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讀:40年來,中國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的變化趨勢

中國腫瘤登記已有約60年曆史,腫瘤登記的作用也在不斷擴大。2020年7月,《Lancet Oncology》上發表了一篇綜述,回顧了我國腫瘤登記體系發展過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並描述了

1973年到2015年

中國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的變化情況。該綜述的通訊作者為國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院士。

一文解讀:40年來,中國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的變化趨勢

中國腫瘤登記的里程碑事件

中國最早的腫瘤登記中心,是

1959年

在林州成立,為了調查太行山地區食管癌高發情況;

1963年

,上海建立了第一個城市地區腫瘤登記中心;

20世紀70年代

,第一個全國性的癌症死亡率回顧性調查完成,覆蓋全國96。7%的地區,報告清晰展現了中國癌症死亡率模式和分佈特徵,發現了一些癌症高發地區。

隨後,更多地區建立了腫瘤登記中心,至

20世紀90年代

,12個登記中心執行,大部分位於癌症高發地區。

第二次全國性癌症死亡率回顧性調查在

1990~1992年

進行,結果顯示,中國從1973年開始癌症死亡率在增加。

全國腫瘤登記中心(NCCR)成立於

2002年

,中心每年都會收集、管理和分析腫瘤登記資料。

2005年

,我國開展了第三次全國範圍內的癌症死亡率調查,結果表明,從1973到2005年,胃癌、食管癌、肝癌的負擔持續增高,肺癌、女性乳腺癌、結直腸癌也呈上升趨勢。

腫瘤登記中心的數量從2008年的43個增加到了2019年的574個。

一文解讀:40年來,中國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的變化趨勢

圖1 1959~2019年中國腫瘤登記中心數量和每年國家資金撥付情況

中國腫瘤登記的現況

截止2019年7月,中國的574個腫瘤登記中心,覆蓋了全國

4.38億人

(佔中國總人口的31。5%),在被覆蓋的人群中,48%來自城市登記中心,52%來自農村登記中心。腫瘤登記的最主要渠道是醫學機構、醫院和診所。

隨著資訊化的發展,腫瘤登記的形式也在變化,

40%以上的腫瘤登記中心開始使用電子資料管理系統

上報資料至NCCR。為了保證所有腫瘤登記中心的資料質量,研製了中國腫瘤登記資料的國家標準,包括資料的可比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只有被認為是高質量的資料才會被放入年鑑。

40年來中國癌症的變化

過去40年來,中國癌症負擔顯著增加,中國人群死於癌症的比例從1973~1975年的10。1%上升至2015年的24。2%;癌症的粗死亡率從74。2/10萬上升至170。1/10萬;但年齡標化死亡率從1990~1992年的94。4/10萬降低到2015年的77。9/10萬。20年來年齡標化癌症死亡率大大降低,表明粗死亡率的上升大部分歸因於老齡化人口的增長。

一文解讀:40年來,中國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的變化趨勢

圖2 1973~2015年中國癌症死亡率變化情況

(A。 死於癌症的比例; B。 粗死亡率;C。 年齡標化死亡率)

食管癌和胃癌的年齡標化死亡率下降,而肺癌、結直腸癌和乳腺癌的年齡標化死亡率上升。人口老齡化、肥胖率上升、缺乏運動、感染性疾病的控制、吸菸率高、空氣汙染可能都對中國癌症譜的變化產生了影響。

從2000~2015年,整體來講,男性和女性的癌症粗發病率都增加了,

女性的年齡標化癌症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而男性的年齡標化發病率較為穩定。

男性中最常見的癌症是肺癌、胃癌、結直腸癌、食管癌和膀胱癌,而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是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甲狀腺癌、胃癌和宮頸癌。

一文解讀:40年來,中國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的變化趨勢

圖3 2000~2015年中國癌症粗發病率和年齡標化發病率的變化趨勢(ASR,年齡標化率;CR,粗率)

整體來講,癌症的5年生存率從2003~2005年的

30.9%

上升到2012~2015年的

40.5%

。生存率因癌症種類不同而有明顯的差異,胰腺癌僅為7。2%,而甲狀腺癌可達到84。3%。8種癌症的5年生存率顯著提升,即食管癌、胃癌、喉癌、骨癌、宮頸癌、子宮體癌、膀胱癌和甲狀腺癌。但更致命的腫瘤,例如胰腺癌和膽囊癌的生存率沒有改善。

參考文獻:

Lancet Oncol 2020; 21: e342–49。

作者:Siyu 來源:醫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