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中醫天天都要用到這個方,​一個方又能變化出13個名方,太漂亮了!

抓住一個基礎方,採用類方的形式,求出其變化的規律,是學習《方劑學》的一個好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執簡馭繁,舉一反三,便於記憶掌握。試舉二陳湯為例:

二陳湯的組成、功用與主治

二陳湯出於《和劑局方》,由半夏、陳皮、茯苓、甘草四味藥組成(原書有烏梅、生薑,現多不用)。半夏化痰和胃、降逆止嘔為主藥,陳皮化痰、理氣和中為輔藥,茯苓滲溼化痰、安神為佐藥,甘草和中、潤肺化痰為使藥。四藥相伍,具有理氣、和中、化痰的功效,既可用於肺氣失宣的咳嗽痰多,又可用於脾胃不和的嘔吐痰涎,還可用治肥胖痰溼之體見眩暈、驚悸、失眠等證候者。

二陳湯的類方變化

從二陳湯這個基礎方,可加減變化出不少類方,它們各具有不同的適應證。現從理肺化痰、和理脾胃、鎮靜安神三個方面加以歸納,列簡表如下:

表1  理肺化痰

表2 和理脾胃

表3 安神鎮靜

此外,還有柴陳湯,即二陳湯與小柴胡湯合用,有和解少陽、化痰溼的功用,能治少陽證兼夾痰溼者;蒿芩溫膽湯,即溫膽湯合碧玉散加青蒿、黃芩,有清肝膽、解暑熱、化痰溼的功用,能治暑熱傷於肝膽兼夾痰溼之證。

體會

1。二陳湯類方的臨床運用,總以胸腹脹滿、舌苔滑膩等痰溼證為辨證要點,

只要有痰溼的典型證候,不論新久、寒熱、虛實,都可用二陳湯加減變化施治。

2。

從類方的比較著手,尋其源流,考其宗祖,推其演變,求其法度,確是鑽研《方劑學》的一大捷徑。

根據對基礎方的不同加減變化的分折,可以看出各類方適應範圍的異同,並從中探討學術思想的演變。對複方的研究,也可以從基礎方著手,弄清楚配伍原理,再對照類方變化以觸類旁通,收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