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奪去三條命,做手術只圖快?大家可能誤解了這位外科醫生

在外科醫學史中,流傳著這樣一個離奇的故事:一名醫生為患者截肢,但由於刀速度過快,不僅切開了患者的大腿,還順走了助手的兩根手指,最後又劃傷了一位旁觀者的外套。結果,旁觀者因過度驚嚇命喪當場,患者和助手都因感染而死。

據說,這是已知唯一一場300%的死亡率的截肢手術。

實施這場手術的,是19世紀的外科醫生

羅伯特·利斯頓(Robert Liston)

一刀奪去三條命,做手術只圖快?大家可能誤解了這位外科醫生

羅伯特·利斯頓畫像,Samuel John Stump繪製丨Wikimedia Commons, Art UK / Public domain

提到利斯頓,很多人都會聯想到這段“一刀三命”的黑歷史,但要問起利斯頓對外科所做的貢獻,可能就鮮有人知了。

為手術而生

利斯頓於1794年出生在蘇格蘭的一個富貴家庭,母親很早去世,父親是牧師兼發明家,曾發明過新式管風琴和耕作工具,還參與過《愛丁堡百科全書》的編寫。

在父親的薰陶下,利斯頓從小就膽大心細愛鑽研,14歲就進入愛丁堡大學研習,16歲被愛丁堡著名解剖學家約翰·巴克萊(John Barclay)聘為助理和解剖教員,18歲擔任皇家醫院的外科助理,後來又去倫敦醫院學習,孜孜不倦地積累手術經驗。

1818年,24歲的利斯頓被愛丁堡外科醫學院聘為教員,講授解剖學和外科手術。同時他還加入愛丁堡和倫敦的皇家外科醫師學會,成為當時入會年齡最小的成員。

一刀奪去三條命,做手術只圖快?大家可能誤解了這位外科醫生

年輕時的羅伯特·利斯頓丨Wikimedia Commons, Welcome collocation / 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利斯頓在解剖和外科領域越來越得心應手,超越了身邊的同行甚至師長。但很快他就失意於職場。這是因為利斯頓非常看不慣那些醫術拙劣的同行,常常對他們口吐芬芳,還為學術問題當眾狂懟上級領導,讓醫院的人都看他不爽。結果沒過幾年,皇家醫院就解僱了利斯頓。

離開了體制的利斯頓,對外科醫學的熱情未減分毫。

作為一個為手術而生的人,沒有什麼能把他和手術檯拆開

沒有手術室,利斯頓就臨時給患者租房搭診室,或者直接去患者家裡上門服務;助手不夠,他就請患者的親友來幫忙;其他外科醫生不敢治或者治殘了的病人,只要抬到他這裡,統統來者不拒,不管對方是富家子弟還是街頭乞丐,都一視同仁。

很快,憑藉精湛的醫術和對患者的仁愛,利斯頓的名字傳遍了大街小巷,找他看病的人絡繹不絕。

那時候,一個外科醫生能這麼受百姓歡迎是非常罕見的事。要知道,

19

世紀初的醫學界基本就是群魔亂舞,遍地都是“三無手術”

(無消毒無止血無麻醉),即便是當時歐洲著名的聖巴塞洛繆醫院,平均每四臺手術就能治死一個大活人。以至於“外科醫生”這個詞在當時聽起來約等於半個屠夫,若非萬不得已,許多人寧願病死也不願去找外科醫生。

1823年,就有患者因為害怕去醫院,讓睪丸腫瘤在他身上整整生長了12年!從兩腿之間一直垂到膝蓋以下,周長1米,重20公斤,那場面令人過目不忘。

一刀奪去三條命,做手術只圖快?大家可能誤解了這位外科醫生

利斯頓記錄的超大陰囊腫瘤病例 |Practical Surgery

終於,他鼓足勇氣找到利斯頓,藝高人膽大的利斯頓當然也接納了這位可憐的患者。他拿起手術刀,屏息凝神三下五除二就讓這個大瘤子滾蛋了。患者原本抱著赴死之心來看病,不料想做完手術不到三週就痊癒出院了,從此過上了健康快樂的生活。

毫無疑問,這臺手術的成功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類似的病例不計其數,

利斯頓在完成手術之會整理成論文,發表在《柳葉刀》等醫學雜誌上供同行們學習參考

,可謂臨床學術兩不誤。

速度不是唯一追求

利斯頓的個人影響越來越大,讓皇家醫院都無法坐視不管了。1827年,醫院領導迫於外界輿論壓力,不得不把利斯頓又給請了回來。於是,離職5年的利斯頓再次擔任起全職的外科醫生,他的創造潛能和手術技能充分釋放出來。

有一次,愛丁堡臨床外科教授安德魯·羅素 (Andrew Russell)正在給一位患者截肢,結果斷骨處的一條動脈流血不止,教授使盡渾身解數都無能為力。眼看患者就要休克了,站在一旁的利斯頓一把抄起截肢刀,從手術檯的木板上切下一塊木條,歘歘兩下削成圓錐形,對準血管口精準一塞,立刻就止住了血。患者得救了,眾人也被這種原地變出醫療器械的“魔法”驚呆了。

利斯頓根據自己的經驗改進了很多陳舊的手術方法

,他還發明瞭長腿板夾、骨鉗、“利斯頓手術刀”等外科手術器械,被沿用多年。

一刀奪去三條命,做手術只圖快?大家可能誤解了這位外科醫生

利斯頓設計的長腿板夾 |Practical Surgery

不過,利斯頓的目標還不止於此。他始終有一個執念,就是

竭盡所能去減少手術造成的疼痛

。他曾經說過:“讓病人受太多痛苦,是一個外科醫生的恥辱。”

但那時麻醉劑還沒有問世,止疼的最高配置就是烈酒一口+悶棍上頭,根本不靠譜。所以,

加快手術速度成了最優解

(還能有效防止病人死於失血過多或在手術過程中逃走)。

但只圖速度顯然還是不行的。拿截肢手術來說,一砍刀剁下去固然最麻利,但是會留下一個難以癒合巨大的創口,大部分患者都因感染而死。

利斯頓經過自己的摸索,在提升速度的同時開創了更先進的手術方式:

在截肢部位預留出“皮瓣”,然後鋸骨頭、扎血管、切肌肉,最後將皮瓣捲起來裹住整個創面做縫合

。雖然耗時久一點,但卻能利用患者自己的面板封閉傷口,減少失血和感染機率。類似的手術方式直到現在仍在使用。

一刀奪去三條命,做手術只圖快?大家可能誤解了這位外科醫生

一刀奪去三條命,做手術只圖快?大家可能誤解了這位外科醫生

高能預警:19世紀皮瓣截肢手術示意 | 《手術劇場》

今天一臺腿部截肢手術大約要用1~2個小時,但對於身高一米九,渾身腱子肉,一雙大巧手的利斯頓來說,幾分鐘就能完成。他能用一隻手按住患者腿部動脈,另一隻手迅速完成手術,出血量比別人用止血帶更少。

利斯頓還非常關注患者的

預後情況

。截肢手術完成之後,利斯頓還會幫助截肢患者設計義肢,改善他們術後的生活質量。甚至術後多年還不忘對病人做回訪,詢問他們的身心狀況。

儘管利斯頓的業績無人能及,無奈他多年來直言不諱口吐芬芳的個性讓他結下太多樑子,1833年,他再度職場失意,在申請教授職位時敗給了昔日的助手詹姆斯 賽姆(James Syme)。這一回,他選擇離開生活多年的愛丁堡。

1834年,利斯頓接受了倫敦大學學院的邀請,去新成立的學院醫院擔任外科醫生。臨走之前,愛丁堡人民依依不捨為他舉辦了隆重的歡送會。

“第一快刀”的過與功

利斯頓到了倫敦,便迎來了他事業的巔峰,喜提“倫敦第一快刀醫生”稱號。他的候診室裡經常擠滿了遠道而來的病人,每臺手術都有人年輕醫生前來實習圍觀(19世紀的手術室如同一個小劇場,手術檯四周有很多“觀眾席”對外開放)。

一刀奪去三條命,做手術只圖快?大家可能誤解了這位外科醫生

19世紀的“劇場”手術檯 | Wikimedia Commons,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 Public domain

為了增加氣氛,利斯頓在每場手術前後還會與臺下的觀眾們互動,經典開場白就是:“計時,先生們,請給我計時!” 只見他拆胳膊卸腿行雲流水,切鋸扎縫一氣呵成,嫻熟的動作,強大的氣場,讓眾人歎為觀止。

不過,

手術做得多,也難免會翻車

。利斯頓也曾在手術中也出現過重大失誤,成為“槽點”。

比如,他曾無視家庭醫生的建議,將一位患有頸部動脈瘤的男孩誤診成“膿腫”,斷言“這麼小的孩子怎麼可能得動脈瘤!”然後就切開“膿腫”做檢查。結果,男孩由於動脈瘤破裂當場失血過多而亡。

利斯頓流傳最廣的手術事故,就是開頭講到的那場死亡率300% 的手術。因為這次事故,利斯頓常常被描述成為了刷手速不考慮病人死活的瘋狂醫生。

然而,也有人對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提出質疑。首先這一說法的出處大多引用自一本講述手術事故的暢銷書,書中不乏記錄不實之處。而且從統計資料來看,利斯頓的外科手術平均死亡率約10%,而同時期外科手術的平均死亡率是50%,不難看出,利斯頓在保障患者生存這件事上甩其他醫生好幾條大街。

另外與很多人直覺中的不同,

利斯頓雖然精通手術,卻不濫用手術

。他對當時流行的放血療法和過度治療非常牴觸,他堅信許多疾病不需要醫療干預就能“自愈”,手術是患者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而同時代的大多數醫生都比較激進,病人有個頭疼腦的,能截肢就不放血,能放血就不開藥。

利斯頓會極力避免不必要的手術 | 節選自For Fear of Pain

不僅如此,他還擁有一些

當時非常超前的治療理念

。雖然那時還沒有微生物和消毒的概念,但利斯頓已經意識到保持“清潔”的重要,批判其他醫院裡那些亂七八糟的敷料和花裡胡哨的操作才是造成化膿感染的元兇。

所以,他在做手術前他會仔細洗手和換上乾淨的圍布(當時絕大多數醫生都對洗手和清潔工作不屑一顧,認為衣服上滿是血汙才能代表經驗豐富),並且禁止給病人使用敷料,他曾驕傲地說過:“我醫院裡的醫生已經忘了怎麼配敷料”。他強調手術中使用的紗布需要仔細清洗,並要求在截肢前給患者刮淨體毛,這個步驟在今天臨床上是常見的術前準備,被稱為“

備毛

”。

當時許多人並沒有意識到,

對這些習慣的堅持也是利斯頓手術生存率高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也為後來消毒理念的誕生帶來了啟發。

隕落在黎明之前

1846年,在利斯頓的職業生涯即將結束時,他再度創造了英國醫學界的新歷史,走上了他人生的最高峰。

那一年,大洋彼岸的波士頓,一位名叫莫頓的醫生髮現了一種能讓病人陷入昏睡的藥劑,沒錯,它就是掀起醫學界新革命的

初代麻醉劑——乙醚

。而利斯頓,正是首位成功在英國實施麻醉手術的醫生。

這名全歐洲第一個全程體驗無痛手術的幸運患者,名叫丘吉爾(Frederick Churchill),他的右腿需要截肢。手術當天,利斯頓走進手術室,沒有第一時間讓觀眾計時,而是拿出了一個玻璃容器。“先生們,我要用這個罐子把他迷暈。”

只見助手把一根橡皮管放在丘吉爾的嘴邊,讓他吸入乙醚,丘吉爾很快陷入昏迷。接下來,利斯頓風馳電掣一般做完了手術,耗時僅用28秒,是利斯頓平生做得最快的一場截肢手術。這一記錄至今無人打破。

一刀奪去三條命,做手術只圖快?大家可能誤解了這位外科醫生

羅伯特·利斯頓給麻醉後的患者做截肢手術 | Wikimedia Commons, Welcome collocation / 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刀光閃過之時,鋸聲已到耳邊”,大家啥都沒看清,丘吉爾的腿就已經沒了。過了幾分鐘,丘吉爾醒了過來,他大聲抱怨:“手術怎麼還沒開始啊?”,在場觀眾為此轟然雷動。

也許是心願已了,也許是預見自己使命將盡,利斯頓在完成這場載入史冊的手術後,第二年就因為動脈瘤破裂而離開人世。他的突然離去,讓整個醫學界都為之哀慟,超過500名他的學生、友人都前來參加他的葬禮。

利斯頓猶如一顆火流星,在黑夜中閃過最耀眼的一瞬,又永遠熄滅在凡間。而在他隕落之後,黎明已經到來,疼痛,這個籠罩在手術檯上無形的巨大壁壘已被擊碎。

一刀奪去三條命,做手術只圖快?大家可能誤解了這位外科醫生

19世紀乙醚麻醉手術室用的玻璃容器 | Wikimedia Commons, Welcome collocation / 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利斯頓逝世的100年後,《自然》雜誌給出了這樣的評價:“利斯頓沒有動聽的口才,沒有精妙的文采,對醫學理論也貢獻甚微。但

作為外科醫生,他揮刀使鋸如電光石火,其精湛的醫術令當時所有同行嫉羨不已、望塵莫及

。”

今天,在英國的外科博物館裡,陳列著三把利斯頓用過的手術刀。刀刃之上已不見一絲血跡,卻依舊無比鋒利熠熠生輝,彷彿訴說著200年前那個野蠻至暗時代裡,一個外科先驅不可復刻的奇蹟。

一刀奪去三條命,做手術只圖快?大家可能誤解了這位外科醫生

利斯頓發明的手術刀 | Wikimedia Commons, Welcome collocation / 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參考文獻

[1]Coltart D J 。 Surgery between Hunter and Lister as exemplified by the life and works of Robert Liston (1794-1847)。[J]。 Proc R Soc Med, 1972, 65(6):556-560。

[2]金樂帆, 谷曉陽。 外科醫生利斯頓:300%死亡率的背後[J]。 中國醫學人文, 2019, 005(011):P。58-61

[3]Peter Stanley, For Fear of Pain, British Surgery, 1790-1850

[4]Robert Liston, Practical Surgery, 1837

[5]obert Liston (1794–1847)[J]。 Nature

作者:莜柒

編輯:酥魚

排版:洗碗

一刀奪去三條命,做手術只圖快?大家可能誤解了這位外科醫生

歡迎填寫調查問卷,支援我們

一刀奪去三條命,做手術只圖快?大家可能誤解了這位外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