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因“莫須有”而死的何止岳飛狄青之悲,更令人心痛!

眾所周知,南宋著名愛國將領岳飛,是被宋高宗趙構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的。狼狽為奸的秦檜夫婦,至今還在嶽王廟前跪著,而宋高宗趙構也成了昏君的典型代表。但宋朝因“莫須有”罪名而死的,只有岳飛麼?其實早在幾十年前,狄青便深受其害,只不過沒有被殺而已。而狄青之悲,更是舉國之痛。為何這麼說呢?聽小編給大家慢慢道來。

宋朝因“莫須有”而死的何止岳飛狄青之悲,更令人心痛!

狄青可以說是北宋真正的草根名將。他出身寒門,在十六歲時,其兄與人打架鬥毆,狄青代兄受過,被逮捕入京,刺面,正式開始了軍旅生涯。因為他精通騎射,所以在西夏李元昊反叛朝廷時,被任命為三班差使、殿侍兼延州指使。當時宋朝前線軍隊因為經常被西夏擊敗,所以將士們在面對西夏軍隊時已經失去了抵抗的勇氣。為了鼓舞士氣,狄青自請為先鋒,每戰必身先士卒。

在四年的時間裡,狄青大大小小經歷了25場戰鬥,中箭多達8次。攻城拔寨,焚燒西夏儲備糧食數萬石,收繳帳篷兩千三百隻,俘虜五千七百人。在作戰時,他披頭散髮、戴銅面具,令西夏軍聞風喪膽,人稱“面涅將軍”。當尹洙任經略判官時,狄青以指使身份求見。狄青在軍事上的卓越才能讓尹洙雙眼放光,又先後為他引薦韓琦和范仲淹。范仲淹知道狄青軍事上了不起,但還是像孫權勸諫呂蒙一樣,希望他能夠多讀一些《左氏春秋》之類的書,增長自己的見識,開闊自己的眼界。狄青明白范仲淹的用心,開始閱讀史書。

宋朝因“莫須有”而死的何止岳飛狄青之悲,更令人心痛!

宋仁宗因狄青履立軍功,所以經常召見狄青商議軍國大事。文臣們恥與狄青這等微末出身的人為伍,還不斷攻擊、構陷狄青,但宋仁宗卻置之不理。有一次,宋仁宗勸狄青用藥膏除去面部的刺青。但狄青卻拒絕了,他說:“陛下能憑功勞提拔微臣,而不過問臣的出身,現在臣又有何懼呢?也正是因為臉上的這些刺青和疤痕讓臣有了今天的位置,留著正好可以激勵士氣。”宋仁宗看狄青主意堅定,便不再勸諫。

後來廣源州蠻儂智高發動叛亂,狄青率軍平叛,官至樞密使。而當他入朝為官後,官場上的爾虞我詐,就不是他這樣一個耿直的軍人所能應付的了。北宋重文輕武,所以文官對於武將有種先天性的仇視,狄青一入朝便吸引了火力。他在擔任樞密使期間,因為對士卒體貼關心,所以深得士卒愛戴,軍人們提起狄青便豎大拇指。但諫官卻對狄青多次發難,稱他“狗生角,且數有光怪”,希望能調狄青出京。但宋仁宗卻不相信,始終不肯答應。

宋朝因“莫須有”而死的何止岳飛狄青之悲,更令人心痛!

嘉佑元年,京城發大水,狄青為了避水將家搬到相國寺居住。言官便抓住這一點大做文章,說大水是狄青引來的,不明真相的老百姓也開始仇視狄青。所謂“三人成虎”,宋仁宗雖然之前一直不信,但大病一場後,他對狄青的信任也開始動搖。懷疑狄青是否是災難的源頭?因為這“莫須有”的罪名,狄青被免去樞密使之職,離京出判陳州。後來他嘴生毒瘡,抑鬱而亡。歸根到底,宋朝之所以軍事不行,就是因為宋太祖趙匡胤種下了“重文輕武”,且不信任武將的基因,所以才會有後來的亡國之痛,以及岳飛等名將的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