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六味地黃丸,治慢性腎盂腎炎,原發性高血壓,甚至頭暈目眩

歸芍地黃丸,

可治慢性腎盂腎炎,慢性遷延性肝炎,原發性高血壓,

甚至頭暈目眩,耳鳴咽幹,足跟痛腰腿痛等。

是明朝寫出《景嶽全書》的張景嶽大師,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創制出的多首方劑之一。

【養生】六味地黃丸,治慢性腎盂腎炎,原發性高血壓,甚至頭暈目眩

六味地黃丸,為北宋太醫丞錢乙的滋陰補腎經典方。1000年來,無數人受益,被譽為

"補陰方藥之祖"。適用於腎虛、頭暈耳鳴、腰膝痠軟、消渴、遺精等症。

歸芍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當歸和白芍而成。兩味均主要在肝經用力,配合六味地黃丸滋陰補腎,

共同滋肝腎,補陰血,清虛熱,柔肝補腎。

當歸

活躍於心肝脾經,肝為將軍之官,心為君主之官,脾為諫議之官,君主有了諫議之官,才不會成昏君。君主有了將軍之官,決策才有人執行。

加之肝藏血,心行血,脾為生血之源,故當歸在各位官員的指揮下,對血液的掌控能力碾壓一眾中藥。再配上其甘補溫通,辛香善行的性格,帶著血液歡快流向全身各處,補血養血的功效發揮得令人驚歎,無論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溼痺痛,用當歸都行。

【養生】六味地黃丸,治慢性腎盂腎炎,原發性高血壓,甚至頭暈目眩

白芍

活躍的場所比當歸少了一個君主之官心經,就像失去統帥的庇護,和當歸配,正可以沾當歸的光,接受君主的調遣。但白芍的性格與當歸正好相反,當歸甘,它苦。當歸溫,它寒。當歸辛散,它酸收,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但正所謂性格互補,當歸走而不守,白芍可以幫它守。當歸甘味滋補,白芍苦燥洩降,可防當歸補的滋膩。當歸溫通,白芍寒收,就像天上的風箏,有根線始終牽引。

所以當歸和白芍可謂佳配,尤其在肝經,肝藏血主筋,還主疏洩,故能使肝氣順,筋柔順,肝血足,血足則消瘀而痛止。

歸芍地黃丸組成:

熟地240克 山藥120克 山萸肉(炙)120克 丹皮90克 茯苓90克 澤瀉90克 白芍(酒炒)60克 當歸60克

【養生】六味地黃丸,治慢性腎盂腎炎,原發性高血壓,甚至頭暈目眩

方中熟地黃入肝腎,滋陰補血。山茱萸補肝腎,澀精防滑洩。山藥入肺脾腎,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精血互生。正是肝腎脾肺均補,滋養身體,補血,並保住這個補的成果,防其漏掉。

茯苓和澤瀉利水溼而洩腎中濁氣,丹皮清熱活血,退虛熱,防虛弱而生內熱、內熱化虛火。要知道,虛火上炎,會引起口燥咽乾,眩暈耳鳴等。

六味合用,將身體不需要的濁氣濁液從小便排出,讓身體的體溫迴歸正常,加上當歸、白芍補血活血,養血柔肝。

共同達到滋肝腎、補陰血、清虛熱之功。

對虛火上炎,

導致頭暈目眩,耳鳴咽幹,午後潮熱等,可起到治療效果。

對於其循經路線的腰腿痠痛,足跟疼痛

,也有著強大的殺傷力。比如足跟痛,由於肝主筋,腎主骨,肝腎不足,則骨萎筋弛,站立或行走時足跟部痠痛、隱痛、乏力等。

相關病症更可用其一展能耐:

慢性腎盂腎炎

有乏力、低熱、厭食,間歇性出現腰痠腰痛等症狀。可採用歸芍地黃丸治療。

【養生】六味地黃丸,治慢性腎盂腎炎,原發性高血壓,甚至頭暈目眩

慢性遷延性肝炎

可表現為頭暈目眩,口舌乾燥,手足心熱,虛汗淋漓,身疲乏力,兩脅脹痛等。同樣可採用歸芍地黃丸治療。

原發性高血壓

屬於中醫“眩暈””“肝風”“中風”等範疇,是由於外因或內因影響肝腎,而致陽亢或陰虛,逐漸發展為陰虛陽亢以及陰陽兩虛。

心火上炎或衝任二脈調蓄人體臟腑經絡氣血的功能失常,引起陰陽失衡或氣機不暢,也可使肝腎陰陽失調,發生高血壓。採用歸芍地黃丸治療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收效同樣顯著。

本方有成藥。

提醒提醒:

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情況辨證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哦。(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點開關注

!把健康握在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