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帶狀皰疹經驗方,一學就會!一用就靈!

帶狀皰疹,中醫稱為纏腰火丹,民間俗稱“蛇丹瘡”“蜘蛛瘡”、俗稱“纏腰龍”。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飲食失調,以致脾失健運,溼濁內停,鬱而化熱,溼熱搏結,兼感毒邪而發。

特效帶狀皰疹經驗方,一學就會!一用就靈!

帶狀皰疹病因及症狀

帶狀皰疹病常為心經火旺、脾肺溼熱與肝膽火旺所引發。是臨床上較常見的皰疹樣面板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致。臨床多呈現數個簇集皰疹群,排列成帶狀,沿周圍神經分佈,常呈單側性,一般不超過體表正中線,多呈不規則帶狀分佈,常見於胸腹、腰背及顏面部,區域性面板有灼熱感,伴有神經痛等。

西醫認為屬於病毒性感染,至今尚無特效療法。初次感染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面板,發生帶狀皰疹。

其臨床會表現為簇集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佈,伴有劇烈的神經痛。帶狀皰疹一旦誤治、失治、和病人自身免疫力下降就會產生臨床治療頗為棘手的後遺症——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帶狀皰疹的中藥辯證治療

帶狀皰疹辨證論治,分為三型施治:熱盛型、溼盛型、氣滯血瘀型。

1.熱盛型

【主證】區域性皮損鮮紅,皰壁緊張,灼熱刺痛。自覺口苦咽乾、口渴,煩悶易怒,食慾不佳。小便赤,大便幹或不爽。舌質紅,舌苔薄黃或黃厚,脈弦滑微數。

【辯證】肝膽熱盛,氣滯溼阻,兼感毒邪。

【治法】清熱溼熱,解毒止痛。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

2.溼成型

【主證】面板顏色較淡,皰壁鬆弛,疼痛略輕,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飲,不思飲食,食後腹脹,,大便時涯,女性患者常見白帶多。舌質淡體胖,舌苔白厚或白膩,脈沉緩或滑。

【辯證】脾失健運,薀溼不化,兼感毒邪。

【治法】健脾利溼,佐以解毒。

【方藥】除溼胃苓湯加減。

3.氣滯血瘀型

【主證】皮疹消退後區域性疼痛不止。舌質暗,苔白,脈弦細。【辯證】氣滯血瘀,行氣止痛,清熱餘毒。

【方藥】活血散瘀湯加減。

帶狀皰疹的中西醫綜合內外治法

臨床介紹的治法很多,但有特效者也並不多見,內服方多倡用《龍膽瀉肝湯》之類的處方來治療,我剛學醫時也曾數次應用過,效果也並不理想。對本病的治療,現代西醫常用阿昔洛韋,利巴韋林、布洛芬和維生素類等藥物,但療效很不理想,中醫藥對本病有著豐富的治療方法和良好臨床療效。

後來才發現原來此方就是《醫宗金鑑》外科中的二味拔毒散。二味拔毒散出自《醫宗金鑑》 由雄黃、白礬兩味藥組成《金鑑》稱:此散治風溼諸瘡,紅腫痛癢,疥痱等疾甚效,用鵝翎蘸掃患處,痛癢自止,紅腫即消。但並未言及治帶狀皰疹(纏要火丹)。我自從得此方,辯證實治,靈活運用,屢屢用於臨床而收效甚捷。

方法一:帶狀皰疹簡易方

第一,口服抗病毒藥,維生素B族。

第二,找到皰疹的蛇頭和蛇尾,挑治,用針將所有皰疹挑破拔出血水,然後懸灸,最後清理外敷牛黃解毒或者西黃丸等藥粉,基本一次見效,或者一次痊癒。

方法三:帶狀皰疹後遺症

羚羊角10克,人工牛黃3克,六神丸3粒,萬年青10克,穿心蓮10克,夏枯草10克,長蟲草10克,全蟲6克,大黃10克,黃連30克,地膚子10克,青黛15克,苦參25克共研磨備用。

用時取15克加入聚肌胞針和紅花針調和加入消炎痛22片貼敷阿是穴、神闕、腎輸,用前先用七星針針刺再用紅外線燈烤後貼敷。

方法四:針灸治療

特點:

一方面能消除水泡與紅斑,另一方面能防止帶狀皰疹消失後遺留的神經痛,且可縮短療程及不良副作用。針灸對帶狀皰疹的療效迅速止痛外,能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一般來說,帶狀皰疹的預後良好,針灸可單獨使用且效果很好,一般在1~3次針灸治療後,即會有顯著的改善。

取穴思路

相應神經節段的夾脊穴,華佗夾脊穴與脊神經階段分佈的關係:脊神經是指與脊柱相連的周圍神經,主要分佈於軀幹和四肢,共31對,同多前跟和後跟與脊髓相連。

前後跟均有許多神經纖維素組成的跟絲所構成,前跟屬運動性,後跟數感覺性。脊神經的組成共有31對,其中頸神經8對、胸神經12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5對,尾神經1對。

取穴規律

對症加用穴,處方舉例:a。區域性圍針穴,再加外關、曲池、三陰交、太沖。b。皰疹在頭面者,加合谷、內庭。c。皰疹在腰以上者,加支溝、內關。d。皰疹在腰以下者,加血海、陰陵泉。

1、區域性皮下(阿是穴)或鄰近取穴(即圍針穴)。

2、背部去病損補位的神經根(即夾脊穴)。

3、遠距離取穴(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陰交、身柱、內關、陽陵泉)。

特效帶狀皰疹經驗方,一學就會!一用就靈!

手法:

取穴思路區域性圍刺+相應神經節的夾脊穴+循經取穴。

手法,實證急性痛症用提插捻轉用洩法,留針20至30每日針兩次,用毫針刺區域性針橫刺。實症急性病症尚可穴位放血,隔日一次。或面板針或梅花針於皰疹周圍淺刺。

後遺神經痛:

病變部位區域性取穴:1。在水泡的周圍揚刺(即在劇球水皰四周的0。5-1。0寸處用五針橫刺)。2。施針時,針尖刺向皰疹中心區呈10-30度角橫刺。

方法五:針刀治療

(一)  用針刀醫學影像學讀片方法,讀脊柱相應支配段X光片,如沿5、6肋神經發病的觀察第5、6胸椎,在股外側發病的,觀察第2、3腰椎有否骨關節移位,如有移位即以病變的椎體棘突為中心,在其於上、下一椎體棘突連線的中點處各定一點,並在此兩點旁開各2~2。5cm處,各定四點,共六點,中間的兩刀進針時刀口線與脊柱縱軸平行,針體與進針部位面板平面垂直,刺入達椎管外3~5mm,然後掉轉刀口線90°,在棘間韌帶用切開剝離法,將其切開2~3刀,注意勿進椎管內。旁邊的四針,刀口線與脊柱縱軸平行,針體與進針部位面板平面垂直刺入,深度達肋骨橫突骨面,然後將針刀小心移至肋橫突關節,微微轉動刀口線,將肋橫突關節囊切開2~3刀。如腰椎移位的,針刀達後關節突骨面,將後關節囊切開2~3刀。

(二)  如在脊柱區帶範圍內能觸到壓痛,結節,條索樣改變者,讓病人俯臥位,在其壓痛點,或結節,條索處定若干點,在定點處進針刀,刀口線均和人體,縱軸平行深度達肋橫突關節面,或腰椎後關節骨面,如在棘突間的深度在椎管外3 mm以外,各點針刀達相應深度後,疼痛的點進行縱行切開剝離或橫行剝離即可,有結節和條索者,則進行縱行切開法或疤痕刮除法。

(三)  檢查後,無相應部位的椎體移位和脊柱區帶疼痛,結節及條索樣改變者即為單純電生理線路障礙所致,治療方法為:

在上肢的橈側曲肘90°時,肘橫紋的盡頭,在患側定一點,刀口線與橈骨縱軸平行,針體與進針部位面板平面垂直,刺入1cm,橫行剝離2~3下,速度宜快。

點選關注醫者寶典論壇”

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平第二掌骨中點處,在患側定一點,刀口線與第二掌骨縱軸平行,針體與進針部位面板平面垂直,刺入1cm,橫行剝離2~3下,速度宜快。

髕骨上方二寸處,在患側下肢此處定點,刀口線與下肢縱軸平行,針體與進針部位面板平面垂直,刺入2cm,橫行剝離2~3下,速度宜快。

位於膕窩橫紋中央,在患處定一點,刀口線與下肢縱軸平行,針體與進針部位面板平面垂直,刺入1cm,橫行剝離2~3下,速度宜快。

方法六:急性期治療

急性期方法一:

外用藥物鮮馬齒莧治療帶狀皰疹:取鮮齒筧120克,洗淨後,切碎放入蒜白內,搗成糊狀,塗敷患處,每日2次,本方對剛剛出現的帶狀皰疹,療效滿意。

急性期方法二:

外用藥物,地龍外用治療帶狀皰疹。取地龍適量,將地龍烤乾研粉,加適量麻油調塗於患部,一般用藥5分鐘就能止痛。3~4天痊癒。

注意事項:

治療期間不宜辛辣食品和魚蝦蟹等動風發物(即引起過敏的食品)。應臥床休息,注意營養,還應穿清潔柔軟的棉質內衣,以減輕摩擦。如疼痛影響睡眠,可適當服些鎮靜止痛藥。老年人及體質虛弱者應儘量少去空氣不潔的公共場所,以免感染。平時要鍛鍊身體,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起居要有規律。

治療帶狀皰疹神經痛後還要吃止痛藥嗎?

神經阻滯治療帶狀皰疹神經痛,為了避免注射部位的針眼感染,48小時內最好別沾水別洗澡;另外保持皮疹區長皰的地方面板乾燥,儘量別弄破它,更不要自己隨便塗抹外用藥物。注射治療後一般彎腰平躺都沒問題,儘量以休息為主,不要太勞累,別做運動,等面板上的疹子結痂,徹底好了再運動。

有人打完藥以後有點頭暈,一般休息一會兒就好了。由於治療部位是透過準確評估後才確定的,治療也只是針對區域性的神經進行治療,因此損傷到周圍其他神經組織的可能性非常小。

另外,在進行區域性治療的同時,為保證有效的止痛效果,患者需要配合使用止痛藥物,比如卡馬西平、加巴噴丁,這類止痛藥物一般不會出現藥物依賴,不必擔心上癮。而且,止痛藥一定要按照醫囑來吃,不能疼的時候吃,不疼的時候就不吃,那樣止痛效果就不好了。如果吃止痛藥吃了一定療程後,止疼的效果比較好,不再疼痛了,那麼就可以考慮開始停藥了。一般是慢慢減量,減到很小的劑量後也不疼了,就可以徹底停藥了。如果吃止疼藥效果不好,說明患者對這類止痛藥不敏感,就要換用其他的止痛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