哪個帝王看中,必將禍國殃民

殷商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代,它在鼎盛時幅員遼闊,經濟發達,國力強大。但是,在紂王統治時期,商卻被周滅了。追根溯源,是因為紂王昏庸無道,寵幸妲己。

傳說,妲己以美色迷惑紂王,讓紂王沉迷後宮,忽視國家,最終被周打敗。後人常把后妃之中干政的妃嬪比作“妲己”。然而,由於這段歷史距今已有兩千多年,史料記載也很模糊。透過對一些相關的野史小說的仔細考證,發現其中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此女是貪狼星中的桃花星轉世,一旦被哪個帝王看中,必將禍國殃民

可以說,商朝最終被周朝取代,多數是因為一個女人的原因。

據記載,妲己是蘇家的女兒,被送給紂王做妃子。她有一頭秀麗的烏髮,杏紅色的臉頰,眉毛像春山,淺黛,眼睛像秋波,哭起來好似梨花帶雨,楚楚可憐。據史料稱,紂王生來聰穎,能徒手與野獸搏鬥。但是,他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自負。

他覺得自己很聰明,根本聽不進別人的勸諫,對自己的過錯也是用言語掩飾過去。在他心目中世上所有的人都不如他,因此,他常以文武雙全、智勇無雙自誇。而妲己不僅懂得怎麼魅惑紂王,而且,十分殘忍。她慫恿紂王設計各種駭人聽聞的酷刑,經常和紂王一起觀賞那些正在被酷刑折磨的人。

自從和妲己在一起後,紂王就開始不理朝政,夜夜笙歌。他痴迷於妲己的美貌,對她言聽計從。

此女是貪狼星中的桃花星轉世,一旦被哪個帝王看中,必將禍國殃民

一天,紂王和妲己在鹿臺之上飲宴。三十六宮的宮女聚集在鹿臺下,紂王突然命令她們脫掉裙子,光著身子唱歌跳舞,以此享樂。紂王和妲己在臺上一邊喝酒,一邊玩樂。只有已經死去的姜後宮裡的七十二個侍女掩面痛哭,不肯赤身裸體地唱歌跳舞。

妲己說:“這是姜王后身邊的官女,在大王殺了姜後之後,懷恨在心,聽說她們打算私下造反殺了大王!一開始我還不相信。現在我看到她們居然敢違抗您的命令。看來叛亂的謠言是真的!應該嚴懲她們,讓別人不敢反抗!”紂王就問:“怎麼才能算嚴懲呢?”

妲己回答道:“在我看來,我們可以在地上挖一個幾百步高的坑,然後,把蛇啊、蠍子啊這些毒蟲扔進坑裡面,再把這些侍女放進坑裡面,讓蟲子咬死她們。”紂王一聽,覺得有理,當即按照妲己的話挖了一個坑,把七十二個宮女一起放進坑裡面,坑裡面滿是悲傷的哭聲。

紂王笑道:“要不是愛妃的妙計,我還殺不了這些叛賊!”紂王的太子殷郊聽說了這件事,連忙去鹿臺勸紂王,說:“法律是為懲罰人們的罪過而制定的,但現在這些侍女根本沒有謀反,卻受到了極其嚴厲的懲罰。這都是因為妲己迷惑王上,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父親是個昏君。請父親殺了妲己,整頓朝綱!”

此女是貪狼星中的桃花星轉世,一旦被哪個帝王看中,必將禍國殃民

妲己慌忙辯解說:“王子和所有的侍女有陰謀,想詆譭我,大王不要被他們欺騙了啊。”紂王立即命令侍衛把殷郊打死。關鍵時刻,比干急忙勸阻:“王子是國家的根基,不能隨意懲罰。”紂王這才沒有殺死王子,但是,仍然把他貶到偏僻的地方去了。

梅伯見到紂王說:“姜後沒有過錯卻被處死,太子是清白的卻被貶。臣請大王召回王儲,我願意替太子而死!”妲己誹謗道:“梅伯是太子的同黨,他們都想對大王不利。而且官員們之所以藐視大王您的的尊嚴,是因為刑法不嚴!在我看來,我們可以鑄一根空心的銅柱,銅柱在裡點上火,讓犯人抓著銅柱,這樣他們才會感到害怕,朝廷裡就沒有人敢不聽大王的話了!”

紂王當即按照妲己的話豎起銅柱,然後,將梅伯的衣服脫掉綁在銅柱之上。瞬間,他的骨肉被燒成灰燼。於是,紂王立了幾十根銅柱放在宮前,所有忤逆紂王的大臣都受到了這種懲罰。除此之外,妲己目睹一孕婦腹部隆起,因為好奇,不惜剖開孕婦肚皮看看腹內究竟,枉送了母子二人的性命。還有就是,妲已慫恿紂王殺死忠臣比干,剖腹剜心,以印證傳說中的“聖人之心有七竅” 說法。

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人敢告誡紂王了。

此女是貪狼星中的桃花星轉世,一旦被哪個帝王看中,必將禍國殃民

在紂王的暴政下,各個諸侯開始起兵反抗。在這場激戰之中,最強大的是西岐的周武王。儘管,紂王在牧野之戰之中有數十萬士兵,但這些士兵都是一些囚犯、奴僕,他們早就對紂王不滿了,紛紛反戈。最後,紂王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他登上鹿臺,穿上華貴的衣服,用火焚燒宮殿,死在火中。

民間神話傳說中,妲己是貪狼星中的桃花星,姜子牙是貪狼星中的殺星。在貪狼星中:桃花星專指女性,主管情愛姻緣之事,若為君後,必定禍國亂政,毀一朝之數百年根基,亂一朝之數百年江山,與後宮主星勾陳、太陰為敵;殺星專指男性,主管殺伐戰亂之事,若為將相,必定滅國興邦。

所以,在周武王下令劊子手斬首妲己之時,因為妲己的臉太過嬌媚了,所以,劊子手不忍動手,再換劊子手也是一樣。姜太公說:“我聽說妲己是個妖孽而不是人,看來是真的。”於是,姜太公掛起照妖鏡,妲己這才露出了她的真相,原來是一隻九尾金狐狸。

之後,劊子手立即斬殺了妲己。

參考資料:

【《國語》、《封神演義》中紂王暴政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