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下背痛的手法治療

背痛是人類常見及最能忍受的問題。大約90%的人在生活中都會有背痛問題,且全球都將此問題列為失能等級。

中、下背痛的手法治療

只要我們有背部疼痛,就會伴著下背痛(LBP) ,人們在很久之前就在探討背痛的解決方式。有文字的記載是3500 年前古埃及的艾德溫·史密斯紙草文稿的手術介入。

在近代的醫學史上,發現背痛產生的主因會源於許多不同的機制,包括骶髂關節的轉移痛、神經發炎;肌肉風溼(纖維肌痛症)、精神性問題;腰方肌(QL)痙攣;椎間盤問題;腹橫肌肌力;多裂肌大小;近十年則強調核心穩定 。

每一種理論都是證實背痛問題的重要一環,但約85%的背痛患者始終不知道原因, 並繼續找原因及有效的治療。近期,有少數學者找出一些不明原因的相關因子:很有可能為胸腰筋膜。

中、下背痛的手法治療

胸腰筋膜(TLF) 或稱腰背筋膜,包覆並且區分了脊椎後側的肌群,在解剖學上認定為下背部重要的結締組織之一,將背闊肌與臀筋膜相連 。另一方面觀察,可發現此區結構是非常複雜的,其包覆了多種下背的肌肉,並從頸部(與深頸筋膜相連)連線至骶骨及骨盆的髂嵴。

中、下背痛的手法治療

其與沿著背後中線附著的腰椎體及脊韌帶不同,其主要是附著在肋骨外圍。TLF包覆許多結構被列為下背痛的元兇之一,其包含脊韌帶、腰方肌(QL) 、橫向脊肌(包括豎脊肌和多裂肌)。此外腹橫肌、腹斜肌、橫膈肌等也為其中。

近期研究筋膜的感覺及疼痛,發現在背部的TLF 存在許多傳遞疼痛的遊離神經末梢以及機械性受器,而且下背痛(LBP) 的TLF比一般人還要來的厚實。

由於TLF是一條連線軀幹斜向至對側下肢之樞紐,所以是行走、跑步、投擲等含對側動作的當下,本體覺及機械性控制之重要結構。其如同全身連線者,可直接影響患者狀況,包括:

中、下背痛。

再發性的胸椎或下背緊繃。

脊椎僵硬且旋轉或彎曲受限制。

中、下背痛的手法治療

對側的手、腳動作受到限制。

肋骨以及背部的動作受限,進而影響呼吸。TLF也會間接影響其他情況,例如髖部或是骶髂疼痛、枕骨下疼痛、足底筋膜炎等區域之筋膜,都會間接連線起來。

髂嵴手法

下背筋膜的理解對於開始髂嵴手法非常重要, TLF的下外層筋膜會連線到髂嵴上;因為髂嵴是脊椎最大及最外側,髂嵴的上下兩端是許多組織的起止端,所以當我們對此處做處理時,我們也處理了腹橫肌、腹內斜肌、腹外斜肌及髂肋肌群。在準備下背痛的處理時,就要先鎖定哪些結構與髂嵴有所連線。

輕握拳頭並以指關節處感受髂嵴緣。用兩指關節去包覆髂嵴緣 。在某些長期下背痛或拉傷的患者,你會摸到厚實的筋膜糾纏在此。從外側開始處理, 慢慢的按壓下去,感受組織的軟化。

中、下背痛的手法治療

中、下背痛的手法治療

此時會因刺激高爾基腱受器反射促使筋膜回到正常張力。所以等待對於我們的治療是很有效益的,我們影響的區域遠比軟拳接觸的小範圍來得大;此技巧也作為準備處理腰部TLF的前置作業。

其中你會感受到組織會變軟,然後從一開始的接觸點慢慢滑動至下一點。一樣繼續等待;組織會軟化讓你能滑動至下一個點。越往髂嵴內側滑動,可以摸到許多肌肉的附著點,如腰方肌(QL)及髂肋肌群。

第一次處理時速度儘可能放慢,可採取偏向處理淺層組織的方法。在其他部位一樣保持此處理方式,直到摸到了髂後上棘(PSIS) 。可重複此手法並稍微加重力道或是換下一個手法。

髂嵴手法

適應症:

中、下背痛。

再發性的胸椎或下背緊繃。

脊椎僵硬、旋轉或彎曲受限制。

對側的手、腳動作受到限制。

肋骨及背部的動作受限進而影響呼吸。

目的:

增加TLF 各層間的分化以及彈性。

將附著在髂嵴上肌肉之不正常張力減緩。

作為處理深層筋膜的前置作業。

說明:

患者需側躺:

用指關節輕握拳並觸診感受髂嵴上淺層的TLF。並用輕柔的靜態按壓將組織放鬆。

從外側輕柔的按壓並慢慢的往內側滑動至髂後上棘。

可以漸進式的增強力道來重複此手法直到感受到TLF的附著點。

胸腰筋膜手法

處理位在髂嵴上TLF的下端附著處可以讓下背得到很大的舒緩。TLF 的組成雖然緻密,但也是分別有許多鬆散且細薄的纖維組織組成;這些薄層可以讓整個TLF在軀幹和肢體做動作時能有正常的滑動。如同上述;滑動不足與下背痛是有關聯的 ,所以恢復各層的滑動是我們該做的事情。

淺層及後層

下背至面板有分好多外層,有深層、有淺層。包含後層(最外層)包覆豎脊肌、多裂肌群及背闊肌 。

中、下背痛的手法治療

輕握拳然後慢慢壓在髂嵴與第12肋之間,用最小可滑動的力量慢慢的從外側移動至內側,耐心的等待摩擦力下降。切記不要使用潤滑劑。

摩擦手法會讓各層之間達到分化的療效,並確保施予給患者的力量是舒服的;TLF的中間層分佈較多筋膜,並且有時比深層筋膜還要敏感。去感覺被處理過之筋膜能輕易與其它層滑動。重複此手法直到你能摸到骨盆與肋骨之間的軟組織。

在此過程可以請患者慢慢的主動參與動作,例如將膝蓋慢慢地往胸口彎起來,或是往頭的方向彎起來。這會加強高爾基腱受器等神經系統的刺激而增加放鬆的效果。

豎脊肌和多裂肌層

這兩群肌肉位於TLF後層至中層之間。許多人在練習的時候都習慣請患者在趴姿下做豎脊肌,但後層是又厚又大塊的組織。如果請患者側躺,運用地心引力的作用介入,可以有不一樣的結果 。

中、下背痛的手法治療

整個肌肉群是好幾英寸厚的,也構成腰椎的肌肉群。記得要處理筋膜而不是在表面滑動,在豎脊肌厚實的外側面深壓切入,把床放低或是高跪在床上讓你能在患者上方使用身體重力幫忙來使力。

中、下背痛的手法治療

如果患者的骨盆至肋骨間距夠的話,可以用手肘代替指關節過程中確保使用整個前臂而不是手肘單點;可以選用較平的尺側面。過程中不要產生疼痛,處理時的速度可以放慢,用前臂去感受組織狀態比執意徒手處理來得重要。

中、下背痛的手法治療

慢慢等待厚實的筋膜軟化。記得靜態深壓,不用去滑動TLF 其肌肉以及包覆的筋膜張力會慢慢地變化。

如同之前的變化方式,可以請患者在按壓過程中配合主動移動, 此手法可帶動筋膜動作,幫助患者重新找回動作的起始,可幫助神經肌肉再教育。

當按壓到較深層時,會比較敏感,移動患者的速度記得放慢,並請患者慢慢移動髖部彎曲或伸直、手臂往前伸、軀幹彎曲或是搖動。如果時間夠你可以處理深部一點,並請患者移動肢體去帶動有連線到脊椎的筋膜。

腰方肌層

位在豎脊肌前方,且位於深部,可以在中層至前層的胸腰筋膜(TLF) 看到腰方肌(QL)  。QL為穩定軀幹及骨盆的關鍵點之一;是一個姿勢性肌肉,身體側彎、維持平衡、走路及呼吸時皆會參與。

中、下背痛的手法治療

徒手練習者必須要知道此結構與背痛的關聯性, QL及其筋膜(平均來看,筋膜本身的末梢神經比肌肉多六倍之多)可以是背痛的主要因素之一。

只要沿著髂嵴由外往內即可找到QL及其筋膜的附著點。此時可以用兩個大拇指去分離QL 層,切記不要過度伸直你的大拇指或是施過大的力量於此。

中、下背痛的手法治療

處理技巧如之前所述,可請患者主動參與,一樣靜態按壓,力量慢慢加深,一路處理至QL 終端其附著於第12 肋骨。患者主動呼吸以及髖部的動作可以考慮加入。

腰胸筋膜手法

適應症:

中、下背痛。

再發性的胸椎或下背緊繃。

脊椎僵硬且旋轉或彎曲受限制。

對側的手、腳動作受到限制。

肋骨及背部的動作受限進而影響呼吸。

目的:

增加TLF各層間的分化以及滑動。

增加脊椎與軀幹的活動方式。

找回肢體的起始動作,及增加與軀幹與肢體之間的本體覺。

說明:

患者需側躺:

用指關節輕握拳並按壓髂嵴至第12 肋間之區域。

靜態按壓(不滑動) ,等待肌肉組織張力改變,並加入主動動作。

代替方式可用前臂做深層按壓。

動作:

動作依照個別狀態漸進式給予:

髖部彎曲(膝蓋碰胸口),髖部外展、內收。

肩膀屈曲、外展。

骨盆傾斜。

配合呼吸。

注意事項及禁忌症:

避免按壓橫突以及浮肋。

漸進式給予並且注意是否有椎間盤疾病以及避免不穩定。

如果有突發性的強烈下背痛則轉介給專家做特別評估。

正確地應用已被證實其安全以及有效性。過去20 年來,各大洲在繼續教育訓練教授此手法。然而,以下有幾點注意事項:

在側躺姿勢下處理,要注意浮肋以及橫突此兩敏感且易受傷之結構。不要直接壓在橫突,很容易在此區域造成壓傷的瘀青。維持舒服地按壓;不要摩擦於你觸診到的結節或是突起處,其可能為骨頭。

此手法對於輕度至中度慢性下背痛的患者很有效。近期的背部受傷或是手術的相對禁忌症。

有突發性的強烈下背痛需轉介給專家做特別評估,如物理治療師、整脊醫師、醫師等。由於下背痛可能為某一個嚴重的情況,所以治療者要更加小心此情況產生。

椎間盤疾病:直至目前,椎間盤問題(突出、破裂、退化等等)與許多型別的下背痛有關 。

然而1980 年後,椎間盤造成的下背痛就比較少見了,近期研究發現椎間盤的問題其實不太會出現疼痛。大部分的症狀是非對稱的,且40歲以上有超過60%的人在醫學上有發現退化問題,少數人會伴隨疼痛。

對於有椎間盤相關問題的患者最怕太快放鬆為了維持穩定所代償變緊的肌肉及筋膜,可能加劇不穩定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