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戰役於禁揚名之戰!攻破2處袁紹屯糧重地,扭轉官渡戰局!

三國中的河內戰役,準確來說,其實叫做汲獲戰役。

這場戰役在三國中很少被人提及,卻是一場不可被忽視的戰役。

對個人而言,他同樣是五子良將於禁的揚名戰役。

因為,他在這場戰役中的重要性實在不言而喻。

河內是漢光武帝的發家之地,背靠太行山,南鄰黃河,在戰爭中可以作為常備軍糧庫。

三國戰役於禁揚名之戰!攻破2處袁紹屯糧重地,扭轉官渡戰局!

官渡之戰時的袁紹,同樣將這裡作為了自己的屯糧重地。

公元199年,官渡之戰開始發生。

官渡之戰一共歷時兩年之久,這其中包括

汲獲戰役、白馬戰役、官渡戰役

,以及後期的

黎陽戰役

等等。

這一系列的戰役才構成了官渡戰役的全部。

公元199年,春季。

官渡戰役打響時,河內發生兵變。

河內兵變的主角有三個人:河內太守

張揚、部將楊醜、

眭固

張揚與呂布交好,楊醜又偏向曹操,而眭固則示好袁紹。

這段三角戀情,很快便開始相愛相殺,楊醜殺張揚,眭固殺楊醜,河內這塊地方岌岌可危。

曹操聽到這個訊息,急忙讓曹仁帶領大軍趁機搶佔河內,從眭固的手中奪取了河內南部的地盤,北部則仍舊控制袁紹手中。

三國戰役於禁揚名之戰!攻破2處袁紹屯糧重地,扭轉官渡戰局!

曹仁的這場前奏戰役,就是河內戰役,或者說是汲獲戰役能夠發生的前提條件。

公元200年,正月。

袁紹屯兵黎陽,曹操屯兵官渡,雙方正式以黃河為防線展開對峙。

分析一下當時的形勢。

曹操準備和袁紹對峙時,呂布、劉備相繼在後方作亂,這是曹操面臨的最大的危機。

三國戰役於禁揚名之戰!攻破2處袁紹屯糧重地,扭轉官渡戰局!

曹操斷定賭了一把袁紹優柔寡斷的性格,先南下蕩平呂布,又掃平徐州,後方大定。

三國戰役於禁揚名之戰!攻破2處袁紹屯糧重地,扭轉官渡戰局!

袁紹在進攻之初的目的是先搶佔延津渡口,便於自己快速渡河,威脅曹操。

不過,

于禁

鎮守延津,成功擋下袁紹,袁紹只能調轉槍頭從白馬津渡河,進攻白馬城。

此段黃河僅有三個渡口,

杜氏津、延津、白馬津

依次排開。杜氏津緊鄰官渡,河岸對面防衛森嚴,延津和白馬津是最合適的兩個渡口。

三國戰役於禁揚名之戰!攻破2處袁紹屯糧重地,扭轉官渡戰局!

而延津是袁紹最想利用的一個渡口,因為這樣運糧方便,可以憑藉河道直接運輸糧草,糧草的維護成本也能夠大大降低。

如果從白馬津渡河,勢必要延伸原有的運糧路線,最起碼增加的一倍不止,而且也無形中拉長了自己和曹操大營官渡的戰線。

三國戰役於禁揚名之戰!攻破2處袁紹屯糧重地,扭轉官渡戰局!

所以,袁紹選擇的第一渡口為延津,只是,于禁擋下了延津。

袁紹引兵又返回白馬津。

于禁這個時候做了一件什麼事情呢?

太祖初征袁紹,紹兵盛,禁原為先登。太祖壯之,乃遣步卒二千人,使禁將,守延津以拒紹,太祖引軍還官渡。劉備以徐州叛,太祖東征之。紹攻禁,禁堅守,紹不能拔。復與樂進等將步騎五千,擊紹別營,從延津西南緣河至汲、獲嘉二縣,焚燒保聚三十餘屯,斬首獲生各數千,降紹將何茂、王摩等二十餘人。

看一看于禁有多生猛,曹操當時南征徐州呂布,他不僅在延津擋下了袁紹。

還趁著袁紹前往白馬津的時候,直接懟向了

汲縣、獲嘉

兩個地方。

三國戰役於禁揚名之戰!攻破2處袁紹屯糧重地,扭轉官渡戰局!

先不說斬敵幾千,擒將二十多名的戰績。

這場戰役更為重要的是,直接燒了

“保聚三十餘屯”

,我們不難想象,所謂的袁紹別營,其實這裡是屯駐袁紹糧草的第二大本營。

因為袁紹本來就打算從這裡渡河,存糧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接下來,還有神操。

太祖復使禁別將屯原武,擊紹別營於杜氏津,破之。

曹操回到官渡之後,又派于禁屯駐

原武

,懟向了袁紹在杜氏津河岸的營帳,又一次攻破。

我們同樣能夠相信,這裡仍舊是袁紹的一處屯糧地方。

這也意味著袁紹在河內的汲縣、獲嘉兩地屯駐著不少的糧食,河內同樣成為了袁紹依仗的重要軍事大後方。

于禁兩次打崩袁紹屯糧地,這和袁紹後期缺糧有很大的關係,也極大的影響了未來官渡之戰的局勢。

本文地圖繪製於“發現中國”——地圖分享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