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下了一道特殊命令,讓陳圓圓保住了他的後代,一直繁衍至今!

吳三桂作為歷史上有名的軍閥,曾經一度和大清王朝分庭抗禮。在康熙元年(1662年),吳三桂殺南明永曆帝於昆明。同年,晉封為平西親王,與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廣東平南王尚可喜並稱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吳三桂自稱周王、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釋出檄文,這次造成的全國之亂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三藩之亂“。

吳三桂下了一道特殊命令,讓陳圓圓保住了他的後代,一直繁衍至今!

1678年,吳三桂在衡州(今衡陽市)登基為皇帝,國號大周,建都衡陽。同年秋在衡陽病逝。其孫吳世璠支撐了三年之後被清軍攻破昆明,三藩之亂最終被康熙大帝壓制了下來。吳三桂下了一道特殊命令,讓陳圓圓保住了他的後代,一直繁衍至今

歷史上的吳三桂可謂是一個極具爭議的人,他一來降清,二來又反明,再有反清。所以,古代的統治者往往在對付大軍閥和反動勢力的時候,往往都是採用誅九族的方式斬草除根,以儆效尤。這不,吳三桂一生左右倒戈,得罪了兩個朝代,父母、妹妹、兄弟及族人38口統統死於李自成刀下。後因叛清,其子吳應熊和其孫吳世琳均被康熙誅殺,其孫吳世璠被砍頭示眾,子孫後代被徹底殺光,甚至包括嗷嗷待哺的嬰兒。

吳三桂下了一道特殊命令,讓陳圓圓保住了他的後代,一直繁衍至今!

清代的史書有記載,“三藩之亂”後,清廷將吳三桂祖、孫“剉其屍骨,傳示各省”,愛妾陳圓圓更是冠名為投湖自盡,自焚等眾多的版本,反正表達的意思就是,和吳三桂相關的人等,統統都死光了,什麼吳三桂後裔後人的說法,從地球上消失了。

不過,近年來,眾多歷史學家有了不一樣的研究成果,他們在貴州岑鞏縣馬家寨發現的陳圓圓歸隱地、吳三桂之墓及吳三桂後裔等問題展開了細緻的研究,並總結了3項研究成果。 專家們在調查了吳氏後裔第十一代“秘傳人”吳永鵬、甕安縣吳三桂後人吳昭意等人後,又到馬家寨陳圓圓、吳三桂及其後裔之墓進行實地考察和調研。

吳三桂下了一道特殊命令,讓陳圓圓保住了他的後代,一直繁衍至今!

於是,這些專家們,就公佈了三條結論:貴州岑鞏縣馬家寨吳氏族人的確為吳三桂後裔;陳圓圓隱姓埋名逃亡到岑鞏縣馬家寨;吳三桂遺體被其大將馬寶運到了岑鞏馬家寨,並且妥善安葬了。

專家們大致還原了這麼一個場景:吳三桂兵敗之時,安排兒子吳應麒護送陳圓圓一干人等躲在雲貴交界處的深山,悄悄來到貴州黔東南州的岑鞏縣安身隱藏。同時,兒子改名叫啟華。 陳圓圓也不是史料記載的那樣不知所終,而是逃亡到貴州岑鞏縣馬家寨。她不僅活得好好的,而且還保住了吳三桂的後代,一直在馬家寨安家落戶,繁衍至今。

吳三桂下了一道特殊命令,讓陳圓圓保住了他的後代,一直繁衍至今!

馬家寨全寨230多戶人家,很多房子的歷史都是上百年了,而且建築風格和明清的建築如出一轍,這個寨子有1300餘人,連同在外人口,大約2000人左右,全部都是吳姓。寨中無論男女老少,都稱自己的老祖宗是吳三桂。年歲大的老人還知道家族曾儲存有御賜簿、皇傘和大刀等吳三桂特有的文物,但是至今的話下落不明。

專家分析得出,這些人雖然沒有族譜,但也許是吳三桂為了保全後代,下了一道特殊的命令:後人只能是“秘傳人”,而且人選可以隨機,但絕對不能記載和自己有關的文字。大約是在康熙後期,清朝追殺明朝後代的形勢趨於緩和狀態,吳三桂的後人最後決定定居馬家寨,家族的歷史只由他們一代代秘密相傳下去,只許口傳,也是防止清朝殘酷的追殺。時至今天,吳三桂家族已傳至第10代,其秘傳人名字叫吳永鵬、吳永松。據這位老人家回憶說,自己在17歲那年,他被叔叔選中,做了長房第10代秘傳人,從此,吳三桂定下的命令就這樣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