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plasia:組織微環境中的分子改變或會促進結直腸癌的發生

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資料顯示,結直腸癌是美國第四大最常診斷的癌症型別,預計2021年將會有15萬人罹患此類癌症。在美國,每年結直腸癌會引發約5。3萬人死亡,更讓人不安的是,全世界50歲以下人群早發性結直腸癌的發病率處於上升趨勢。

Neoplasia:組織微環境中的分子改變或會促進結直腸癌的發生

及早地診斷結直腸癌對於挽救患者的生命至關重要。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eoplasia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透過研究

揭示了大腸組織上皮細胞分子水平上的特徵,旨在闡明大腸中癌症發生的分子機理。

Neoplasia:組織微環境中的分子改變或會促進結直腸癌的發生

圖片來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476558621000208?via%3Dihub

醫學博士Tatianna Larman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學習細胞所處的“上皮土壤”,細胞在其中會轉化成為致癌的種子,從而就會不斷增殖進展;而闡明上皮幹細胞生境(微環境)中哪些環境會促進腫瘤形成以及獲得癌症驅動突變(遺傳序列發生改變從而促進細胞發生癌變),或能幫助研究人員在癌症出現之前識別清除這種癌變負擔的新方法。

文章中,研究人員利用正常的結腸類器官來觀察是否單獨改變微環境就能誘發上皮細胞改變,從而作為癌症發生的先兆。這類類器官是從腸道幹細胞中衍生的細胞系,其功能類似於迷你結腸組織。

基於本文研究結果,研究者發現,腸道幹細胞需要特定的“生境因子”來維持正常的生長和功能(處於一種平衡狀態),而且癌症的前體還能在沒有這些因子的情況下生長。當移除名為表皮生長因子(EGF)的生境因子後,大部分的類器官都會像預期一樣死亡。然而在很多個月裡,罕見的倖存者會適應沒有EGF的生長狀況,同時還會表現出多種腫瘤特徵,比如異常的細胞形態和染色體數量等。

研究結果表明,炎性腸病和由此產生的結腸炎(結腸中慢性損傷和炎症發生的一種形式)會介導宿主機體結直腸癌風險的增加。因此,研究人員就想分析來自結腸炎小鼠機體所衍生的類器官,結果發現,其能更快速地適應沒有EGF的微環境。

研究人員發現,此類不依賴EGF的細胞會表現出多種早期腫瘤形成的分子特徵,因此研究者Larman說道,這或許還需要提供證據來表明,上皮組織的慢性炎症和分子水平上的修復或會重程式設計細胞來降低癌變的閾值。

Neoplasia:組織微環境中的分子改變或會促進結直腸癌的發生

結腸類器官能適應缺乏關鍵生境因子的培養條件。

圖片來源:Tiane Chen,et al。 Neoplasia (2021)。 DOI:10。1016/j。neo。2021。03。010

研究人員希望本文研究結果能進一步擴充套件他們對癌症發生的思考,包括腫瘤微環境的重塑是如何促進並與驅動細胞癌變的早期突變一起協同作用的。作為一名病理學家,研究者Larman在顯微鏡下檢查過無數的息肉樣本,這些樣本來自於病人的結腸鏡檢查,同時還能讓研究人員發現一些能促進息肉出現和生長的微環境的分子改變。本文研究或提供了一種可能性的途徑,有望幫助研究人員深入分析如何將細胞所處生境和上皮細胞恢復至正常且無癌的平衡狀態。

綜上,本文研究提供證據表明,染色體的不穩定性和與腫瘤發生相關的表型可以透過適應正常和穩定的整倍體結腸上皮細胞中EGF的缺失而在體外被誘導,同時也並不會引入癌症相關的驅動突變,此外,此前的粘膜損傷也會加速這一進化過程的發生。

原始出處:

Tiane Chen,Maged Zeineldin,Blake A。Johnson, et al。 Colonic epithelial adaptation to EGFR-independent growth induces chromosomal instability and is accelerated by prior injury, Neoplasia (2021)。 DOI:10。1016/j。neo。2021。0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