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衰竭

重點難點

掌握

急性肝衰竭的概念、診斷依據、鑑別診斷和治療原則

熟悉

急性肝衰竭的病因和實驗室檢查

瞭解

急性肝衰竭的

一、急性肝衰竭的概念

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

多是由藥物、肝毒性物質、病毒、酒精等因素誘發的一組臨床綜合徵,病人肝功能急劇惡化,表現為意識障礙和凝血功能紊亂等。

多見於中青年人,發病迅速,病死率高。

診  斷

急性起病,2周內出現II度以上肝性腦病並伴有:

1。 極度乏力,有明顯厭食、腹脹、噁心、嘔吐等嚴重消化道症狀;

2。 短期內黃疸進行性加深,TB常≥171mol/L,出現酶膽分離現象;

3。 出血傾向明顯,血漿凝血酶原活動度(PTA)≤40%(或INR≥1。5),且排除其他原因;

4。 肝臟進行性縮小。

鑑  別  診  斷

1、膽道梗阻及嚴重的膽道感染

一般黃疸深,而肝功能損害輕,ALT上升幅度小,並常有發熱、腹痛、肝大等特點

2、淤膽型肝炎

此病消化道症狀輕,血清ALT升高及PT延長不明顯,患者有明顯面板瘙癢及糞便顏色變淺,極少出現肝性腦病、出血及腹水

3、肝性腦病

應與其他原因引起的昏迷相鑑別

三、急性肝衰竭的防治

對因治療

1。 乙醯氨基酚(APAP)過量:用N-乙醯半胱氨酸(NAC)治療

2。 毒蕈中毒:用青黴素G和NAC治療

3。 藥物性肝損傷者(DILI):及時停藥

4。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糖皮質激素治療

6。 急性妊娠期脂肪肝:及時終止妊娠

常規治療

1。內科監護,絕對臥床休息;維持電解質、酸鹼平衡;

2。營養:高糖低脂、低蛋白;足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支鏈氨基酸;補充新鮮血漿、白蛋白、冷沉澱;可改善凝血功能障礙

3。抗感染

4。肝性腦病治療:避免補液過多導致腦水腫和顱內高壓;有顱內高壓者,甘露醇、高滲鹽水、巴比妥類藥物及低溫治療等。

5。預防應激性潰瘍

6。人工肝支援: 對於ALF患者預後無明顯改善,作為肝移植前,臨時肝臟替代治療

7。肝移植

————————————————————————————-

以下是可愛的原創湊字數內容

1、為何要加原創:加原創只為可以新增話題標籤。

2、為何要新增標籤:新增話題標籤後可以按照內容分類,方便大家閱讀。

3、宣告:該內容以九版內科學內容為基礎編制,為方便大家學習考試使用。如有侵權,請聯絡小編刪除為謝!!!

本文章並非作為疾病診治依據,如有不適,請到醫院就醫。

內科學

內科學在臨床醫學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它是臨床醫學各科的基礎學科,所闡述的內容在臨床醫學的理論和實踐中有其普遍意義,是學習和掌握其他臨床學科的重要基礎。它涉及面廣,包括呼吸、迴圈、消化、泌尿、造血系統、內分泌及代謝、風溼等常見疾病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的疾病。與外科學一起並稱為臨床醫學的兩大支柱學科,為臨床各科從醫者必須精讀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