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這次竟然是因為紅辣椒和薄荷?

冷熱敷,竟是今年諾貝爾獎獲得載體?

SAFE

北京時間

2021年10月4日諾貝爾化學獎因[不對稱有機催化方法]而共同授予德國化學家本亞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和美國蘇格蘭裔化學家戴維·麥克米倫(David W。C。MacMillan)。

諾貝爾獎,這次竟然是因為紅辣椒和薄荷?

時隔20年,繼酶與金屬催化之後,不對稱有機催化再次獲得諾獎。

簡言之就是兩位生物學家,在過去15年開拓性的研究中,和他們的同事發現了紅辣椒和薄荷醇能啟用神經系統中對熱和冷產生反應的感覺受體,以及壓力感應。

可以見得,紅辣椒和薄荷作為生活常物發現溫度受體而獲獎,似乎是始料未及又合乎情理。自然界的溫度廣義上有冷熱之分,狹義上作用於人體,也常作為疾病治療的手段之一。

狹義上的冷熱在乾眼臨床中應用廣泛,以燙熨治療貼、醫用冷療貼為靶點,受益於乾眼患者,以下結合其作用原理展開。

諾貝爾獎,這次竟然是因為紅辣椒和薄荷?

正如研究所知,辣椒素能啟用神經細胞引發疼痛,透過反向試驗推論出了熱感應受體——當溫度上升時,神經細胞被啟用,因此產生痛覺。痛覺源於神經層,是根源;而熱作用於面板表面,是關鍵。

其作用機制如下,瞭解了不同溫度在神經系統中的誘發電訊號。透過新發現的辣椒素受體TRPV1,當溫度上升讓人感到疼痛時,此熱感應受體就會被啟用。

諾貝爾獎,這次竟然是因為紅辣椒和薄荷?

在2020年中國乾眼專家共識分類中指出脂質異常型乾眼概念——由於脂質層的質或量出現異常而引起,如瞼板腺功能障礙(MGD)、瞼緣炎及各種引起淚液蒸發增加等因素造成的乾眼°。

MGD是瞼板腺分泌瞼酯功能紊亂,從而導致的淚膜穩定性下降,進一步造成眼表出現炎性反應和損傷′。異常瞼酯熔點改變後高達38℃-40℃,透過40℃-45℃熱敷溫度¨作用於瞼板腺,可熔化異常瞼酯,減少瞼板腺腺體阻塞,促進瞼酯分泌。

這就闡明瞭燙熨治療貼的作用機制,和臨床醫生開具處方的意義所在。

關於熱敷,臨床用途廣泛,便不再續言……

諾貝爾獎,這次竟然是因為紅辣椒和薄荷?

相較熱敷的認知廣泛,臨床上的冷敷似乎常被忽略。

早在薄荷醇之前,科學雜誌《Nature》一文中就有證實,沒有TRPM8功能受體的小鼠,缺乏感知低溫的能力。對於乾眼治療上,也有相關研究表示角膜冷感受器有助於淚液基礎分泌 ,醫用冷療貼就此用於淚液分泌減少的乾眼治療。

那什麼是冷受體呢?

冷受體廣泛存在於人體表組織,對體表溫度感知非常敏感,可引起神經反射,調節和保護機體。

諾貝爾獎,這次竟然是因為紅辣椒和薄荷?

TRPM8缺陷的神經元表現出薄荷醇和冷敏感性的喪失

這些冷敏感神經元可分為兩個不同的群體:大多數(77%)對薄荷醇敏感,顯示出快速啟用率。其餘23%的冷敏感神經元(佔所有神經元的5%)對薄荷醇、辣椒素和芥末油不敏感 。

人眼表具有豐富的冷受體,位於角膜和眼瞼表面,對因為淚液蒸發造成的溫度變化非常敏感,與乾眼發病密切相關。如果患者乾眼,就會導致角膜表面溫度降低,由此啟用冷受體,透過神經反射弧提高基礎眨眼次數,同時增加基礎淚液分泌 。

諾貝爾獎,這次竟然是因為紅辣椒和薄荷?

乾眼會導致眼表損傷,角膜表面的冷受體也會被損傷,降低敏感性。導致患者對淚膜不穩定缺乏敏感性,不能及時增加基礎淚液分泌和提高基礎眨眼次數,進而加重乾眼的病情 。

針對乾眼臨床,熱敷冷敷應用常具關聯性,作為院內治療與家庭護理的簡易治療方針,請默唸三遍:

熱敷是治療瞼板腺分泌不良導致的乾眼,熔化異常瞼酯;冷敷是治療淚液分泌減少型乾眼,刺激淚液分泌,還可消炎、鎮痛。

每天在時代的頭條中醒來,追求舒適的瞬間,是治癒成年人的一劑良藥。冷熱敷貼也成了乾眼患者治療疾病,與電腦一族緩解眼不適的常見處理方法,但其實際的治療意義還是常常被患者忽略,繼而造成配合度下降,影響治療效果,因此科學規範的讓患者認識到治療的價值,將有助於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小結

1、熱敷,熔化異常瞼酯,是治療瞼板腺分泌不良導致的乾眼。

2、冷敷,刺激淚液分泌,還可消炎、鎮痛,是治療淚液分泌減少型乾眼。

3、科學規範的讓患者認識到治療的價值,將有助於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Ocular surface wetness is regulated by TRPM8-dependent cold thermoreceptors of the cornea

2、Reid, G。 ThermoTRP channels and cold sensing: what are they really up to? Pflugers Arch。 451, 250–263 (2005)

3、D。M。 Bautista et al。, “The menthol receptor TRPM8 is the principal detectorof environmental cold,” Nature, published online May 30, 2007。

、Chin J Ophthalmol,June 2020,Vol。56,No。6

′、中華眼科雜誌,2017,53(9):657-661

¨、Chin J ophlhalmol,December 2020,Vol。56,No。12

n、部分說明來源於李紹偉教授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