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因工作太累未讓座,被70歲大爺怒懟沒道德,嗓門這麼大還需要讓?

最近,一段地鐵上老人大罵年輕人的影片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影片中的年輕小夥因為工作太累沒給老人讓座,大爺當著全車廂人的面把他罵得狗血噴頭,說他沒道德。大爺的話似乎是常識,可這次,網友們卻不買賬了。

男子因工作太累未讓座,被70歲大爺怒懟沒道德,嗓門這麼大還需要讓?

給老弱病殘讓座的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公交和地鐵廣播裡也常常迴圈播報。大多數人看見有老人、孕婦或是帶小孩的乘客,都會站起來把座位讓給有需要的人,但是影片中這位大爺,罵起人來中氣十足,看起來一點都不需要讓座,反倒是被罵的年輕人,低著頭唯唯諾諾,狀態確實不太好。有人說,自己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就算狀態不好也會起身讓座,倒也不是心甘情願,純粹是不想吵架,給自己找麻煩。

人生在世,誰還沒個特殊的時候呢?2018年,一名女大學生因為生理期不舒服,坐在公交車上的愛心座上。結果遇見一位大媽,對她怒吼逼其讓座,稱自己也生理期過,也是站著,甚至還罵她下三濫,最後司機無奈將大媽請下了車。

男子因工作太累未讓座,被70歲大爺怒懟沒道德,嗓門這麼大還需要讓?

讓了是情分,不讓是本分,說到底,脆弱不分年齡。李健曾翻唱過一首歌,叫做《十點半的地鐵》,講述了在城市打拼之人的故事:“十點半的地鐵,終於每個人都有了座位。身邊的姑娘,胖胖的她,重重的靠著我睡。我沒有推 我不忍心推。”大城市的地鐵,高峰期全靠擠,根本沒有坐下來這個選擇。年輕人說自己累不是藉口,就算是鋼鐵人也需要暫時休息一下。

不過,公共交通確實能暴露出許多人素質不佳:有些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上了地鐵就叉開雙腿,一個人佔了兩個位;有些人看見帶小孩的乘客,就主動起身把座位讓出來。公交地鐵上劃分的靠邊專座確實總被佔用,但若是老人有需求,相信沒有人不體諒。

男子因工作太累未讓座,被70歲大爺怒懟沒道德,嗓門這麼大還需要讓?

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老人那麼不受待見?引得部分年輕人感嘆,不是我不想尊老,是有些人倚老賣老,拉低了老人整體的平均素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有兒媳婦抱怨道,跟丈夫結婚之後,有次倆人鬧了矛盾半夜打架,連樓上的鄰居都聽到聲響下來拉架,老人在自己的房間裡“裝死”,問都不問一聲。別人都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對她而言,家有一老,徒增煩惱。

“我吃過的鹽比你走過的路還多。”是很多老人教訓年輕人時的口頭禪。“你坐過的座那麼多,少坐這一次也沒關係。”再碰見這種情況,年輕人可不可以這麼回覆老年人呢?老人指責年輕人沒道德,但作為前輩,應該理解年輕人的難處,強迫別人做一些滿足自己要求的人,才是不道德的。

男子因工作太累未讓座,被70歲大爺怒懟沒道德,嗓門這麼大還需要讓?

在中國,公車上給老人讓座是不少小中學生作文的常見素材,雖然日本和中國同受儒家文化的浸染,但在日本,很多六十幾歲的老人在公交或地鐵上都是站著的。紀錄片《他鄉的童年》裡提到,日本人重視集體精神到了一種變態的地步,從幼兒園起就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如果最後一個小朋友走出教室時不帶上門,就會被老師批評。

他們普遍不願意麻煩別人,即便是讓座這種小事,老人也會覺得自己給別人添麻煩了,自己是負擔。如果年輕人給自己讓座,就意味著他覺得自己的身體很糟糕,這對老人來說是很失禮的。比起被讓座,他們更願意聽到身體硬朗之類的稱讚,有些人寧願站著也不會去坐專用座位。

讓座還是不讓座,就像女朋友和媽媽掉進水裡先救誰的問題一樣,拋開具體情境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影片中這位難纏的大爺,估計也不是老了才這麼咄咄逼人,而是本來就這個性格,老拿年齡說事兒對其他老年人也不公平。誰有道德誰沒道德,有時還真不是年齡大就佔優勢。