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天並非“冒險天”!醫生提醒:“燦都”來襲,這些防護功課要熟悉

颱風天並非“冒險天”!醫生提醒:“燦都”來襲,這些防護功課要熟悉

颱風“燦都”強勢來襲,上海三色預警高掛,市民朋友尤其是老人和孩子需要做好哪些應對?

今天,多名醫學專家建議,颱風天並非“冒險天”,有條件的還是要乖乖“家裡蹲”,一定要出行的,“務必要小心”!

在此期間,市民應及時收聽、收看或上網查閱颱風預警資訊,瞭解防颱風行動對策。奮戰在一線的工作者、志願者也要做好個人防護,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

備齊物資,安穩居家

颱風天往往伴隨大風與暴雨,市民儘量不要外出,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居家最宜,關緊門窗,可在窗玻璃上貼膜或用膠布貼成“米”字狀作為加固。

大風來襲,最怕高空墜物。居民要提前妥善安置好家中陽臺、窗臺和天台上的花盆等雜物,若有陽光房、屋頂太陽能熱水器等也應提前檢查加固。

樓層低的房間容易遭受水淹,樓層高的住宅也可能因為暴雨,導致雨水飄進家裡,特別是一些管道老化的老舊小區,颱風到來前,要及時清理家中的排水管道,保持排水暢通,以防家中被淹。

此外,市民也要檢查家中的門窗是否牢固,電路、燃氣裝置等是否安全。

“家裡可以儲備一至兩天的食物和水,並適當準備救援繩、手電筒、口哨等自救工具。”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醫院急診與重症醫學科主任萬健說,市民在家裡也可提前準備用於處理傷口的急救包,包含碘酒、紗布、創口貼等。另外,慢性病患者可提前、及時配好常用藥。由於颱風天氣可能會引發停電,最好將手機電量提前充滿,並備好充電寶。若發生雷電天氣,要及時切斷室內電器及有危險的室外電源。

“外出在路上”要懂得避險

談及颱風“燦都”,多名急診科醫生表示,根據過往經驗,惡劣天氣下,急診患者數量將明顯減少,但外傷患者會增加。這是因為路面溼滑,行人不慎摔跤容易造成擦傷、跌傷,與此同時,被雨水汙染也容易造成既有傷口感染。此外,被高空墜物砸傷的患者也會增加。

專家建議,颱風天能安穩居家則不要出門,若已經“在路上”,那麼要學會主動避險。比如,在戶外行走時要遠離危房、電線杆、廣告牌、腳手架、樹木等容易倒塌的地方。不要強行透過積水淹沒地帶,因為可能發生墜入井坑的危險。如果一定要透過積水路面,務必仔細觀察,若積水附近有電線垂,落水中有可能帶電。

颱風天,市民要有防滑、防跌倒的意識,掌握正確的走路姿勢。在空曠地方要彎腰慢行,讓自己看到路;身處狹窄橋樑或高處時,匍匐前進;拐彎處要停步。下暴雨時,不要騎腳踏車、電動車,以防摔跤。

開車的市民記得要減速慢行,保持車距,注意路面積水,繞開積水低窪路段。必須涉水透過時,應提前開啟天窗,搖下窗戶後在積水區內行駛。行車期間用低檔速,別停車,別換擋。要注意的是,車輛突然熄火後不能重啟發動機,並且眼見積水即將漫過車窗,應立即下車,儘量往高處走。

司機在駕駛過程中要保持收聽電臺,瞭解最新道路交通情況以及氣象臺發出的防禦指引。

在戶外的市民應儘快移動到安全的目的地,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可就近到商店、飯店等公共場所暫避,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幹保持3米距離,下蹲並雙腿併攏。

一般而言,暴雨後形成的積水中,既有雨水,也有垃圾、化糞池甚至醫院汙水,其中可能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因此,市民接觸汙水後,要及時做好清洗消毒工作。

作者:李晨琰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