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減倉了……

從春節結束到七月份,差不多六個月的時間,我的可轉債攤大餅,收益已經超過30個點,跑贏了不少指數和主動基,成績挺好的。

目前的收益率是32%。

不過我之前也說了,可轉債攤大餅是有周期的。

本質上也是高估賣出,低估買入。

現在可轉債越來越貴,價效比越來越低,我覺得是時候收攤了。

先保住一部分利潤。

首先,更新一下最新資料:

1、可轉債價格

平均價格

建倉時:123

現在:131

中位數價格

建倉時:104

現在:114

低於100元的可轉債佔比

建倉時:37。9%

現在:4%

2、轉股溢價率

平均溢價率

建倉時:28%

現在:34%

3. 雙低值(=可轉債價格+溢價率*100)

平均雙低

建倉時:152

現在:165

與建倉的時候相比,可轉債的價格、溢價率都漲了不少,100元以下的可轉債佔比,更是從37。9%減少到4%。

便宜貨越來越少了。

要知道,

我們賺可轉債的錢,一是可轉債價格上漲的錢,二是溢價率上漲的錢。

那這兩點啥時候會漲呢?

上篇文章提過,可轉債價格和正股價格掛鉤,一般正股漲得好,可轉債也漲的好。

而溢價率就複雜一些。

大家願意給出溢價率的本質原因,是因為他們覺得,前期先付出一點成本,未來能得到更大的收益。這個溢價率不是白給的,未來要還的。

如果大家覺得未來的收益越大,現在的溢價率就會越高。

那後期收益大的情況有哪些呢?

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是正股的質地好。

像新能源車、半導體、晶片這些強賽道,大家認為它未來能漲得好,潛力大,所以提前埋伏。

有人可能會問了,這麼看好為啥不去買正股呢?

因為大家只是猜測未來漲得好啊,只是猜測,又不是事實,萬一猜錯了怎麼辦。買正股股價可能會腰斬,但買可轉債,它始終有個債底,跌了大不了持有到期,虧的有限。

二是預計公司會下調轉股價。

很多好股爛債的公司最愛用這個手段。

比如說,某公司正股10元/股,可轉債的轉股價是5元,一張可轉債能換20股,當公司下調轉股價到4元后,變成能換25股。

在正股股價不變的情況下,收益更高了。

再說回開頭的資料,現在可轉債平均價格131,中位數114,低於100的可轉債佔比4%,整體價格水平高了不少,也意味著可轉債風險變高,

債性減弱了。

可轉債最安全的地方,在於它是債券,它有債性。

無論上市後跌的多慘,到期後,公司都會以「100塊+利息」贖回,虧的有限。但是當價格漲到140、150時,就算能到期贖回,中間也有40%、50%的虧損空間,少虧點的安全性大大減弱。

同時可轉債的溢價率,從28%漲到34%。這意味著,可轉債的股性越來越弱,越來越漲不動了。

就像股票的漲幅會提前透支估值一樣,可轉債也會提前透支溢價率。大家給的溢價率是有限的,溢價率高到一定程度後,就算正股漲得好,可轉債也不一定會跟上,甚至出現倒跌的情況。

總而言之,可轉債的防守性越來越弱,攻擊性越來越低,我覺得該收尾了。

今天我的可轉債大餅,減倉了一半,賣了10只可轉債,還剩10只。

其中,有5只股票是因為

雙低值變高

賣出:

杭電轉債,105賣出

日豐轉債,114賣出

潤健轉債,120賣出

長集轉債,106賣出

明電轉債,130賣出

有5只股票是因為價格變高賣出:

鴻達轉債,122賣出

海波轉債,117賣出

湖鹽轉債,118賣出

靈康轉債,115賣出

海蘭轉債,121賣出

還剩下的轉債有:

暴跌,減倉了……

剩下的轉債我打算再拿一拿,如果時機合適,我會逐個清出。

重要提示:

我的操作更新,僅供大家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歡迎大家熱情討論。

但投資有風險,未來可能漲可能跌,大家要謹慎哈。

ps:

科普一個很多人都弄混淆的事情,

我們買的四種基本險裡,有三種都包含身故責任,

壽險

不用說了,本來就是保障身故的,只要身故/全殘,不管什麼原因都賠錢。(壽險我覺得目前價效比最高的是定海柱2號)

另一種是意外險

,一般買個50-100萬就夠了,只保障意外事故導致的身故。(目前我覺得價效比最高的是小蜜蜂2號)

最後是帶身故責任的重疾險

,比如說健康保多倍版(今年的寶藏,是它了),如果選擇保障終身,一輩子沒有得重疾,身故也可以賠一筆錢。

這兩種身故責任是可以疊加賠付的,互不影響,只要符合條件就賠。

像車禍、飛機失事、自然災害這些天災人禍,壽險和意外險都能賠;

但如果是癌症不治去世的,那就只能賠壽險,不能賠意外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