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州阿育王塔的興廢史

代州阿育王塔的興廢史

如今的代州阿育王塔

代州阿育王塔坐落在代州古城東大街州衙後邊的圓果寺院內,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千餘年來,幾經毀損重建,歷代多次維修,一直保留至今,成為歷史的見證。最近,筆者得到一本記載代州阿育王塔及圓果寺歷次興廢的古本《代州圓果寺塔記》,認真研讀,對代州阿育王塔的興廢歷史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現簡述如下,以饗讀者。關於阿育王塔的來歷,我們有必要先看一下佛典《涅經》的記載:釋迦牟尼圓寂後,弟子們焚化了他的遺體,將舍利收殮儲存,在王舍城建塔供奉。當時,佛祖的舍利已成為佛教信眾頂禮膜拜的聖物。後來,古印度八國的國王將佛祖舍利平分八份,各自帶回本國建塔安奉。佛史稱為“八王分舍利”和“八王起八塔”。大約在佛祖入滅300年後,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即位,定佛教為國教,還將佛教向世界各國廣泛傳播。相傳,阿育王取各處所藏的佛舍利,役使鬼神在佛教所及之地建造了八萬四千座舍利塔。這一傳說明顯有神話誇張的成分。但是阿育王時代建造佛舍利塔卻是真實的歷史。據《圓果寺塔記》記載:“代郡之塔乃釋迦如來真身舍利之所致也。”“始於隋,庚申改元仁壽,天下道場分佈舍利,建諸靈塔,務盡誠敬。”由此可見,此塔確實建於隋仁壽元年。原為木塔,高一百二十尺。“塔凌碧漢,鐸響青霄”,十分壯觀。塔建好後,仁壽三年,州人又以塔為中心,建造佛寺,初名為毗闍(舍),後改為龍興。唐會昌二年,武宗李炎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大規模的滅佛運動,很多寺院被拆毀,大量的僧侶被強迫還俗。代州阿育王塔和圓果寺也在這滅佛運動中被毀於一旦。到了唐大中年間,佛法得以弘揚,州人遂復建阿育王塔和龍興禪寺,並將龍興寺改為圓果寺。六十年後,進入五代時期,後漢隱帝乾祐二年(949年),梵僧三藏慈賢來遊五臺山,曾駐錫於此。後周世宗顯德元年(954年),慈賢宏揚佛法的影響逐步擴充套件到遼國。遼穆宗述律皇帝也為圓果寺大施御衣寶物。北漢亦遺使宣賜了許多金錢布匹。三藏慈賢依靠漢遼兩國國君賞賜的錢糧物資大修阿育王塔和圓果寺,歷經十年時間,使阿育王塔和圓果寺維修復建工程全部完工。此後一百二十年間,四眾瞻仰,八部欽崇。宏大的寺院和高聳的寶塔成為代州古城的一大盛景。到了宋神宗元豐戊午年(1078年)六月的一天子夜,狂風大作,電閃雷鳴,暴雨傾盆。高聳的阿育王塔被雷火震焚,再次被毀。第二年,五臺山興國寺僧人懷洞、南壽寺僧人普政、善士李誠、張志牽頭重修,歷經20多年都沒有完成。宋徽宗崇寧壬午年(1102年),五臺山清涼院僧政和德慶,北律院道長宗福向四方佛教信徒廣泛化緣,興工修建,又用了二年時間才使這一浩大工程全部竣工。又過了二十年,阿育王塔和圓果寺再遭兵災。金太宗天會年間,金國滅遼擄宋。改代州都督府為振武軍,節度使大興宥再加修葺。宋寧宗嘉定四年(1211年),元太祖稱帝,揮師南下。乙亥年(1215年)攻入河北,戊寅年(1219年)八月十三日攻打代州。代人自己放火燒塔,火焰沖天,火星迸落前後殿堂,使整個寺院化為焦土。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6年)七月,元帝派使者懸帶金牌,來尋找阿育王塔及圓果寺舊址,盤量寬窄,精心規劃,再次啟動復建阿育王塔的宏偉工程。為了防止寶塔再遭火災,這次復建由過去的木塔改為磚塔。塔高一百二十尺,方臺圓座,覆仰蓮盆,團腹肩山,十三層塔頂塗金相輪,寶蓋垂鈴。圓腹內建八萬四千香泥小塔、佛像和陀羅尼經書等。費用由皇室內務府支付,太原路總管府依數應辦。耗資巨大,按限期完成。又過了五年,庚辰(1281年)秋地震,塔頂的輪蓋有所毀損,而塔身依然聳峙,不時顯現祥瑞之光。負責管理寶塔的官員申奏朝廷,皇帝便命令工部和太原路的官員率領維修工匠及雜役人員對毀損的輪盤寶頂進行修復。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本寺又自籌資金興建塔前正殿五間,甃砌神臺,彩塑佛像,金碧輝煌。元至正戊申年(1368年),元順帝敗退北去,明太祖朱元璋稱帝,為建萬世不拔之基業,尊崇三寶無為之化,天下的佛寺全都感受到皇帝的恩澤。明成祖永樂年間,皇帝命全國大啟經館,詔刊藏典,使佛法更加流通,得以弘揚。明宣宗宣德三年,寺僧正朗看到鳥鵲在塔頂築巢,致使塔頂輪蓋摧傾,便申奏朝廷,朝廷批准修理。宣德六年鎮守山西都督李謙到圓果寺遊覽行禮,對維修工程給予大力資助,使之順利完工。明英宗正統丁卯(1447年),寺僧又在阿育王塔周圍蓋起塔廊二十六間,內畫諸天羅漢聖像。明英宗天順己卯(1459年),寺僧正覺信又在圓果寺建起觀音殿、地藏殿、伽藍祖師殿。明憲宗成化丙申(1476年),欽差刑部左侍郎杜銘巡勘邊關,回到代州城,到圓果寺遊覽敬拜,瞻仰寶塔的奇偉雄姿後十分欣喜,當即捐白銀五十兩,讓寺僧買辦磚石,為寶塔砌築臺基。當年砌壘完備。成化十七年(1481年),本州太守張佐、二守朱劍等人到圓果寺敬香,看到東西廊壁舊畫脫落無存,便捐助顏料錢和工匠錢,重新彩繪天地冥陽水陸神像,使東西兩廊面貌煥然復新。到明嘉靖年間,代州圓果寺年久失修,山門、殿宇破敗不堪。嘉靖丙寅(1566年),洛陽人李士元來代州任父母官。李士元,號春翁。他想讓本州僧人滿安等維修圓果寺。僧人卻說:力小事大不能勝任。於是便請五臺鳳林院僧人德胤來主持圓果寺的維修工程。德胤,號徹天,復號二虎,松齡雪髯,聲朗神清,雖年逾古稀,卻行走敏捷,不用柺杖。受命後,訪同道,擇賢良,籌劃重修阿育王塔和圓果寺的大計。有人舉薦州人陳古峰性格平和,樂善好施,信奉神佛,多有建樹,可為維修工程捐贈錢糧。李士元便親自去拜訪陳古峰,盛讚其樂善好施的德行,並親自為其披紅戴花敬酒。古峰拜謝道:您上任以來興利除弊,大辦實事,我豈敢不效力以酬知遇!便當場答應願意承擔維修工程所需木石、磚瓦、錢糧的一切費用。於是購材料,僱工匠,日夜修塔,使其極其堅實。並對彌陀殿、正殿、雷音殿、地藏圓通殿、伽藍祖師堂、大經閣等進行了全面維修。維修後的阿育王塔,方臺圓腹,金頂寶盤,凌空貫日,擎露穿星,煥然改觀。使到此遊玩者流連忘返,有超凡脫俗之感。到天啟丙寅年間,經過六十多年的風雨侵蝕,阿育王塔日漸凋殘。鄉賢、僧人等同心協力,再次對阿育王塔和圓果寺進行了維修。四十餘間迴廊也重新進行了彩繪,使整個寺院無不改觀,成為遠近聞名的盛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地震,阿育王塔頂再次受到摧殘。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仲冬,寺僧普濟發願修復,即有善男侯天喜慷慨捐資五十兩予以資助。普濟躬行募化,鄉紳庶民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維修工程從七月初四日起工,當時官府正在興修鼓樓,準備了不少搭架用的木椽和繩子,為維修阿育王塔搭架提供了方便。僅搭架的費用就節省了三分之一。招募工匠和籌措施工用材,州民更是雲集響應。阿育王塔總高一百二十尺,震壞者約有三十尺。維修時仍按原樣修復,重砌塔剎相輪,整修仰承輪盤。盤徑一丈二尺,周圍懸銅鑄鈴鐺三十二枚,悉數補齊。盤面鑲裹銅皮,中心貫以柏木,木旁輔以鐵杖,使塔頂更加堅固。該工程七月初四日興工搭架,二十一日豎立管心,八月初十日上輪盤,二十三日上金頂寶珠,只用了短短兩個月時間,就使這一艱鉅工程全部完工,速度之快出人意料。光緒十八年(1892年)代縣再次發生地震,致使阿育王塔金頂寶珠傾斜約20餘度。2006年代縣文化局從國家文物局爭取到專項維修資金,對阿育王塔進行了全面大修,塔座、塔身修補一新,塔剎以上部分則將全部構建拆解下來進行重新砌築,既不失原有風貌,又使殘破的狀況得到了徹底根治。代州阿育王塔自隋朝仁壽元年(601年)初建以來,歷遭劫難,屢毀屢建,一直儲存至今,成為中華古塔中的瑰寶。阿育王塔所處的圓果寺最興盛的時候有大殿九間,獻殿九間,清涼閣九間,大山門、大梵坊各五楹。此外,東有清暑院、萬芳院、賢聖院、慈氏院、崇巖院、九曜院、東閣院,西有北津院、淨土院、羅漢院、華巖院、地藏院、西閣院,兩翼共一十四院。還有東西禪室各一百八十間,所居僧人、居士高達五百餘眾。真可謂地幽寺古,建築宏偉,金碧輝煌,蔚為壯觀。令人瞻仰而頓生敬意,遊賞而遠離俗塵。

代州阿育王塔的興廢史

1907年拍攝的代州圓果寺阿育王塔代州阿育王塔是《法苑珠林》中重點列出的中國19座真身舍利塔之一。造型為覆缽式,俗稱喇嘛塔。這種造型是印度的建塔藝術中國化後最貼近印度本原風格的形式。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基下有地宮,地宮中有舍利。全塔通高40米,塔基為長方形,南北長50米,東西寬30米。塔座為圓形,周長60米。為雙層須彌座,在覆仰處雕有碩大的蓮瓣和流暢的紋飾。塔身為覆缽式。塔身之上為塔剎,塔剎本身又是一座小覆缽塔的形制,由剎座、剎身、剎頂三部分組成。剎座為折角形須彌座式,平面呈現“亞”字形。剎座下圍有12根磚雕圓柱,是典型的西方建築構件,體現了中西合璧的造塔風格。剎身為13層相輪,象徵佛教的十三天。剎頂裝飾著盤蓋金鐸和金頂寶珠,清風徐來,風鐸擺動,鈴聲陣陣,既驚嚇鳥雀,保持塔身清潔,也向紜紜眾生傳遞著嫋嫋佛音。金頂寶珠則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金光燦爛,向人們描繪著一個金色的佛國世界。 (供稿:楊繼興)

代州阿育王塔的興廢史

1907年拍攝的圓果寺院牆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