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每天按摩一個穴位,排出體內10年毒,比吃山藥還管用!!!

脾胃按座的穴位集中在脾經和胃經的穴位上。尤其是足三里穴位,經常按摩會收到意想不到的保健養生效果。

【養生】每天按摩一個穴位,排出體內10年毒,比吃山藥還管用!!!

太白

(1)位置: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蹠趾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2)功效:主治胃痛、腹脹、身重、腸鳴、洩瀉、便秘、痔漏、腳氣。

(3)按摩方法:按摩太白穴,相當於吃山藥薏米粥。對於不愛吃粥或一時買不到做粥原料的,可按摩太穴代替吃粥。在辦公室放一個足底按摩器,有空就把腳放上去磨幾下,也不太會影響到別人。

公孫

(1)位置:足內側緣,當第1蹠骨基底的前下方。

(2)功效:主治胃痛、腹痛、嘔吐、食不化、洩瀉、痢疾。

(3)按摩方法:公孫穴的按揉用力以酸脹為宜,應持續進行3分鐘。公孫穴是足太陰脾經的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衝脈。拇指按揉此穴有健脾強胃助消化的作用。

商丘

(1)位置:足內踝前下方凹陷中,當舟骨結節與內踝尖連線的中點處。

(2)功效:刺激它可以治療腹脹、便秘、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等。

(3)按摩方法:可以買個刮痧板,用它的邊緣來按,按對了穴位就會比較敏感。一般來說按到穴位後會有麻、脹、酸的感覺。

三陰交

(1)位置: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2)功效:所謂“婦科三陰交”,顧名思義此穴對於婦症甚有療效,舉凡經期不順,白帶,月經過多、過少,經前綜合徵,更年期綜合徵等,皆可治療;又此穴為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交會之處,因此應用廣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亦有安神之效,可幫助睡眠。

(3)按法:拇指指端按在三陰交穴,逐漸用力,深壓捻動。

(4)掐法:用拇指指甲緣按掐,一掐一提,反覆做。

(5)揉法:用拇指指腹在三陰交穴輕柔和緩地揉動。

(6)滾法:用掌背近小指側附著於三陰交穴,以肘為支點,前臂擺動,帶動腕部伸屈和前臂旋轉的往返滾動。

(7)點法:屈曲食指,以屈曲的骨突部對準三陰交穴點壓。

地機

(1)位: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與陰陵泉連線上,陰陵泉下3寸處。

(2)勸效:主治腹脹、洩瀉、水腫、小便不利、遺精、月經不調。

(3)按摩方法:疏理脾經可選擇在每天上午9~11點,這個時辰是牌經氣血最旺盛的時候,透過經絡疏理,幫助氣血更好地在脾經執行。取正坐位,盤膝,握空拳用掌指關節端,由膝關節向下循小腿內側,緊貼脛骨內側緣,至上而下一直敲打到踝關節,用力適中。每側以敲打10分鐘為好。

在脾經旺盛的2個小時內可隨意敲打數次。

腹結

(1)位置:下腹部,大橫下1。3寸,距前正中線4寸處。

(2)功效:繞臍痛、腹寒洩痢、疝痛。

(3)按摩方法:將雙手拇指指腹按壓住同側腹結穴後稍加壓力,感到酸脹為佳,然後順時針方向點揉1分鐘。

大橫

(1)位置:腹中部,距臍中4寸處。

(2)功效:主治洩瀉、大便秘結、腹痛。

(3)按摩方法:將自己兩掌平放於中腹,兩中指正對於臍中,稍加用力後順時針方向揉動,令腹內有熱感為佳。

食竇

(1)位置:胸外側部,當第5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處。

(2)功效:胸脅支滿、腹脹水腫、噫氣翻胃。

(3)按摩方法:睡前以拇指指端輕壓穴道,伴隨呼吸頻率連按20次。

大包

(1)位置:在側胸部,腋中線上,當第6肋間隙處。

(2)功效:主治胸脅痛、氣喘、全身疼痛、四肢無力。

(3)按摩方法:動作同點揉三陰交,用同側手點揉即可。每側1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