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時被“靈異現象”嚇壞?科學解釋可以有!

醫院,是一個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卻又充滿神秘感的地方。在這裡,除了治病救人之外,還總是容易傳出各種“民間傳說”,甚至常常有住院的病人聲稱自己在醫院裡曾經遇到過“超自然事件”,並且描述得有聲有色。很多醫生更是把自己的“親身經歷”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給這層神秘迷霧加上了更濃重的色彩。

是捕風捉影,還是確有其事?其實,親歷者的描述未必是假,但並非傳說中描述得那樣迷幻,因為這些現象用醫學知識都可以解釋得通。

住院時被“靈異現象”嚇壞?科學解釋可以有!

圖蟲創意

01

聽ICU醫生 講那看似玄幻的故事

與一位在ICU(重症監護病房)工作的同行聊天時,就聽他談起曾經遇到過的兩次“超自然事件”:

1、

某天半夜,一位因心源性休克而住院的病人直愣愣地坐在床上。這位患者由於病情危重,一入院就進行了氣管插管,一天前剛剛拔掉了氣管插管。夜深人靜,四下無人,但患者卻一直瞅著自己的床尾,嘴裡還不停地念唸叨叨,好像正在和誰嘮嗑一樣。這一幕嚇得值班護士趕緊把醫生喊來!

結果,這位醫生卻呵呵一笑,說:“你們有時間可以多陪他嘮嘮嗑,他會好得更快些。”

2、

某天上午查房,一位患者問管床醫生:“昨天晚上我睡得迷迷糊糊時,怎麼感覺監護室裡有那麼多奇怪的人進進出出呢?”旁邊跟著一起查房的護士嚇了一跳,湊到醫生的耳邊悄悄地說:“昨天晚上,確實有個突發心臟驟停的患者沒搶救過來……”

醫生撇了一眼護士,對患者笑著說:“咱別瞎琢磨了,等轉到普通病房就沒事了。”

…………

住院時被“靈異現象”嚇壞?科學解釋可以有!

圖蟲創意

聽上去玄乎的不得了,但是大家也別忙著瞎想,這其實是“ICU綜合徵”在作怪!從專業角度來說的話,我們更傾向於使用“譫妄”這個詞。

02

什麼是ICU綜合徵?

ICU綜合徵,是指重症患者在ICU監護過程中出現以精神障礙為主,兼有其他異常表現的臨床綜合徵。患者常常會出現譫妄、幻聽幻視、行為動作異常、意識思維混亂等現象。這些所謂的“超自然事件”對病人來說彷彿親身經歷一樣,從視覺、感覺甚至觸覺上都可能呈現得栩栩如生,但這些都是身體機能的異常反應而已。

住院時被“靈異現象”嚇壞?科學解釋可以有!

圖蟲創意

03

形成原因集合了天時地利人和

住進ICU的病重患者,不僅身體遭受了嚴重創傷,精神壓力也極其巨大。加之ICU內特殊的環境和藥物治療,這些都會導致不少患者出現“ICU綜合徵”這種現象。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其發生率為20%-80%不等!

1、個人因素

由於某些患者屬於疾病突發,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患者往往會誇大自己的病情甚至認為情況已經危及生命,因此產生劇烈的恐懼和威脅感。特別是性格內向或者既往存在精神類或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2、治療因素

重症患者在ICU內會接受更為複雜的治療,比如激素、苯二氮苯卓類(文獻證實其它鎮靜藥物也會引起譫妄,所以應當正規地應用鎮痛鎮靜藥物)、茶鹼類藥物,均有可能引起精神症狀;如莫西沙星等抗感染藥物,就對老年人會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副作用。特別是氣管插管,在接受機械通氣的患者中,ICU綜合徵的發生率甚至可以高達50%-80%!

住院時被“靈異現象”嚇壞?科學解釋可以有!

圖蟲創意

3、環境因素

在ICU內的患者長期見不到家屬,而密閉的病室內24小時燈火通明,加之醫護人員因為工作而繁忙地進進出出,伴著周遭監護和治療裝置長期、單調的噪音甚至報警聲,特別是看到同病室內其他患者的搶救和離世,更容易使人產生孤獨無助、恐懼、緊張焦慮等心理反應,從而誘發該綜合徵的出現。

04

ICU綜合徵的表現

ICU綜合徵的表現具有多樣性,從精神意識到肢體動作,在不知情的外人看來確實容易和“超自然事件”聯絡在一起。

1、

譫妄:最為常見,如幻視幻聽,言語錯亂,甚至有的患者描述自己可以在空中漂浮;

2、

行為動作異常:比如指手畫腳、亂喊亂叫、甚至出現不受控制的撕扯、打罵等現象;

住院時被“靈異現象”嚇壞?科學解釋可以有!

圖蟲創意

3、

意識思維混亂:出現妄想和思維破裂、答非所問等表現;

4、

其他周身症狀,比如倦怠、失眠、渾身疼痛、腹瀉便秘、面板異樣感等。

05

如何治療ICU綜合徵?

輕度的ICU綜合徵一般不會造成身體的器質性損傷,往往在脫離ICU的環境之後,比如轉入普通病房或出院,迴歸到相對正常的生活/工作狀態,隨著病人的精神放鬆下來,逐步恢復正常的作息,就可以隨之恢復正常。除了ICU,個別普通病房的患者也有可能出現該綜合徵的表現,此時就需要醫生和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的交流和關愛,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幫助他們放鬆心情,聊聊天、聽聽音樂、適當的心理暗示都可以起到非常顯著的積極作用。

住院時被“靈異現象”嚇壞?科學解釋可以有!

圖蟲創意

較嚴重的ICU綜合徵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後果,降低生活質量和工作能力,甚至增加患者出院後的死亡率,需要早期、正規的心理行為和藥物干預治療。

作者 | 張劍波 滄州市中心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

稽核 | 袁宏勳 北大國際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本文由“科學闢謠平臺”(ID:Science_Facts)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你可能還想看

住院時被“靈異現象”嚇壞?科學解釋可以有!

定期獻血真能利於降血脂嗎?

營養補充劑可以代替食物嗎?

需要多給患者一些交流和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