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鏡下早癌、息肉等病變診斷體會

1

內鏡下早癌、息肉等病變診斷體會

內鏡下早癌、息肉等病變診斷體會

四川省蒼溪縣中醫醫院劉航醫師

內鏡所見:

循腔進鏡至回盲部。沿迴盲瓣進入迴腸遠端約15cm,所見迴腸遠端未見明顯異常。退鏡至距肛門約為48cm結腸可見一大小約0。6cm~0。8cm的息肉(活檢1塊)。

退鏡至距肛門緣約為32cm結腸區域性呈瘢痕樣改變,瘢痕表面粗糙、糜爛,瘢痕周圍未見明顯腫物及潰瘍。餘所見結腸黏膜光滑、完整且血管網清晰可見。直腸黏膜充血、略粗糙。

超聲內鏡示:

瘢痕處腸壁全層增厚,主要以腸壁的黏膜層增厚為主,最厚處約為0。27cm,區域性似可見低迴聲佔位,瘢痕處腸壁的黏膜下層、固有肌層及漿膜清晰、連續、完整。

內鏡診斷:

結腸息肉外院切除術後1月餘

1。結腸瘢痕樣改變(距肛門緣約為32cm),警惕病變殘留,建議複習外院診療結果。

2。結腸息肉(性質待病理,距肛門約為48cm),建議擇期內鏡下切除。

超聲內鏡診斷:

結腸瘢痕樣改變(距肛門緣約為32cm),主要位於黏膜層,區域性似可見低迴聲佔位,警惕病變殘留,建議複習外院診療結果。

心得體會:

臨床上所說的息肉,通常是指黏膜隆起性病變。腸息肉分為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兩大類,其中腫瘤性息肉主要指腺瘤性息肉,包括鋸齒狀腺瘤、管狀絨毛腺瘤和腺瘤綜合徵。

本例患者在外院行息肉切除術後,我院複查發現病變瘢痕處,黏膜表面粗糙、糜爛,繼我院病理示高級別瘤變。

因此,此病例提醒我們鑑別癌與非癌的重要性,癌和息肉相比,可見表面黏膜或隆起形態不規則,向臨近黏膜緩慢蔓延等不同表現,不過小的癌鑑別診斷困難,這種情況下NBI放大觀察有診斷價值,應用這種方法觀察微細血管結構和微細黏膜結構,進行癌和非癌鑑別。

另外結合靛胭脂染色、結晶紫染色、醋酸染色,能更好地觀察病變表面微結構,有助於鑑別息肉性質。

內鏡下早癌、息肉等病變診斷體會

內鏡下早癌、息肉等病變診斷體會

內鏡所見:

距門齒約為30~36cm3-8點位、37cm9-10點位、38cm11-1點位食管可見3處淺表平坦型病變,病變表面黏膜粗糙、覆以白斑,NBI+放大示IPCL分型為B1型,病變處碘染色不著色、區域性粉紅徵陽性,病變處食管壁活動度好。

碘染色後呈虎皮樣改變,以距門齒約為34cm8-10點位、39cm3-6點位為著。食管胃交界線距門齒約為40cm。賁門可見一淺表隆起型病變(距門齒約為40~43cm),病變表面黏膜充血、粗糙、糜爛,NBI+放大示分界線不規則表面微結構。病變周圍賁門至胃底黏膜充血、水腫、粗糙、糜爛。

超聲內鏡檢查示:

病變處食管壁增厚,主要以食管壁的黏膜層增厚為主,最厚處約為1。2mm,病變處食管壁的黏膜下層、固有肌層及外膜層清晰、連續、完整。病變處食管周圍未見明顯腫大的淋巴結。

賁門病變處胃壁增厚,主要以胃壁的黏膜層增厚為主,最厚處約為4。9mm,部分層次與黏膜下層關係密切,病變處胃壁的固有肌層及漿膜清晰、連續、完整。病變處胃壁周圍未見明顯腫大的淋巴結。

內鏡診斷:

1。賁門淺表隆起型病變(性質待病理,距門齒約為40~43cm),考慮為早期賁門癌,建議本院超聲內鏡檢查。

2。病變周圍賁門至胃底黏膜粗糙、糜爛(性質待病理),警惕病變累及。

3。食管淺表平坦型病變(性質待病理,距門齒約為30~36cm、37cm、38cm),考慮為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變,建議本院超聲內鏡檢查及內鏡下治療。

4。餘食管碘染色呈虎皮樣改變(性質待病理)。

5。慢性萎縮性胃炎(性質待病理),以胃體及胃竇為著。

超聲內鏡診斷:

1。賁門淺表隆起型病變(距門齒約為40~43cm),考慮為早期賁門癌,病變主要位於黏膜層,部分層次與黏膜下層關係密切,建議行內鏡下治療。

2。食管淺表平坦型病變(距門齒約為30~36cm、37cm、38cm),考慮為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變,病變主要位於食管的黏膜層,建議行內鏡下治療。

心得體會:

本例患者是食管及賁門兩處早期癌前病變,早期食管癌在內鏡下的表現。

我們都知道主要有:

1.黏膜色澤變化:

黏膜可出現紅區和白區, 紅區是邊界較清晰的紅色區域, 多表現為黏膜略微粗糙, 白區表現為邊界清晰、稍隆起的斑塊狀病灶, 無光澤;

2.黏膜和血管變化:

病變區域性黏膜出現增厚, 不再呈現為半透明狀, 導致黏膜下血管模糊, 不能透見,黏膜下出現血管網紊亂或血管阻斷;

3.形態學變化:

食管黏膜可出現糜爛、斑塊、粗糙、結節等改變, 以上三種表現為食管早癌的診斷提供了診斷依據。

早期賁門癌的白光內鏡表現並不具有明顯的特徵性,易與胃炎等良性病變的黏膜改變相混淆,需要特別注意對賁門與周圍黏膜表現不同區域的觀察(包括:色澤變化、黏膜粗糙或顆粒狀、區域性隆起或凹陷、黏膜糜爛、潰瘍或變形等),因此,內鏡下必須左右高位旋轉觀察賁門。

總之,在胃鏡檢查中應注意:

提高警惕, 不能只滿足發現 1個癌灶, 應仔細多方位觀察, 以防較小病灶被遮蓋或人為形成觀察盲區造成漏診 。

對淺隆起、糜爛、潰瘍等可疑病灶, 應多塊、多方位活檢,必要時採用色素或放大內鏡協助診斷。

總之,我們要認識本病和提高警惕, 從而規範操作,是進一步提高早癌診斷率,防止漏診的重要措施。

2

內鏡下早癌、息肉等病變診斷體會

內鏡下早癌、息肉等病變診斷體會

貴州省赤水市人民醫院周璇醫師

胃鏡所見:

距門齒約35cm2-3點位可見一大小約為1。2cm×1。0cm的息肉樣病變,病變表面黏膜充血、粗糙,NBI+放大示IPCL扭曲、擴張,病變處碘染色區域性不著色(活檢一塊)。

食管胃交界線距門齒約為38cm,交界線黏膜充血、粗糙。賁門、胃底及胃體未見明顯異常,胃竇部黏膜充血、粗糙,幽門圓、持續開放。所見十二指腸球部及降部未見明顯異常。

胃鏡診斷:

1。食管息肉樣病變(性質待病理,距門齒約為35cm),考慮為食管乳頭狀瘤,建議本院超聲內鏡檢查及內鏡下治療;

2。反流性食管炎,建議對症治療。

超聲內鏡:

病變處食管壁可見一橫截面積為5。5mm×4。5mm的中等偏低迴聲佔位,病變主要位於食管壁的黏膜層,病變處食管壁的黏膜下層、固有肌層及外膜清晰、連續、完整。病變處食管周圍未見明顯腫大的淋巴結。

超聲內鏡診斷:

食管息肉樣病變(距門齒約為35cm),考慮為食管乳頭狀瘤,病變主要位於食管的黏膜層,建議行內鏡下治療。

心得體會:

食管乳頭狀瘤(食管乳頭狀瘤)為鱗狀上皮的息肉樣良性腫瘤。發病率為0。01%~0。05%,男女均可發病。發病年齡多在中老年人。

常位於食管中下段。因乳頭狀瘤有惡變可能,因此應積極治療。腫瘤小可在內鏡下摘除或鐳射切除,腫瘤較大需經食管區域性切除。絕大多數病例透過內鏡下摘除治療,長期無復發。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是近年來出現的一項新的治療手段,也是臨床應用前景很好的技術,讓更多的早期消化道癌能夠在內鏡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開腹手術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

ESD與剖腹手術及以往EMR等內鏡治療方法比較,具有四方面優勢:1。創傷小;2。患者可接受多個部位多次治療;3。使醫生獲得完整的組織病理標本以供分析;4。對於面積較大且形態不規則或合併潰瘍、瘢痕的腫瘤進行96%以上的切除率,以減小復發機率。

內鏡下早癌、息肉等病變診斷體會

內鏡下早癌、息肉等病變診斷體會

胃鏡所見:

食管未見明顯異常,食管胃交界線距門齒約為38cm,賁門未見明顯異常。胃底可見一大小約為1。0cm×0。8cm的息肉樣病變,NBI+放大示病變可見不規則表面微結構及不規則表面微血管。胃體未見明顯異常,胃竇部黏膜略粗糙,幽門圓、持續開放。所見十二指腸未見明顯異常。

胃鏡診斷:

胃底息肉樣病變,考慮為早期癌,建議內鏡下治療。

超聲胃鏡檢查所見:

病變處胃壁內可見一大小約10。7mm×5。0mm中等偏高回聲佔位,病變主要來源於胃壁的黏膜層,病變處胃壁的黏膜下層、固有肌層及外膜清晰、連續、完整。病變周圍未見明顯腫大淋巴結。

超聲內鏡診斷:

胃底息肉樣病變,病變主要位於胃壁的黏膜層,建議行內鏡下治療。

心得體會:

該患者經病理活檢提示黏膜內癌。胃腸道黏膜腺上皮的原位癌難得發現,通常檢見的早期惡性病變為黏膜內癌,即在黏膜層內呈現顯著異型的細胞並排列成異型腺管,已突破基膜可見共壁結構和出芽浸潤;黏膜內的這種癌變灶可侵及但未侵破黏膜肌層,也稱為早期癌。在染色放大胃鏡及超聲胃鏡聯合檢查下,並經病理進一步證實。

隨著內鏡器械的不斷髮展,ESD已成為消化道早癌的首選治療方法。ESD術前確定病變深度、範圍很重要。可以透過普通胃鏡、放大胃鏡、染色胃鏡觀察病變的形態,透過超聲內鏡觀察病變的深度。

本例為胃底近賁門病變,應結合術前檢查確定病變標記範圍。胃角病變應從肛側開始切開,此處操作較困難,需要翻轉鏡身操作,術中可能出現靠近病變困難,需要控制胃內氣體量。

術中應注意保持良好的視野,及時處理術中出血,剝離時應結合重力,必要時應用牽引等輔助技術。

3

內鏡下早癌、息肉等病變診斷體會

內鏡下早癌、息肉等病變診斷體會

江西省于都縣人民醫院範秤來醫師

內鏡所見:

食管未見明顯異常,食管胃交界線距門齒約為40cm,賁門及胃底未見明顯異常,距門齒約50cm胃體小彎側可見一息肉樣隆起,表面黏膜充血、粗糙、發紅(活檢1塊);胃體竇交界大彎側可見一侷限性隆起,隆起寬基無活動性,隆起表面尚光滑、完整。胃竇部黏膜充血、粗糙,幽門充血、水腫,所見十二指腸未見明顯異常。

內鏡診斷:

1。胃體竇交界侷限性隆起,建議本院超聲內鏡檢查除外胃壁內佔位或壁外佔位;

2。胃體小彎息肉樣隆起(性質待病理);

3。慢性非萎縮性胃炎,Hp陽性,建議治療後複查。

超聲內鏡所見:

胃體竇交界可見一侷限性隆起,隆起寬基無活動性,隆起表面黏膜尚光滑、完整。超聲內鏡檢查:隆起處胃壁可見一大小13。6cm×3。9mm的中回聲區域,病變回聲不均勻,病變邊界尚清楚,病變主要起源於黏膜下層,隆起處胃壁的其餘各層尚清晰、連續、完整。超聲探測範圍內未見明顯腫大淋巴結。

超聲內鏡診斷:

胃體竇交界侷限性隆起,隆起處胃壁內中等回聲區域,異位胰腺?建議密切隨診,定期複查。

心得體會:

本病例考慮為胃竇異位胰腺病變,超聲內鏡下表現為病變處不均勻的中回聲區域,邊界清楚,起源於黏膜下層的病灶,追問該患者病史,無明顯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無反酸、噯氣、燒心,無消瘦等明顯消化道症狀,因常規胃鏡檢查發現病變。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異位胰腺的基本概念,異位胰腺又稱迷走胰腺,凡是在胰腺本身以外生長的,與正常胰腺不相連的零星胰腺組織,均稱為異位胰腺。異位胰腺病因尚不清楚。

臨床症狀不一,常見有梗阻型、消化道出血型、潰瘍型、腫瘤型、憩室型、隱匿型。內鏡下表現可清楚看見突入腔內的隆起性病變,或可見潰瘍,甚至異位胰腺的開口,活檢可能獲得病理學診斷,基於胰腺異位常埋於黏膜下,甚至更深層,故活檢較難取的異位胰腺組織,大部分診斷有待於術後的病理結果。

治療上,一般對於無症狀的胰腺異位可無須治療,有症狀的胰腺異位,特別是併發梗阻、潰瘍、出血、腫瘤時應予以手術切除,手術根據病變的層次結構及部位、大小,可選擇內鏡下ESD術或外科手術治療。

透過本病例的學習,在內鏡檢查發現胃竇部分黏膜隆起,表面光滑或凹陷,但色澤同周邊大致相仿時,需警惕異位胰腺,通常的做法大多數先行區域性黏膜活檢,但因活檢對於黏膜下病變多難以診斷,且可能出現誤診。

故進一步行超聲胃鏡檢查,判斷病變的層次結構及邊界,同時可以觀察隆起病變周圍及胃壁外情況,必要時可針對性再次活檢,故超聲胃鏡檢查對於黏膜隆起性病變具有不可替代的診斷價值。

內鏡下早癌、息肉等病變診斷體會

內鏡下早癌、息肉等病變診斷體會

內鏡所見(6-19):

食管黏膜略粗糙,食管胃交界線距門齒約40cm,賁門未見明顯異常,胃底可見散在瘢痕樣改變,疤痕表面黏膜充血、粗糙。

距門齒約為43~45cm胃體小彎側可見一潰瘍性病變,病變潰瘍底深且覆以白苔,潰瘍周圍黏膜粗糙、糜爛,區域性胃腔略僵硬,蠕動欠佳。

餘胃體至體竇交界大彎及前壁黏膜可見散在瘢痕樣改變,瘢痕表面黏膜充血、粗糙,胃竇黏膜充血粗糙,幽門充血、粗糙,所見十二指腸未見明顯異常。

內鏡診斷:

胃瀰漫大B淋巴瘤6週期化療後1月餘:

1。胃體小彎側潰瘍性病變(距門齒約43~45cm),與2019-4-1我院胃鏡結果相比較,潰瘍較前加深,具體結合臨床;

2。胃底、胃體及胃竇交界散在疤痕樣改變,考慮為治療後改變,建議密切隨診,定期複查。

內鏡所見(8-16):

食管黏膜略粗糙,食管胃交界線距門齒約40cm,賁門未見明顯異常,胃底可見散在瘢痕樣改變,疤痕表面黏膜充血、粗糙。

距門齒約為43~45cm胃體小彎側區域性黏膜呈瘢痕樣改變,表面充血、粗糙、發紅,瘢痕處未見明顯腫物與潰瘍,餘胃底、胃體至體竇交界大彎及胃竇黏膜可見散在瘢痕樣,瘢痕表面黏膜充血、粗糙,胃竇黏膜充血、粗糙,幽門充血、粗糙,所見十二指腸未見明顯異常。

內鏡診斷:

胃瀰漫大B淋巴瘤6週期化療後3月餘:

1。胃體小彎區域性黏膜呈瘢痕樣改變(距門齒約43~45cm),與2019-6-19我院胃鏡結果相比較,有所好轉,具體請結合臨床;

2。餘胃底、胃體及胃竇交界散在疤痕樣改變,考慮為治療後改變,同前相仿,建議密切隨診,定期複查。

心得體會:

這是一個診斷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患者,患者為中年男性,約半年前因“腹痛、發熱”就診,行胃鏡檢查提示胃多發性潰瘍,病理及免疫組化證實為淋巴瘤,已行靜脈化療,化療1個月後複診,提示部分潰瘍有所加深,但大部分潰瘍已形成潰瘍瘢痕,效果理想,且經治療後,患者腹痛症狀已緩解,無明顯特殊不適,考慮治療效果較好。

淋巴瘤內鏡下表現通常為病變大,範圍廣,以胃體為主的多部位侵犯,表現為大的潰瘍,廣泛小結節或小息肉樣病變,可形成鵝卵石樣外觀。潰瘍型胃癌內鏡下多表現為潰瘍較大,直徑大於2。0cm,潰瘍基底汙穢、出血、不平,潰瘍邊緣不整,常有出血,周圍黏膜呈堤壩樣隆起,高低不平呈結節狀,顏色發灰、僵硬,較脆,與周圍黏膜分界清楚。

透過該病例的學習,讓我想到對於胃內多發潰瘍性病變,且邊界清楚,但臨床懷疑惡變的情況下,常規活檢當然極為重要,但活檢是否能獲得確切的診斷,對於病理水平較高的醫院來說,活檢位置及標本較好,診斷上可能較為容易,但是如果對於基層單位,單純活檢病理可能回報惡性病變,無法確定性質,此時需進一步行免疫組化以進一步明確診斷,因為進展期胃癌的治療與淋巴瘤存在極大的差異性,且預後也不盡相同。

作者:小早 來源:早診早治與健康

內鏡下早癌、息肉等病變診斷體會

消化界長期徵稿:原創稿件及特約作者招募!

投稿郵箱:

DDP@high-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