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息肉切除後仍有爆發結腸癌的風險?

腸道內出現的息肉,很多時候我們選擇切除。

研究表明,80%~95%的大腸癌是腸息肉慢慢演變而來,及時切除息肉就能有效預腸的發生。

為什麼息肉切除後仍有爆發結腸癌的風險?

那是不是我們把腸息肉切除後,就不會爆發結腸癌了嗎?

其實不一定。

去除息肉並不能將風險降低到低於一般人群的風險。

首先,息肉患者天生就有患結直腸癌的高風險,儘管切除會破壞致癌過程,但仍可能有複發性病變的風險,這再次凸顯了監測的重要性。

第二個原因是低質量的結腸鏡檢查可能會導致息肉切除不完全或遺漏一些重要病變。這使息肉患者患癌症的風險更高。

息肉切除後,定期監測非常重要

除了高質量的結直腸鏡檢查以外,就要有定期監測。

即使是切除了息肉,環境沒改變,遺傳因素不會改變,所以仍然有復發的可能,所以即使切除後,也要定期複查,這個很重要。

一般認為要到80歲後腸道長息肉才會逐漸停止,尤其肥胖、高血脂和有息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長息肉。

因此,如果腸鏡檢查發現有息肉,雖然予以切除術,患者千萬莫大意,仍要定期複查,尤其是息肉數目較多、息肉大、腺瘤性息肉者更要複查!

為什麼息肉切除後仍有爆發結腸癌的風險?

腸鏡下切除息肉創傷小恢復快,但息肉的殘端可能會復發再長出息肉,區域性複發率達10%~35%!

為期兩年的一項監測發現:65%~75%息肉切除後又有了新生或復發的息肉。

術後第一年再發生息肉的危險性是正常同齡人的16倍,直到4-6年後才與一般人群相似;

復發瘤切除後,再次復發者仍佔1/3,尤其是直徑大於2cm息肉的複發率更高。

何時複查?如何複查?

醫生通常會根據結腸鏡病理檢查結果、切除完整性、腸道準備、健康狀況、息肉家族史和既往病史等來決定複查時間。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推薦:

1、結直腸癌高危人群結腸鏡篩查時間是3年;

2、對於中低危息肉切除術後複查時間建議在1~3年內;

3、對有下列情況時建議短期在3~6月內複查一次腸鏡:

腸道準備欠佳,影響檢查視野者;

因各種原因上次未能完成全結腸檢查者;

一次切除息肉總數超過10例者;

大於1 cm的廣基息肉採用分片切除者;

大於1 cm絨毛息肉伴重度異型增生;

息肉已區域性癌變未達黏膜下層或超過黏膜下層不願追加手術切除者。

同時,如果曾經有結腸息肉病史、家族史的病人,也應該加大複查頻率。

單發息肉切除、病理證明是良性的,剛開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腸鏡,連續2-3年檢查不復發,說明這個人息肉復發的機率小,之後可以改為每5-10年查一次。

為什麼息肉切除後仍有爆發結腸癌的風險?

預防是關鍵

結腸息肉的發病原因目前並不完全清楚,那麼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不要久坐、減少高脂肪高蛋白飲食、戒除菸酒、適當運動之外,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時做個腸鏡,尤其是40歲以上人群。

早點發現並儘早切除它,以絕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