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為什麼學中醫顧慮多?皆因西醫死人事小,中醫死人事大

李可:為什麼學中醫顧慮多?皆因西醫死人事小,中醫死人事大

李可  原山西靈石縣中醫院院長

1930-2013年,著名老中醫。曾任山西靈石縣中醫院院長,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山西分會會員,《中醫藥研究》特邀編委,香港《中華醫藥報》醫事顧問,世界華人交流協會特邀研究員。著有《李可老中醫急危重症疑難病經驗專集》,又透過四十多年的蒐集、整理,校注了清末民初著名醫家彭子益的《圓運動的古中醫學》。晚年多次到廣東帶徒傳藝,分別在南方醫院、廣東省中醫院開闢傳承基地和經典病房,轟動全國。

導讀:

我很擔憂的是無人繼承,但誠心誠意學,我都會帶一段時間,但是學下來的人很少,顧慮很多。西醫死人事不大,中醫死人就事大了。很少有人能拿下,要有破釜沉舟的決心。

本文為李可2004年9月20日在廣西中醫藥大學中醫臨床基礎教研室的講座。

1

老中醫告訴我,中醫的出路在《傷寒論》

劉力紅:今天下午人比較多,多通知兩三個人,這麼多人,很好的事情,說明很多人想學好中醫,第一節課時已談到李可老中醫,現在他就坐在我們面前,就請李老聊一聊學習《傷寒論》的體會。

李可:我學中醫是自學,特殊機緣走上這條路,根底淺,不像大家受到系統教育。23歲自學中醫,6年以後記了些方,只會對號入座,有時效果不好也鬧不清什麼回事。請教老中醫,他們告訴我,中醫的出路在《傷寒論》,於是開始自學《傷寒論》,從學方開始,麻黃湯系列,麻黃附子湯、麻桂各半湯、小青龍湯、大青龍湯,好些東西似懂非懂,但治病情況有所改變,以前拿方套人,現在各種各樣的病放在六經中去考慮,婦科、兒科都是這樣,進步一點。

後三年治過心衰病沒救活,四逆湯治現代講的心衰,四逆湯可以說是醫聖留給後人的法寶,可以搶救危重病人,關鍵在劑量,裡面關於“附子定量9克,先煎兩小時”,以前沒有,後世加上去的,所以考慮是劑量出了問題。註解看了不少,沒有談劑量,只有許叔微《傷寒九十論》中記有一個病案:有病人久治不愈,傷寒論上原方原量,一劑藥三次服,兩次時已豁然而愈,感慨很多。晉時離漢,好幾百年,戰亂散佚,王叔和整理出《傷寒論》《金匱要略》,現在看來劑量怎麼用,沒有定見。

明代李時珍完成《本草綱目》得原序中指出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他當時有權威,提得建議都接受了。

距今407年,還是原樣,這個量治不了病。除非你功底很深,辯證準,但是沒有一劑止,二劑愈的效果。經方治病非常神奇,歷史上《傷寒論》治病概貌。古代臨床家著作中劑量是不傳之秘。

在甘肅救活的第一個心衰病人,昏迷,四肢厥冷,脈是摸不到了,血壓也沒了,用了30克附子,用開水來熬,前10分鐘有點藥效就開始灌,加到150克,7小時後病人睜眼,150克基礎上另取一劑,後又活了十多年。

1981年考古發現漢代的種種度量器,上海的柯雪帆教授進行了實際稱量,漢代的一兩=15。625克,漢代的一升=200ml,好些具體稱量方法。讓大家知道用大劑量是有根據的,因為這些已經告訴我們《沙麻木》的實際劑量。這是個契機,只有柯雪帆,他已經70多歲了。以這個劑量加減復脈湯治脈結代心動悸有很好的療效,但全國無動於衷。除了鄧老和軍醫大學一位教授對此進行思考肯定以外,絕大多數對我的提問,就像是考學生一樣。從李時珍老人算到現在,編中醫教材40多年,中醫界沒有把機遇抓住。讓大家提高信心,學了就要用。

劉力紅:關於劑量,柯雪帆教授編的《傷寒論》選讀附錄有。

學生提問:李老,一般是用生附子還是炮附子?

李可:炮附子。

劉力紅:生附子的力量更大,很難買到。

李可:關於四逆湯幾十年實踐後,破格救心丸一副藥500克,實際運用過程中有用到750克的。附子毫無疑問有毒,醫聖非常明確,每味藥都有注,生附子一枚破八片,有毒,破開後煮的效果要大得多,張仲景當時明確時有毒的,利用毒性,陽氣衰亡時,附子毒性就是救命仙丹。近代光看到毒性,沒有看到對面,針對寒症。若是熱,就算是夾熱,10克也危險,大家在思想上明確,破格救心丹,確實是三陰症,可大膽使用。

學生提問:急救回來的病人活得怎樣?

李可:一般可活很多年,恢復體質進行調養。

2

中醫現在逐漸衰弱

劉力紅:以往我也是這樣思想,疑難重病很危重時,請西醫上呼吸機,強心藥。大家讀到《思考中醫》25~26頁,說中醫強調治未病,使冠心病不發生心梗,如果發生了心梗,張仲景在世,也是請送醫大,不送附院。想來是自己見解不行,中醫可以起死回生,李老幾十年經驗徹底打破了我的見解,他搶救過無數心衰的病人,這樣的經驗對於我們年輕一代樹立信心尤其重要。

這有位陝西的同學、有位新加坡的同學提出向我學醫,開始拒絕,不是我保守,是怕誤了你們,我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沒有經過真實的關卡,底氣不足。全國都有很多信,提出拜我做師父,統統拒絕,是怕誤了他們。我能像李老這樣,有多少,要多少,可以為中醫出一點薄歷,讓更多的人熱愛中醫,研究中醫。這一關不過,我不敢。李老經驗幫助我們從根本上樹立信心,珍惜這個機會。往往在羨慕別人的機會,大家都有機會。

李可:他剛才講得非常謙虛,不過中醫現在逐漸衰弱,其實中醫那套東西,各種急症能治療,這些書裡都講過。我在農村,生活各方面困難,有病都拖著,一發病就是九死一生,不救就死了。

《傷寒論》的劑量81年考古,柯雪帆發表結果,公佈結果好幾年,心衰的救治才出來,機遇非常重要,中醫復興的機遇錯過了。

現在,醫學界有四平八穩的想法。在晉中地區就比較重視,急診找中醫,170個病人,西醫發了病危通知書,不抬回家就火化,我們那裡的人特別怕火化。有個老師“顏××”在高原地區工作幾十年,得了心臟病,平均半年住在醫院。95年月3月份,他再次發生心衰,當地最高水平西醫認為無希望,家屬不死心,從省醫院請,沒辦法,抬出來後,我開始插手治療,三劑破格救心湯600克附子,三天後下炕。因為他沒有兒女,很悲觀,告訴他配藥調養,他也沒有做,隔了三年,一次重感冒,我不在家,沒救回來,本來可以活很長時間。

3

西醫死人事不大,中醫死人就事大了

學生提問:李老,在您搶救過程中有沒有救得了的界線?

李可:我也不知道,儘量努力就是。七怪脈,出現了古代認為死症,如雀啄,釜沸也有救活的。治一個病人,是大高個農民,裝卸工,心肌炎也沒有辦法治,沒錢,吃兩頓飯夠嗆,心臟巨大,壓迫整個胸腔,住進我弟子開的醫院(臺灣回來的,透過統戰部、衛生局批准開的),病人嘴唇黑的,臉上有霧氣,脈搏快,喘,根本不能動。

200克附子加麝香,隔一個小時加200克,加到750克附子

,他自己家屬反覆煎,4天后醒來,有一千多元醫藥費,我告訴弟子免了他的錢,如果他有錢吃培元固本,是可以帶病延年的。

學生提問:有沒有亡陰的呢?

李可:亡陰概念較模糊,婦科大出血,陰損及陽,陰陽相互依附,陰沒有了,陽也沒有了。破格救心湯剛用時,給他回陽後,維持時間短,要反覆大劑量用。

河北有位張錫純,他的經驗很寶貴,重用山茱萸。來複湯:山萸肉、白芍、人參、龍骨、牡蠣。提到外感病,或者大病瘥後不能自復,大傷後陰陽氣血脫失得厲害,出現的症狀,寒熱往來,本是少陽,實是肝虛的表現,虛汗淋漓,目光上竄,喘逆,氣脫於上,怔忡,心臟驟停先兆。趕快用來複湯。這種觀點以前無人提過。元氣脫在肝,肝風動,元氣欲脫之兆,與現在的急症很像,用來複湯救好多好多病人,萸肉救濟之功較參芪勝。

山萸肉為救脫第一要藥,回陽後非常穩固,很少反覆

學生提問:什麼時候用破格救心湯?

李可:只要能斷定三陰寒症,越早用越好。

學生提問:三陰寒症是否有特別的臨床表現?

李可:少陰病提綱症,脈當時摸不動,無足為憑,看下三部脈,最主要看面色,面色灰暗,嘴唇發黑,舌腫大厚。或突然紅彤彤。我很擔憂的是無人繼承,但誠心誠意學,我都會帶一段時間,但是學下來的人很少,顧慮很多。西醫死人事不大,中醫死人就事大了。很少有人能拿下,要有破釜沉舟的決心。

劉力紅:學中醫的三個條件:1、膽識,2、悟性,3、韌勁。學中醫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沒有信心不行,學中醫的三個條件,膽識重要,要放下很多顧慮。如孫思邈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不得瞻前顧後。當醫生要發大誓願,不是去賺錢,你不能考慮自己。無形枷鎖束縛了你,再好的技能無法施展,不要給自己套上枷鎖,只想我怎麼把病治好,這點非常重要。具備了,膽識自然起。附子敢用,只想“你這個病要好”非常重要的因素。

河南駐馬店針灸科主任許明輝(即現教研室大師兄)仍覺得中醫無把握,要拜老師,三年、五年算了,第六年機會就失去了。理論有準備,臨床應用有困難,中醫要有信心和勇氣,特別是現代中醫,到了醫院四處束縛,看你能不能擺脫。

我跟師兄為了觀察病人,自己熬藥,關鍵不能上西藥。誠心感動護士長,幫找煤票,自己掏錢買煤,一個月工資50。5元,病人不喜歡中藥,反正不上西藥,圍繞這個條件,說藥苦馬上把糖拿來,我的病人不好意思吃西藥。需要你去做,去克服困難。學醫要點點滴滴從零做起。前幾天到附院查房,幾天才有反饋訊息,以前碰到機會,分分秒秒和李老聯絡,大家沒有這個迫切心。有一個病人,87歲,心衰,中醫上,李老用了200克附子,如果是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大量。要分分秒守候,現在已可高枕平臥,我很失望大家沒有此迫切心,再好的老師檫面而過,機會靠自己把握,她是稍縱即逝。

4

沒有冒險精神,很難成功

學生提問:李老您都是自己熬藥嗎?

李可:開始一直都是自己動手,從來沒有附子先煎,稍微遲一點不行。能喝多少算多少,周圍的朋友說你是個二百五,去就病人,也沒有紅包,萬一死了,他要敲詐你,我當時只想怎麼把病人救活,不會去想別的。弟子生活優越後,沒有冒險精神,很難成功。只有一個廣州中醫藥大學的碩士研究生畢業,楊老師的同學,在武漢門診用附子,藥房都有意見了,一公斤不夠用,病人快要死時,醫生只想趕快去救,萬一死了,病人是通情達理的,農村的百姓非常淳樸。

學生提問:其他《傷寒論》藥量是否也按劑量用。例如麻荒湯麻黃用45克?

李可:麻黃就不用那麼多了麻黃要另煎(我向李老請教時李老跟我談麻黃用量是,說麻黃用量也是按劑量用,只是麻黃另煎。待遍身漐漐微似汗出,即不再服用),南方人也不一定腠理疏鬆。也有出不了汗,因為氣候熱,喝冷飲,吹電扇,空調的。(我向李老請教時李老跟我說,不出汗的,也有因為小便增多而病癒的)

劉力紅:一般都是嚴格按照經典上用,這幾天用當歸四逆湯機會多,當歸30克,細辛45克。在中國中醫藥報高層論壇上,我談到了劑量,危急情況下,劑量成了救命稻草。如按常規,如泥牛入海。李老為我們做了榜樣,使我們少走很多彎路,李老是親自喂病人,呆上幾個小時,估計沒有問題才敢撤退。這些經驗是從臨床得來。

學生提問:在危急重病時,是重視舌,還是脈?

李可:“脈死”人要趕緊去救,如特別遲的脈。數脈不一定總熱,舌質紅不一定陰虛,幹得一點津液都沒有,有可能是陽虛到了極點。

劉力紅:陰極似陽,陽極似陰(鄭欽安)。脈最不簡單,在危急情況下,辨生死,很不容易。

學生提問:是不是每一個病人都能耐受這麼大劑量?

李可:心氣實的病人,經過折算後《傷寒論》原量,差一點用中劑,婦女、小孩、特別弱要少一點,要像打仗,病人有耐受程度,一般舌像都是胖大灰滑,乾瘦。附子基礎量100克,炙甘草治房顫,而中焦脾胃不虛,生地1斤,中寒病人受不起。

5

李老,談一下半夏的用法吧

趙巖:李老,談一下半夏的用法吧。

李可:生半夏的用是老生常談了,小半夏、大半夏,其中半夏一定是生的。以前的炮製是拿開水沖泡,水拿掉。江蘇朱良春教授說生半夏不管多少量,用等量的生薑一起熬,孕婦也可用。

學生提問:酒是什麼酒?

劉力紅:黃酒,“紹興酒”(是否為紹興黃酒?)

學生提問:救過來還用附子嗎?

李可:一般不用,用其他藥調養。

學生提問:怎麼調養?

李可:補督脈:黃芪,補脾、腎。

學生提問:現在治肝炎,開始用清熱解毒的方法,一段時間後,各項指標都達到正常,過後又會反彈。

李可:寒涼傷陽,將來康復更困難。

劉力紅:清熱解毒,有熱毒你才清解。中醫課一開始就強調“天人合一”、“辯證論治”的觀點。醫生要辯證,陰病用陽藥,就算不好,也沒有大錯。

學生提問:在臨床中,看到病人明明是一派寒象,但是問他是不是想喝熱飲時,病人明確回答是想喝冷飲,為什麼?

劉力紅:心中要有定解,陰寒內盛會出現假陽證,但喝了涼水進一步加重。在這幾天臨床中,李老讓病人熬好四逆湯放冰箱,病人有假象,我們也作假,讓他覺得涼,實際上四逆湯過了中焦,發揮熱的作用。四逆湯放冰箱,瞞天過海。時間也到了,讓我們用一個普通的方式感謝李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