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腸膠囊內鏡在疾病診斷中的應用推薦一覽! | 指南共識

小腸膠囊內鏡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已成為小腸疾病的一線檢查方式。《中國小腸膠囊內鏡臨床應用指南》為進一步規範小腸膠囊內鏡的檢查流程、適應證和禁忌證提供指導。關於小腸膠囊內鏡在疾病診斷中的應用,指南主要提出以下陳述意見。

1

小腸出

在排除檢查禁忌證後,推薦小腸膠囊內鏡作為疑似小腸出血患者的一線初篩方式(證據等級:中;推薦等級:強)。

對於疑似小腸出血患者,當影像學檢查不支援小腸腫瘤、憩室等病變時,推薦排除檢查禁忌證後儘快行小腸膠囊內鏡檢查以提高診斷效能(證據等級:中;推薦等級:強)。

對於膠囊內鏡檢查為陰性的疑似小腸出血患者,如果存在持續性出血或需要維持輸血治療,推薦再次行小腸膠囊內鏡、小腸鏡、影像學、血管造影等檢查;若無持續性出血,可先行保守治療再行隨訪觀察(證據等級:低;推薦等級:強)。

2

缺鐵性貧血(IDA)

IDA 患者行膠囊內鏡檢查前,須詳細詢問病史(包括絕經前女性的藥物使用、合併症、婦科病史),完善胃鏡和腸鏡等檢查。當胃鏡和腸鏡檢查無法明確病灶且需要評估小腸病變情況時,推薦排除梗阻可能後行小腸膠囊內鏡檢查(證據等級:中;推薦等級:強)。

3

克羅恩病

對於疑似克羅恩病且結腸鏡檢查結果為陰性的患者,推薦在沒有梗阻症狀或無已知腸道狹窄的情況下行小腸膠囊內鏡檢查(證據等級:中;推薦等級:強)。

對於疑似克羅恩病且結腸鏡檢查結果為陰性的患者,推薦在小腸膠囊內鏡檢查前常規行小腸影像學檢查(證據等級:低;推薦等級:強)。

對於懷疑克羅恩病的患者,建議在膠囊內鏡檢查前根據臨床病史和血清學、糞便炎症標誌物檢查結果仔細篩選適宜患者,以提高對小腸克羅恩病活動期的診斷效能。對於僅有慢性腹痛或腹瀉症狀而生物學指標無明顯異常的患者,不推薦常規行小腸膠囊內鏡檢查(證據等級:低;推薦等級:強)。

根據結腸鏡檢查結果,對於已確診的克羅恩病患者,推薦行小腸影像學檢查以評估腸道病變的程度和位置,識別狹窄並評估腔外病變情況。如無明顯陽性結果可行小腸膠囊內鏡檢查(證據等級:低;推薦等級:強)。

對於發生膠囊滯留的疑似克羅恩病患者,應先行判斷膠囊滯留部位,根據患者情況,先推薦藥物保守治療;若膠囊仍未排出,則推薦進一步行器械輔助式小腸鏡檢查取出膠囊;若出現梗阻等情況,可行外科手術取出(證據等級:低;推薦等級:強)。

對於隨訪期間的克羅恩病患者,建議使用Lewis 評分或克羅恩病活動指數評估患者的病情和對藥物治療的反應(證據等級:低;推薦等級:強)。

對於結腸切除術後疑似復發,但結腸鏡檢查和影像學檢查不能確診的克羅恩病患者,在腸道影像學檢查排除狹窄等禁忌證的情況下,推薦行小腸膠囊內鏡檢查(證據等級:低;推薦等級:強)。

4

小腸腫瘤

對於疑似小腸出血和IDA 病因不明且小腸影像學檢查無明顯陽性發現的患者,在排除腸道梗阻等禁忌證的情況下,推薦儘早行小腸膠囊內鏡檢查明確是否存在小腸腫瘤(證據等級:中;推薦等級:強)。

不推薦小腸腫瘤(除外結直腸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治療後的患者行小腸膠囊內鏡檢查隨訪(證據等級:低;推薦等級:強)。

5

遺傳性息肉病綜合徵

對於需要進行小腸檢查和監測的遺傳性息肉病綜合徵患者,在排除腸道梗阻等禁忌證的情況下,可透過小腸膠囊內鏡進行監測(證據等級:低;推薦等級:強)。

6

乳糜瀉

不推薦對疑似乳糜瀉患者常規行小腸膠囊內鏡檢查進行診斷,但對胃鏡檢查有禁忌證或胃鏡檢查後不能確診的疑似乳糜瀉患者,可考慮使用小腸膠囊內鏡檢查進行輔助診斷(證據等級:低;推薦等級:強)。

小腸膠囊內鏡在評估乳糜瀉嚴重程度或對無麩質飲食患者的治療效果方面無明確作用(證據等級:低;推薦等級:強)。

對於完成內鏡下活體組織檢查、血清學檢查,以及對症治療後,仍有不明原因症狀的乳糜瀉患者,建議進一步行小腸膠囊內鏡檢查(證據等級:低;推薦等級:強)。

7

非甾體抗炎藥相關性小腸黏膜損害

推薦使用小腸膠囊內鏡評估和監測非甾體抗炎藥相關性小腸黏膜損害(證據等級:低;推薦等級:強)。

以上內容摘自: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 國家消化內鏡質控中心, 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膠囊內鏡協作組, 等。  中國小腸膠囊內鏡臨床應用指南(精簡版,2021年,上海) [J] 。 中華消化雜誌, 2021, 41(8) : 509-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