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頸椎病,前路手術與後路手術有什麼區別?

專家簡介: 侯洋

副主任醫師、留美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脊柱外科 副教授

頸椎病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見病,是由於頸椎間盤退變及其繼發性改變刺激或壓迫鄰近組織,並引起各種相應表現的退變性疾病。頸椎病所累及的頸髓是中樞神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受壓、受損後所引起的肢體麻木無力、疼痛、感覺異常、頭疼、暈厥、行走不穩、軀體“束帶感”等是頸椎病的典型症狀。

同樣是頸椎病,前路手術與後路手術有什麼區別?

及早治療可以較快緩解椎管和血管狹窄的情況,而當病情加重時,人體自身會產生一些保護性動作,形成不良姿勢,從而影響鄰近的頸椎。就相當於一個磚縫鬆了,其它磚縫也容易隨著鬆掉,此時再手術就更加困難了,而且效果也不一定能夠保證。另外,頸椎病患者剛開始時往往不注意治療,脖子疼時該幹活還是幹活,但實際上脊髓已經受壓了,若遇上緊急事件,比如開車沒系安全帶,當突然剎車時,受壓的脊髓突然受到牽拉就容易導致癱瘓;有的病人還會因為意外摔倒導致四肢癱瘓。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一般年輕患者區域性的韌帶還未完全鈣化、彈性較好,周圍骨質增生程度也不太重,便可以透過理療和牽引等保守治療方法來矯正。保守治療的可以放鬆肌肉、適度糾正不良曲度、改善迴圈、促進水腫及炎症性物質吸收,雖可在一段時間和一定程度上減輕症狀,但不會從根本上解除客觀存在的機械性壓迫,更多的適用於病情較輕且沒有椎管狹窄的患者,如單純的頸痛或一過性的手麻。如果透過症狀、體徵和影像學表現(X片、MRI等)證實存在明確的脊髓、神經根嚴重壓迫等手術指證,就需要採取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頸椎病有兩方面的作用,第一,患者是由於椎管狹窄和血管狹窄而出現一些症狀的,因此手術治療的第一個目的就是減壓,只有把壓迫神經和血管的組織,比如突出的椎間盤、增生的韌帶和骨贅等切除掉,才能解除壓迫。第二,僅僅減壓還不行,就好比牆上的磚縫把手夾住了,把磚掏空了手指就能抽出來了,但同時磚縫也會鬆掉,整面牆就容易垮。因此,減壓的同時還需要穩定頸椎,就好比把鬆掉的磚縫再填補固定起來,增強穩定性,否則牆垮了就等於脖子歪了。

頸椎病有什麼樣的術式,適合什麼樣的情況呢?

簡單來說,頸椎病的術式分為前路手術和後路手術兩種。兩者都具有減壓和穩定脊柱的雙重作用,但適應情況有所不同。

同樣是頸椎病,前路手術與後路手術有什麼區別?

前路手術一般是直接減壓,可切除椎間盤及骨贅而不直接干擾脊髓,減壓後透過椎體間植骨,去除脊椎不穩因素,包括融合固定手術和非融合手術(頸椎人工間盤置換)。人有七節頸椎,有六個頸椎間盤,大部分患者都是單節頸椎發病。如果是單節段病變,頸椎前路手術肯定是首選方案;雙節段及更多節段病變的患者比較少,所以做後路手術的患者要相對少一些。前路手術的優點是創傷很小,患者恢復快。一般在患者頸部前方切一個2~3公分的小口就能到達椎體的前方,而且是沿著肌肉紋理開刀,對正常的結構破壞很少,病人術後恢復很快,有些患者兩三天就能出院。

但是前路手術的風險比後路手術高,因為頸椎前方有一些很重要的結構,頸椎前面一側是大血管,一側是氣管和食管。所以頸椎前路術,一旦有併發症就是非常嚴重的。當然隨著手術技術的提高,這種併發症的風險也越來越低,這也是頸椎前路手術現在開展的這麼普及的原因。

常規的後路手術包括各種椎板切除術、椎板成形術等。頸椎後路的手術往往是針對多節段的頸椎病,如果出現了兩三個節段的頸椎同時受壓迫,那麼從前路做手術的風險比較高,手術時間也會比較長。做後路的手術,患者的神經根功能得到比較好的改善,而且可以保留頸椎的活動度。

同樣是頸椎病,前路手術與後路手術有什麼區別?

頸椎後路手術的風險比頸前路手術要小,因為後路手術完全是在脊髓外做操作,不會直接去觸碰脊髓,對脊髓沒有壓迫,不會造成進一步的損傷。但是後路的手術的減壓是間接減壓,對脊髓前方的壓迫並沒有完全解除,主要是通過後方減壓以後脊髓向後移來緩解症狀的。這要依賴頸椎的整體生理曲度,如果頸椎的生理曲度很好,脊髓後移空間比較大,效果會比較好;如果頸椎曲度不好(頸椎已經變直、或者區域性有後凸畸形),可能就不能做後路手術了。

需要強調的是,選擇術式要根據病人的壓迫部位、程度和性質來決定。尤其是壓迫性質。原則是哪裡有壓迫,手術就從哪裡進入。若是前方的壓迫,那就從頸部前方做,後方壓迫就從後方做。有些特殊的情況,如患者發生韌帶骨化,且硬得很嚴重,即使壓迫在前方,也只能從後方去除。臨床實踐中,醫生一般根據具體病情特點和自身技術熟練程度,酌情選擇前路或者後路手術,甚至前後聯合手術。

手術後原有的疾病症狀都會好轉嗎?一般多長時間會改善?

通常情況下,如果減壓充分,那麼手術的效果會立竿見影,由壓迫造成的症狀都能夠緩解。但是手術過程中還要保證避免損傷脊髓和神經根,否則病人術後的症狀還會加重。 原則上,術後3-5天頸椎病的症狀就會好轉,術前疼痛的患者,術後第一天應該就能緩解,肢體麻木的患者,症狀恢復的時間相對會長一些。就好比指頭夾在門縫裡一樣,只要開啟門縫,手指就不會那麼疼了。

術後頸椎病還會復發嗎?頸椎病有一定的複發率,但復發的機率是和自己的生活習慣相關的。如果做完手術以後自己非常在意,還是把自己當做一個患者來看待,減少低頭伏案工作的時間,注意枕頭的高低程度,是能夠延緩病情的發展,降低復發機率的,反之亦然。

同樣是頸椎病,前路手術與後路手術有什麼區別?

術後在生活上飲食休息上需要注意:

第一,要注意休息,避免頸部的過度活動;

第二,注意日常姿勢:儘量不要低頭伏案工作,減少看電腦玩手機的時間,儘量睡硬床,別睡軟床,枕頭需要選擇一個合適的高度(一般來說,最合適的枕頭高度,應該是枕頭的高度應恰好略高於自己一側的肩寬,側睡下去以後,枕頭的高度正好與肩寬匹配;仰臥睡覺時,枕頭儘量墊在脖子下面,讓頸椎有一定的支撐);

第三,儘量避免受外傷。

一般建議患者術後第一年之內複查四次,術後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一年複查四次,病情穩定後,每年複查一次就可以。

專家介紹:

同樣是頸椎病,前路手術與後路手術有什麼區別?

侯洋

副主任醫師、留美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脊柱外科 副教授

擅長

熟練開展脊柱外科各種常規及高難度手術,包括脊柱骨折復位內固定術,腰椎管狹窄全椎板切除減壓內固定術、腰椎滑脫後路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頸前路椎間盤切除減壓植骨融合術(ACDF),頸前路椎體次全切椎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ACCF),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術(CDR),頸後路單開門及雙開門手術,枕頸融合術等高難度脊柱手術,能熟練開展各種脊柱微創手術,包括經皮內鏡經椎間孔入路腰椎間盤突出髓核摘除術(PELD),微創通道經椎間孔入路腰椎椎間融合術(MIS-TLIF),經皮椎體成形術(PVP)及經皮椎體後凸成形術(PKP)等。

擔任職務

入選上海市科技專家人才庫,任上海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考官及培訓導師,任國際矯形與創傷外科學會(SICOT)中國學會上海分會委員、國際AOSPINE,上海骨科學會脊柱外科學組、中華醫學會上海市分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