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楚國被攻下首都和陪都後,還能存活五十餘年!

自公元前278年被秦軍攻破郢都,到公元前223年被滅國,楚國懼怕秦軍兵鋒,又遷都陳(25年)、巨陽(12年)、壽春(18年),首都被攻破,往往意味著國家的滅亡,可楚國依然存活55年之久,可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那到度是什麼原因呢,讓我們來梳理一下。

為什麼楚國被攻下首都和陪都後,還能存活五十餘年!

楚國透過對魏、齊、魯作戰,奪得土地人口資源,補充國力。公元前266年,楚國奪取了我國的彭城和蕭;公元前257年,楚國奪取齊國莒和琅琊(臨沂)。公元前256年,楚國滅魯國。三次戰爭使楚國的國土向北擴張,均為中原富庶地區,足以彌補丟失國土損失。

楚國國土幅員遼闊,戰略縱深大。楚號為“三楚”,西楚、東楚、南楚。淮北、沛、陳、等為西楚,經濟重心所在;東海、吳、廣陵為東楚,人口稀少,經濟能力不足;九江、長沙等地區(丟失地區)為南楚,雖為魚米之鄉,但長年戰爭導致該地區人口大量逃亡,在楚國經濟地位中居下。因而雖丟失郢都,對於經濟及人口方面來說,影響不是致命的,戰爭潛力還在。

為什麼楚國被攻下首都和陪都後,還能存活五十餘年!

六國合縱根基還在。其時合縱主力春申君黃歇、信陵君魏無忌、平原君趙勝都還在各國為朝堂大臣,六國君主還未到末期時的昏昧,對秦國保持著較為清醒的認識,因此,秦國不敢發動滅國大戰。

六國戰爭潛力還在。其時雖然燕齊大戰結束,燕齊韓三弱,但趙國方興未艾、楚國根基還在、魏國依然是個大國,六國兵力相加仍超過120萬,如國秦國發動滅國大戰,引發六國合縱,其戰爭潛力依然是超過秦國的。

五、楚國的世族封地制度使楚國拙於攻而善於守。楚國土地廣袤,人口眾多,有昭、景、屈、項、黃幾大家族勢力,族族有私兵,族族有糧食兵器,可動用戰爭軍力達到60萬,一旦遇到滅國戰爭,其潛力必然暴發,從後期王翦滅國可以看到答案。

為什麼楚國被攻下首都和陪都後,還能存活五十餘年!

秦國內部還未完成滅國統一的準備。秦國還在宣太后、魏冉、秦昭王多頭治理之下,巴蜀地區還未成為天府之國、關中地區也未成為關中糧倉,用於戰爭的資源消耗多數是從戰爭中搶掠而來,經不得一場大敗;軍隊數數量在40萬上下,不具備面對多方面六國勢力的開戰條件,防守有餘。

在秦國未做好準備,六國還未完全腐化之前,楚國雖然都城被破,多次遷都,仍然存在50多強,但也未能逃脫被滅的命運。國之大,好戰必亡;國之大,忘戰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