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生長的腦膜瘤,你見過沒有?

影像時間

病例展示

患者,男,43 歲,以「右眼流淚 6+月、右眼眶及眼球突出 5 天」入院。 現病史:患者 6+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眼流淚,不伴眼紅、眼痛,頭痛、嘔吐等不適。5 天前患者及家屬發現右眶周及眼球向外突出,伴眼脹、乾澀、流淚等不適,不伴眼痛、視物模糊、視力下降等不適。 實驗室檢查:(—)。

影像學檢查:

CT

這樣生長的腦膜瘤,你見過沒有?

這樣生長的腦膜瘤,你見過沒有?

MRI

這樣生長的腦膜瘤,你見過沒有?

這樣生長的腦膜瘤,你見過沒有?

這樣生長的腦膜瘤,你見過沒有?

影像學表現:

1、右顳部軟組織腫塊,向右眼眶生長;臨近骨質呈 「蟲噬樣」 破壞並見骨膜反應,無骨質硬化。2、腫瘤向顱內明顯推擠右顳葉 —— 白質塌陷徵;部分位於右眼眶肌錐外間隙,向內推擠右眼外直肌,眼外肌無增粗,肌錐內脂肪清晰。3、腫塊形態欠規則,密度、訊號較均勻,增強掃描有明顯強化;MRI 增強可見臨近腦膜增厚並且顯著強化,「腦膜尾徵」(+)。

手術記錄及病理:

腫瘤位於前中顱底及顳窩,大小約 4。5×4×5 cm,較質地韌,無包膜,包繞顳肌,臨近骨質呈蟲噬樣破壞,蝶骨脊處硬腦膜變韌、變厚。

這樣生長的腦膜瘤,你見過沒有?

免疫組化:EMA(+)、D2-40(+)、E-cad(+)、Vim(+)、GFAP(-)、S-100(-)、PR(+)、CD34(-)。腦膜瘤(過度細胞型)。

顱底溝通型腦膜瘤

腦膜瘤是一種常見的顱內良性腫瘤,起源於蛛網膜粒帽細胞,發病率佔顱內原發腫瘤的 15%-20%,僅次於膠質瘤;可發生於顱內任何部位,以幕上多見,好發部位有大腦凸面、矢狀竇旁、大腦鐮旁和顱底。而起源於顱內正常腦膜覆蓋部位並沿鄰近間隙、解剖腔(孔)向鄰近部位蔓延的腦膜瘤,臨床上稱為顱底溝通型腦膜瘤。顱底溝通型腦膜瘤發病率低,累及範圍廣,跨度較大,無典型臨床症狀及體徵, 早期檢出率不高,臨床治療難度較大。

顱底解剖:

顱底解剖結構複雜且顱底間隙、解剖腔(孔)多。1)前顱窩透過篩孔與鼻腔相通;2)中顱窩透過眶上裂及視神經孔與眼眶相通,本例即為透過眶上裂與眼眶相通;3)後顱窩透過頸靜脈孔與鼻咽部相通,透過枕骨大孔與椎管向相通。顱底溝通型腦膜瘤分為 3 類:1)顱眶溝通型腦膜瘤:腫瘤經眶上裂或視神經管相溝通;2)顱鼻溝通型腦膜瘤:腫瘤經過篩孔、破裂孔及頸靜脈孔與鼻腔或鼻咽部相通;3)顱頸溝通型腦膜瘤:腫瘤經頸靜脈孔、枕骨大孔與頸部相通。

臨床表現

主要與腫瘤的起源部位、大小、生長方式及累及範圍密切相關, 最常見的症狀是頭痛、腫瘤發病部位造成的顱高壓及壓迫症狀, 但個體差異較大, 無明顯特異性。

影像學表現

由於腫瘤沿顱底孔道匍匐生長,常呈「啞鈴狀」、「 不規則結節狀 」。腫瘤常具佔位效應,顱鼻型常引起鼻腔、副鼻竇、鼻咽部變形;顱眶型易引起眶上裂或視神經管增寬,視神經包繞、受壓或眼外肌受壓、變形;顱頸型可引起頸靜脈孔、枕大孔及椎管變形或增大。顱底溝通性腦膜瘤常引起顱底骨質硬化、吸收和破壞。平掃呈等或稍高密度,密度較均勻,可見點狀、線狀鈣化,增強掃描明顯強化;臨近骨質增生硬化或骨質吸收破壞常表現區域性變薄或「蟲噬樣」改變。訊號較均勻,壞死、出血、囊變少見,T1WI 呈等/稍低訊號,T2WI 呈等/稍高訊號,增強掃描明顯強化,常見腦膜尾徵。

這樣生長的腦膜瘤,你見過沒有?

顱眶溝通型腦膜瘤

這樣生長的腦膜瘤,你見過沒有?

顱鼻溝通型腦膜瘤

這樣生長的腦膜瘤,你見過沒有?

顱頸溝通型腦膜瘤

鑑別診斷

1)顱底脊索瘤,顱底骨質廣泛破壞且以腫塊為中心向兩側發展,骨質破壞多以斜坡為中心,腫瘤訊號混雜,大多伴有出血和囊變;瘤內因含大量粘液及膠樣物質,T2WI 多為高訊號,增強掃描病灶可不強化,亦可均質或不均質強化。

2)神經鞘瘤,神經鞘瘤是神經鞘雪旺細胞發生的一種生長緩慢的良性腫瘤,腫瘤常有囊變,T1WI 上腫瘤實體部分多呈等或稍低訊號, T2WI 上多呈等或稍低訊號,增強掃描實性部分強化,囊性部分壁強化。

3)淋巴瘤,表現為眶內軟組織腫塊,無明顯液化、壞死,亦無出血、囊變,增強呈輕至中度均一強化;腫瘤常沿肌錐外間隙及臨近眶骨塑形型生長,較少發生骨質破壞。

1、牛永超, 路慧彬, 李振玉, 彭保成, 劉斌。 顱底溝通性腦膜瘤患者 CT 與 MRI 診斷結果分析 [J]。 中國 CT 和 MRI 雜誌,2017,15(03):33-35

2、翟建春, 石安斌, 楊秋雲, 方文亮, 張良金。 顱底溝通性腫瘤的臨床特點及其 CT、MRI 診斷價值比較 [J]。 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誌,2017,15(01):15-17+21。

【版權宣告】本平臺屬公益學習平臺,轉載系出於傳遞更多學習資訊之目的,且已標明作者和出處,如不希望被傳播的老師可與我們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