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一種飲酒方式,很潮!

古人一種飲酒方式,很潮!

古人有一種很奇葩的、很潮的飲酒方式,就是採摘新鮮的荷葉,捲攏起來盛酒,用筷子把蓮莖捅破,使其末端與荷葉中間部分聯通,而後像使用吸管一樣,一口飲盡,倘若喝不下去,就算是輸了一局,會被罰酒。罰酒者和被罰者各得其樂,皆大歡喜,盎然雅趣,盡在其中。

這種奇特的飲酒方式被稱作“碧筒飲”,酒杯叫“碧筒杯”也叫“荷杯”、“荷盞”,因莖管彎曲,頗似大象的鼻子,又被稱作“象鼻杯”。

古人一種飲酒方式,很潮!

唐代詩人在《碧筒杯》一詩中寫道:“酒味雜蓮氣,香冷勝於冰。輪囷如象鼻,瀟灑絕青蠅。”酒香和蓮香混合,味道很特別,盛夏時節,喝上一口,感覺非常清涼爽口。

“碧筒飲”始於魏晉時期,興盛於唐宋時期,在文人雅士的倡導推崇下,後來在民間流行起來。

最早發明“碧筒飲”的人是三國時期魏國的鄭愨[què]公。

《酉陽雜俎》記載:“歷城北有使君林,魏正始中,鄭公愨三伏之際,每率賓僚避暑於此。取大蓮葉置硯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葉,令與柄通,屈莖上輪菌如象鼻,傳噏[xī同吸] 之,名為碧筩[tǒng同筒] 杯。”

古人一種飲酒方式,很潮!

三國曹魏齊王正始年間(公元240年—249年),鄭公愨在三伏天領著幕僚門客,在歷城北面的使君林避暑,他命人採摘新鮮的大蓮葉,盛三升酒,以簪子刺破蓮葉中間部分,使得蓮葉和蓮莖相通,而後把蓮莖彎曲成象鼻狀,吸飲蓮葉中的酒,美其名曰“碧筩杯”。

古人一種飲酒方式,很潮!

《浙江志》記載:宋朝時期,每年七月的時候,杭州人在西湖邊納涼,當時正值荷花盛開時節,人們就用荷葉盛酒,在蓮莖中穿孔,彎成象鼻狀,“口吸而飲之”,一邊飲酒,一邊乘船到“蒲柳深處”,直到月亮升起才泛舟回家。

古人喜愛“碧筒飲”,其實還有養生作用,宋代詩人蘇軾有詩句,說明“碧筒飲”符合傳統養生觀點——“碧筩時作象鼻彎,白酒微帶荷心苦。”

中醫學認為:“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夏季多吃些苦味的食物,對身體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